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onlylove“onlylove歌词中文翻译?

时间:2022-12-10 07:30:1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带着三岁的儿子和差不多大的孩子玩时,常感到三四岁初成型的宝宝,已经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秉性和养育上带来的差别了。小小人儿,会基于先天和养育者赋予他们的模式,探索塑造他们将来的模样。

有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儿,聪明强势,会为了抢别人东西而挑衅被抢小孩的看管人。行为上的毛病,和孩子的养育者的养育方式有关。有次和我孩子一起玩乐高游戏,是他的玩具,我孩子拿了两三块说要这样玩,没有按他的方式来,他崩溃大哭。我挺意外的,外表强势的小男孩有着这样心灵脆弱的一面。

后来我也陆续看到感受到三四岁孩子在遇到一些小挑战小挫折时,会无助脆弱哭闹的情景。

我看过的育儿书、视频应以百本做基数了。看到这种情景,也有很多感受。和大家聊聊,三岁前的孩子如何养育,幸好做过哪些事,内心更强大。

一 .一岁半前的情感养育

我怀大宝的时候,担心孩子将来犯罪怎么办。非常幸运,那时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育儿视频很火,我把她在网上所有关于儿童养育和青少年犯罪的视频都看了。当时看到她说了一句,她女儿生孩子后,她对女儿有一个要求,一岁前,只要孩子哭,就要去回应孩子。我看了后,虽然不明白原因,但也这样做了。只是自己在实践中,持续到孩子一岁半。等李老师的书《心理抚养》出版,我看到感觉剥夺实验后才明白原因,感叹幸好如此做了。

一岁半前的情感养育,是三岁前孩子养育的重中之重。我把李老师《心理抚养》相关部分,加上自己的编辑摘抄如下——

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一个人,如果让他吃饱喝足睡好,让他在基本的物质保障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不给他任何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线索,即心理刺激,这个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1954年,两位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室:一个房间,有床椅子洗手间,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被试者想吃什么都会有人从窗口递进来。但须戴上半透明护目镜,以减少图形视觉。手和臂上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减少触觉和受试者的行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来减少听觉。两位学者在付给被试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实验室房间逗留。待的时间越长钱越多。

开始阶段,许多受试者都是大睡特睡,或考虑学期论文,不过这样也坚持不到三天。提前离开的人大都感到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思维受干扰,无法像常人一样思考。智力测试成绩从入住前的平均水平,直降至非常不理想的程度。生理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测试过程中,就有人感到恶心反胃。测试结束后,通过脑电波的分析,发现受试者的活动全部严重失调,有的受试者甚至出现幻觉。这种情况在实验结束后还能维持两到三天。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

人在生命初期弱小无能无助。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里囚徒”。小小婴孩,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能翻身,也不能移动身体,像不像困在实验室里的受试者?但婴儿没有办法像受试者一样主动结束窘境,只能用哭的方式乞求别人过来帮他。

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婴儿缺乏视觉听觉触觉时,就相当于他的大脑缺乏必需的心理营养。

生命初期的婴孩,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

人天生的气质差异在不同的抚养方式下会进一步地发展,最初的发展就是对抚养人能否及时出现在眼前产生的情绪表现。孩子的情绪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开始有了,并且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他的脾气模式。

如果他刚睡醒一睁眼,眼前就有一张亲切的脸,耳边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呀,宝宝你醒了?”很快他被抱了起来,体位的变化让他舒服许多,然后他感受到身体的摇动,全身随之松快,不一会儿,熟悉的奶头已到嘴边……这样幸运的宝宝,一不需要使劲地哭叫,二不需要在痛苦时等待,他遇到一个有爱、有耐心、有充分养育时间的母亲或抚养人,能够准确地判断孩子醒来的时间,进而及时地帮他缓解身体的困顿,肚子的胀痛或饥饿的急迫。

有这样体验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呢?一定是舒服的、满足的。他不会产生急躁、迫切、痛苦和愤怒的情绪,也不会形成与此相关的动力定型的任何表现。这种温情的抚育日复一日,在一两年以后,幼儿身体里的神经细胞记忆都是舒服和松快的,他又什么理由起急、吼叫或烦躁?他的情绪怎么能不平和?

相反,一个初生的婴儿醒来,想翻身翻不了,想放屁放不出,身体困乏,饥饿难忍,于是他还没睁眼就发出迫切的哭喊。可是抚养人半天没过来,他可能正在地里干活,可能正在忙着处理一大堆的家务,也可能是要照看十来个孩子根本顾不过来,最可怕的是他对孩子没有爱的情感,为钱干活,只要孩子的亲人不在眼前,能不反应就不反应。

这种婴儿会用身体记忆什么?那就是痛苦。他的哭喊不仅没有减轻痛苦,还会随着他用力哭喊耗尽体力,加重燥热,浑身更加难受,以致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口水倒流而出现哽咽。如果一个初生儿在生命最初的日子里天天如此,这种身体和内脏所经历的痛苦,会让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主管内脏)形成痛苦记忆。

这种养育方式只要超过三个月,孩子就会形成自主神经系统的痛苦感受与哭喊的连接反射,这完全是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只要内脏不舒服,伴随的一定是与哭喊相似的吼叫,还有四肢的愤怒表达。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些人,动辄就爱起急,说话很冲,或者爱吼叫,有的人(一般多见于女性)还会忍不住摔东西,或者爱动手打人。有的人自己也不想这样冲动,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有这种脾气的人往往在生命之初、在最无助的时候没有得到抚养人温柔及时的照应。他的吼叫可能是早年内脏感受痛苦时哭喊的再现;他摔东西的动作与他曾经仰面朝上、不能自我解除痛苦、只能用四肢挥动来表达愤怒有关。

之后我也阅读了日本儿童精神医学专家佐佐木正美的书籍《关注孩子的目光》。佐佐木正美的这本书,来自他和儿童打交道近20年的实践。下面,我也把他书中关于一岁半前的情感养育部分摘抄一些——

婴儿期的孩子自己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通过哭泣向父母求助。对于孩子的这种求助,必须全部回应。因为这既关系着孩子对人的信任感,也关系着他的自信。

从出生后到一岁半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按照孩子的期待满足他的愿望,而且这个时间最好延长到两岁。并不是说过了这一时期,就不用再这样育儿,而是说这个时期尤其重要。如果在这个阶段能这样育儿,之后对孩子的各种管教就可以更加顺利。拥有充分自信的孩子会非常容易管教和教育。

这一时期的孩子有着旺盛的自由探索和冒险的精神,他们会拼命地到处爬,或是摇摇晃晃地走到这里走到那里。而家长需要一直跟在孩子身后,守护着孩子。

这个时期,孩子离开父母或是保育者的视线范围,遇到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或是遇到不知道该怎么办、会“咦”一声的情况时,就会停止动作。例如,正在地上爬的孩子看到父亲不注意放在地板上的烟灰缸,或是看到地板上有一只昆虫,或是爬到外面看到邻居家的猫,往往会被吓一大跳,瞬间停止所有的动作。很多时候,孩子会感到既好奇,又有种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困惑、不安、害怕。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此时的孩子几乎对所有的事物都怀有好奇心。但他们无法自己做出判断,不知道该怎样应对,所以下一刻他们必定会回头看。一般来说,他们会找到守护在一边的妈妈的视线。妈妈肯定会说“哎呀,真脏脏啊,臭臭哦”,“怕怕哦”,“快躲到妈妈这里来”,告诉孩子该如何去应对。同样,刚会走路的孩子,会把父母扔在身后,自己一个人摇摇摆摆地在前面走。如果刚下完雨,路上有一个大水坑,孩子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是直接踏进水坑里呢,还是从旁边绕过去呢”,孩子会在瞬间停住脚步。

再比如,对面跑来一条狗,路边开着从未看到过的美丽花朵,等等。遇到从未见过的事情时,无论何时孩子都会感到惊奇或被吓一跳。这一切有时会引起不安、害怕、困惑,有时则是好奇心与喜悦的对象。碰到这种情况时,孩子肯定会回头。孩子期待看到看护人的眼神。

孩子总是相信并期待着身后有一双眼睛在守护者自己,并且告诉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啊呀呀,真怕怕啊,脏脏哦。”“好漂亮的花花哦,宝宝来摸一下。啊呀,真香!”“这是邻居家的小狗狗啊,妈妈先来摸一下。宝宝也来摸一下,一点都不可怕哦。我们再来摸摸旁边的小猫吧”那些身后总有人守护的孩子与那些几乎没人关注的孩子,在很多重要情感的养成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我后来又从别的书中读到。孩子出生前十个月,是专注力发展重要的时期。如果孩子不需要抱,不要刻意抱他。玩具也不需要很多,几个够了。孩子自己在玩的话,不要打断他。

二.两三岁孩子的管教:帮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帮助孩子形成自驱型终身成长的自律模式。

子佐佐木正美在《关注孩子的目光》中说——

当孩子两三岁时,大人就要开始一点一滴地对孩子进行管教。管教就是把大人的希望传递给孩子。这和婴儿期孩子的依赖体验完全不同,在此之前大人需要按照孩子的期待,满足他所有的愿望。现在则是时候把大人的期望以及社会规则告诉孩子了。

不管是用筷子,穿衣服脱衣服,穿鞋子,孩子们其实都希望自己做。但是,他们不可能马上就学会。大人只需要教给孩子该怎么做,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独自完成这些事情,由孩子自己决定。孩子还做不到的时候,大人只需在一旁帮忙,告诉孩子无须担心。这样的管教才是理想的育儿方式。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孩子的自律性是通过管教养成的,但是在自律性养成之前,大人必须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不能那么做,应该这么做。如果孩子没有学会,那就再告诉他,至于什么时候学会则由孩子自己决定。

管教孩子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重复地教他,在孩子学会之前,要不急不躁地守护在他身边。至于什么时候学会,尽量让孩子自己去作决定。这样,就会在孩子心中培养出一种对父母和保育人员的信任感和尊敬之情,相信别人,尊敬别人,同时对自己怀有骄傲和自信。这些基本情感就会进一步发展出控制自己的能力——自律性。

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得慢,多少有些不同,但是如果孩子接受的是这样宽松的育儿方式,最后都会养成很好的自律性。他们可以自己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大人绝对不能心急。这是育儿的基本原则。在这种育儿态度下长大的孩子,大都能健康成长。

育儿上的失败,很多都是因为大人过于心急以及不尽责。因此,不急不躁,尽心尽责,就是育儿的诀窍。

在结合自己的经验看育儿书的过程中,始终觉得,对于两三岁孩子管教尺度火候的把握,佐佐木正美先生所说,符合自然之道。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

正如《自驱型成长》中所说——

教师可以教导孩子,教练可以训练孩子,辅导员可以和孩子强调毕业要求,但是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未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在学校或生活中其他地方遭遇压力的儿童,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想想孩子在玩抓人游戏时,会大喊“我到家了”,靠这个来证明他们进入了安全区,可以安心休养,重整旗鼓。当家庭是安全的基地时,青少年和儿童就能更自由地探索,探究外面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而且还伴以健康的方式。他们会定期地返回基地,一方面是要确认一下家里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回来寻获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这种安全感,青少年会有往两个极端发展的风险:一是故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二是抓住所有机会离家出走,不顾一切地要在别的地方建立一个避风港。也就是说,在家里有很多压力的情况下,孩子更容易采取高风险的行为。

管教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帮助孩子形成自驱型终身成长的自律模式。

《正面管教》中说,大人与孩子有三种互动方式。

1.骄纵:没有限制,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那些被骄纵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的。他们从小就被训练得要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去操纵和烦扰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

2.严厉和惩罚:过度控制,有规矩但孩子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很多人强烈地感受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从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其长期效果是什么呢?我们常常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

惩罚会造成孩子四种感受:a.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b.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c.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d.退缩(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作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坏”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因此,大人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何种长期效果。想要孩子有好的行为,就要让他的感受好起来。

3.正面管教:有限制的选择,有规矩也有自由。以相互尊重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为基础。“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再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需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正面管教的重点在于相互尊重,尊重孩子,也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只需要其感觉好起来,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往往就足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了。对于稍大点孩子,下面的“相互尊重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a.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生气、心烦等等)。”

b.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c.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d.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那如何让孩子尊重你呢?

假设孩子跟你顶嘴。你可以走开,到另一间房里去。你可能会说:“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可以在稍后在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你稍后可以跟孩子这么说:“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的怒气的其他方法。”

《正面管教》中说,“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ulus,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正面管教相互尊重的方式,支持了孩子的自主,支持自主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提供选择。例如对于规则的限度,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制定。这意味着强势的家长向弱势的孩子分享了优势地位的权威或权力。

孩子的自律性是通过养育形成的。让孩子自己作决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关注孩子的目光》中说,强制性管教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性。例如大小便训练,有些家长强迫孩子长时间坐在马桶上直到拉出来为止。孩子焦躁不安最后哭着按照大人说的做了。这绝不是什么成功。对孩子来说,这是来自别人的控制,稍不留意,孩子的无力感就会扩大,不可能养成什么自律性。有很多年轻人没有自主性,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这与他们小时候接受的育儿方法不无关系。

研究发现,过分强制的育儿方式会令孩子无法养成自律性。这就意味着,需要选择的时候,他就无法做出决断。不能做出判断会怎样?他就无法自己解决困难,用随波逐流的方式生活,或者只能期待时间来解决一切,把问题搁置在一边。

有的孩子表现出过分拘泥于无意义的形式的特点。例如,孩子上学之后,必须把课堂笔记记得极其干净清楚才会安心。像算术中的加减号、等号、分数的横线等符号,他都会用尺子去画。虽然看起来他的笔记做得很干净,但是这种精力的浪费毫无意义。在无意义的地方花费大量精力的强迫症和完美主义倾向,与自律性和自主性正好相反。在毫无意义的地方耗费过多精力,在重要的地方反而会变得没有精力可用。很多孩子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是不这么做他就会觉得心里不安,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一直深受其苦。他会容易生气,因为一些小事就愤懑不平,或容易冲动。这些都是由同样的原因引发的。

很多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存在上述问题。可以回忆一下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大人是如何管教自己的。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众多心理学家已经清楚地揭示了这一切。大人只要告诉孩子“应该这么做,不能那么做”就可以了,要以不急不躁的心情在一边守护着孩子。

埃里克森指出,从婴儿期结束到幼儿期的后半期,也就是从一到三岁时培养孩子自律性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幼儿期前半期孩子的感受性非常丰富,自律性的基础最容易形成。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通过大人的管教养育成的。

婴幼儿时期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更容易早早地培养出自律性,而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比较难培养出控制自己的冲动以及在困境中做出决断的能力。他们容易缺乏自信。有些大人焦急地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这种养育方式会让孩子的自律性越来越差,最后什么都做不好。面对这种孩子,大人应当认真听取他的想法,让孩子恢复自信,开始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对于目前发育和成长不顺利的孩子,可以回溯到之前一个阶段,然后好好弥补,这种宽松的育儿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前一阶段的成长发育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他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能展开下一阶段的成长。

一般来说,对别人的依赖体验较少的孩子不管接受怎样的教育和训练,不管接受怎样严厉的管教,都不能养成真正的自律性。

佐佐木正美在神奈川县和东京担任了数家孤儿院的咨询医生。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由父母养大。一般来说,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早早地学会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会很多技能,这是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能比的。那么是不是越早学会做这些的孩子,将来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拥有较强自律性的人呢?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并非如此,事情的发展往往正相反。有很多人无论长到多少岁都没能养成这种能力。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他们没有稳定的依赖他人的经验。不仅如此,周围人对他们的期待和管教也都比较急。周围人一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要求,他们只是早早地把自己的希望和要求传递给孩子,并且要求他们尽早出成果。

情感养育到位后,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培养孩子自尊自爱,遵守社会规则,继承文化传统。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地向孩子传授知识,同时慢慢地等待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的成熟。至于成熟的具体时间,则由孩子自己决定。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以达到自律的时间。

三.控制感就是压力的解药(《自驱型成长》)

社会环境中存在各种压力,无论大人小孩都需要对压力的掌控感。

一项研究探究了老鼠对压力的感受。实验中的老鼠会遭遇电击,如果老鼠此时有一个能转动的轮子,而轮子一转起来就可以停止电击,那么老鼠会高兴地转着轮子,也没什么压力。可一旦轮子被拿走,老鼠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倘若随后把轮子重新放回笼子里,哪怕轮子这回实际上并没有连接到电击设备上,老鼠的压力水平也会低得多。对人类来说,如果在听到令人难受的声音时,手头有个按钮可按,就能够降低压力水平。就算按钮实际上并不会对声音有什么影响,甚至就算这个人根本就没有按下按钮,结论也依然成立。事实证明,控制感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甚至比你实际的行为更重要。如果你有可以影响局面的信心,那么你的压力就能降下来。相应地,缺少控制感则可能是天底下最让人感到压力大的事情了。

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自主权可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大人告诉孩子,他们的生活他们说了并不算,我们说了才算。这样做,会让孩子深感无力,随之而来的沮丧和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

健康的控制感与我们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控制感——一种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生活进程的信念,会带来很多健康的表现:更好的身体状况、更少地摄入毒品和究竟、寿命更长、压力更小、更积极的情绪感受、更高水平的内驱力、更强大的自控力、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增强职业成就。就像运动和睡眠一样,自我控制感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处,这大概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深层需求。

我们并不认为孩子该被保护得密不透风,规避掉所有的压力体验。事实上,当孩子长期被屏蔽在压力之外,接触不到焦虑的情境时,这往往会让他们在焦虑时的情况更加严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怎么才能成功地应对压力,也就是培养出较高的压力耐受性。对孩子而言,韧性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一个孩子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掌控的状态,那么有朝一日,就算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之中,他的大脑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压力。实际上,他已经获得了应对压力的免疫力。

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增强韧性的,关键是必须要有成年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一项颇有影响力的研究中,执行实验的研究生每天都将幼年大鼠从它们的母亲身边拿走15分钟,这会让老鼠产生压力,随后再将它们放回母鼠身边,母鼠会舔舐幼鼠的身体并给它们理毛。研究人员在一批幼鼠出生后的两个星期里重复了这种实验操作,对比那些接受了实验处理且每天离开母鼠15分钟的幼鼠,和那些从没有离开过母鼠、一直待在笼子里的幼鼠,前者长大后具有更强的韧性,研究人员戏称后者为“加州懒散鼠”,因为它们从小就轻松自在,没有经过历练,导致成熟后很难应对压力。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经历类似的压力情景让大脑调节到了可以应对压力的状态,而这种调节奠定了韧性的基础。

毒性压力被定义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倘若当下发生的压力情景难以缓解,何时结束也遥遥无期,孩子又缺少支持,他们自然会感到对此缺乏掌控力。对很多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今天在生活中所面对的环境,无论他们是应对着明显风险的学生,还是看上去很优秀的孩子。毒性压力非但不能帮助孩子为真实世界做好准备,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回到刚才提及的针对大鼠的研究,如果幼鼠每天被带离母亲身边的时间不是15分钟,而被延长到三个小时,那么它们会体验到极大的压力,以至于被送还给母鼠后,这些幼鼠甚至都不会和自己的母亲有所互动,与此同时,这些幼鼠在它们的余生中,会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困扰。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更多地运用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而尽量规避毒性压力呢?这在理论上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很棘手。首先,孩子的身边需要有一个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其次,孩子需要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最后,孩子还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感。

越是试图控制你的孩子,你就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会让孩子不得不习惯于不断被外部力量驱动——因为他自己的内驱力要么压根没有发展的机会,要么早已经被外部的压力抑制了。如果你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欲。家长的职责不是不是要包办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掌控感,他们的孩子则更可能探索自身兴趣并注重自我成长。

四.鼓励与赞扬的区别

鼓励和赞扬最大的区别,是不同的动机造成不同的结果。

人类动机,可以围绕着某一行为是自主的还是被控制的这一重要区别来划分。自主的行为能带来真实性。非自主的行为就是被控制的行为,它有两个类别,一是顺从,而是反抗。都是与自我疏离。(《内在动机》)

鼓励的动机和效果是促成孩子内在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他人的认可。长期效果是自信自立。赞扬的动机和效果是外在的操纵和评价,孩子在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长期效果是依赖他人。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为什么?因为那样没有用,那些话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他们需要依赖自己内心的激励和评价。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变成“讨好型”孩子。

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他自己看来,他希望妈妈消失,或者希望哥哥下个星期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他可没法说是“好孩子”。实际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他们就开始遍野了,他们就是为了反对赞扬试的。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的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

如果孩子被夸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并不反常,因为他们不想冒险而失去高分。相反,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当孩子打扫了院子之后,说他辛苦了,或者院子看上去多么棒啊,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平常的、自然的,而夸他是个多好的人几乎毫不相干,也不适宜。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学会称赞的步骤——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示,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我们的话应该让孩子能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我们的话应该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八岁的肯尼帮他父亲修补地下室,其间他搬动了一件很重的家具。

父亲:工作台很重,搬起来很吃力。

肯尼(骄傲地):但是我搬动了。

父亲:那需要很大力气。

肯尼(弯起胳膊显示出他的肌肉):我很强壮。

在这个例子中,肯尼的父亲只是对工作的难度做了评价,是肯尼自己对他的个人力量得出了结论。如果他父亲说:“儿子,你很强壮。”肯尼可能会回答:“不,我并不强壮,班上比我有力气的男生有的是。”而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毫无结果、尽管未必痛苦的争论。

我们的孩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赞美他们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不知如何反应。孩子不喜欢被评定。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中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努力的肯定、尊重和理解。


有益的称赞:谢谢你洗了车,它看上去又像新的一样了。

可能的推论:我的工作做得不错,我的工作受到了赞赏。

(无益的称赞:你是一个天使。)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祝愿康复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可能的推论:我的品位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你的诗说到我心里去了。

可能的推论:我很高兴我能写诗。

(无益的称赞:就你的年龄来说,你是个不错的诗人。)


有益的称赞:你做的书架看上去很漂亮。

可能的推论:我很能干。

(无益的称赞:你真是一个好木匠。)


有益的称赞:你的信给我带来巨大的欢乐。

可能的推论:我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无益的称赞:你的写作非常优秀。)


有益的称赞:我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可能的推论: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都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谢谢你告诉我我多找了你钱,真的太感谢你了。

可能的推论:我很高兴我是诚实的。

(无益的称赞: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可能的推论: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就你的年级来说,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需要学 习。)

这种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做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孩子在内心重复现实的、积极的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及周围世界抱有积极的看法。

我家大宝两岁左右时,中午在二楼睡觉,只有我一个大人在家。院子里,快递员送来一箱酒,打开箱子告诉我有几瓶碎了,我需要立即清点数目理赔,然后快递员就走了。 这时我大宝醒了。我给他穿好衣服,需要把院子里的酒清点整理。当时我其实挺着急想着怎么办,尝试着和调皮懵懂的大宝说,不要碰这些碎的,你能帮我把这些酒从院子里拿来 ,妈妈在家里接。他很开心地,把小小的酒瓶,一瓶一瓶递给我,我在家里把这些酒的数目清点整理好了。我们合作着完成了这件事。我都不记得当时我有没有说什么,可能说了“好了,完成了”之类的话吧。这时大宝走在院子的小路上,对自己很骄傲地说了一句“我很厉害的”。哈哈。等他大了,妈妈要告诉他这件成长中美好的小事。

五.坚韧的性格离不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其心志”就是让心灵受苦。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苦难可以增长人的智慧和谦卑。孩子一帆风顺长大,不是什么好事,容易高傲轻狂。有时看见身边一些普通人,苦难来临时,说话接地气了,能理解别人的辛苦了,言行变得谦卑。如果时来运转春风得意,又会变得高傲看不起别人的样子。殊不知,一旦得意忘形,就是月满则亏的时候到来了。小时念书,读到“谦受益,满招损”时,很不理解,谁人不求十全十美。现在学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爻有吉有凶,唯有谦卦全卦皆吉。易经的道理是“穷则变”,也就是说,一旦到达“十全十美”,就要变了,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这就是自然之道。唯有谦卦,走到最上面,不会衰,还能往上走。

“劳其筋骨”就是让身体吃苦。对于孩子来说,运动是最好的磨炼身体的方式。《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到,大脑内的每个神经细胞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相互接触,而运动可以促进这些分支生长并发出许多侧支,因此能从根本上增强大脑的功能。如果学生在学校课程中大量锻炼,其学习成绩会显著提高。大宝两岁时,我带他骑平衡车,增强了他的坚韧和自信。

曾仕强先生说,他小时候就是走很长的路上下学,现在他就觉得无论他去哪里,没有他走不到的。这也提醒了我,因为我小学阶段,也是每天上下学基本四趟,每趟大概半小时。我之前一直觉得挺辛苦的,如果这个时间用来学习多好。现在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走路带给我的坚持和坚韧,一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的个性和选择。我不是一个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的人。

有时候也会思考,我坚韧的部分是如何形成的。经别人指点,我恍然大悟,觉得的确是这样子的。我的童年时期,父亲经常批评我。初一开始离家求学,寄宿学校和亲戚家。期间心灵经历痛苦。

正如李玫瑾老师所说——

不能被批评、受不了别人态度的人都是“面子薄”的人,往往内心不够自信与强大。而内心的自信与强大是需要从小经历、逐渐脱敏的,如经常被父母的批评,或被老师在班里批评下,偶尔还会遇到某些劈头盖脸的指责或抨击。当然,这些批评有的是善意的,也有的心怀恶意。如同身体强健不是一次高强度痛苦训练练就的,而需要一个过程逐渐适应。

人心要有弹性和耐受性。不能说不得,有人为所谓“自尊”赌气自杀,实则是其内心脆弱的表现,极不值得。所以,人心的坚强真的要像体力之苦一样、经过适度的心理痛苦练就!

先快乐后痛苦,会导致心理发展的停滞,那会让不习惯的人更痛苦。我主张如饮食多元化一样,人从小也要有多样的体验,既有宠爱、护着,又有威严,严厉。既有快乐记忆,又有被纠正时的痛苦记忆。心理发展需要均衡的心理营养和教养方式。

六.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想要孩子的父母,都想有个好孩子来到自己的家庭。毕竟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是一辈子切不断的。曾仕强先生说:孩子选你当父母,要么来报恩,要么来报仇。张至顺道长说:“有些好妇女的话,她一怀孕,她的思绪杂念,她一点不动摇,生下的孩子最贵重。”我人至中年,看到周边由孩子引起的的悲欢离合,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善因得善果。也会看到成年人外在光鲜,却会因为原生家庭的伤痛、爱而不得而崩溃自杀。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思索了很久。如果可以的话,思索这个问题的成年人可以这样想。我们认得小爱,却不识大爱。有些人素昧平生,军人却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解救洪水里的陌生人。我们今天不愁吃穿的生活是革命年代那些默默无闻立志新中国的人用鲜血换来的。脚下为我们提供便利的马路,是工人挥洒下的汗水。我们得到的爱和护佑,其实足够多,只是自己没有看见。这篇长文,感恩那些守护我的人,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祝孩子们喜乐安康。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