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的开黑群为了某少女偶像节目炸了,疯狂讨论自己Pick的偶像都是谁。
顿时我一个从不崇拜明星的女玩家成了她们眼中的异类......
“姐妹”里有的pick甜美诱人的吴宣仪,
有的喜欢热辣性感的孟美岐,
有的爱上了直男杀手杨超越.......
是的“姐妹”群里有男人,所以我才打引号。
游戏圈著名主播(非91)秦先生,也不止一次为小姐姐疯狂打call。
仿佛lovelive中的缪斯和水团从荧幕钻了出来,不少美萌小仙女因这款节目为人熟知。
但这款《创造101》还是和日韩系偶像不一样,它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风格,并被大多数观众戏称为“土创”。顾名思义,就是节目略带土味。
知名博主土味挖掘机还模仿了一把
腾讯虽然从韩国引进正版播放版权,但因为部分选手实在和印象里少女偶像搭不上边,显得鱼龙混杂。
与此同时,也滋生了很多土味口号,比如:
“今天你Pick了么?”
“务必安排XXX C位出道!”
这些你第一次看了会一头雾水的,也因为这类偶像节目再度活跃在各个领域。
其中“Pick”代替“选择”,“你Pick了哪位偶像?”和“你排位选了哪位英雄”差不多。
反正我秒选风男,快乐就完事儿了!
C位出道则是“以站在最中间的方式演出”。
和一局游戏里的大哥、ADC专门会有人保一样,C位在偶像团体里吃到的资源也会是团队最多的。
不同于明星是一个成熟的包装品,偶像更像是一个半成品。
偶像有优势但并不完美,而喜欢偶像的群体就和爱玩养成类游戏的玩家一样,他们更注重一种陪伴成长的过程。
《明星志愿》系列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
除了传统认知中的偶像文化,这次的《创造101》出了一股清流,那就是:
“菊”文化。
我那个骚唧唧的开黑群里有个基佬,目前还没找到男朋友的他,居然pick了这节目一堆美少女中的异类:王菊。
第一眼看到她,就扑面而来一股大姐感。
是的,她并不是传统定义上漂亮、可爱的偶像,这也使得王菊成了这个节目最受非议的偶像。
记得前不久这位基佬同胞还和我吐槽:王菊下了这档节目,就会回家继承杀猪大业。
怎么今天他就突然疯狂拉票了?到底是什么改变了眼光挑剔的他?
“你们这种菊外人是不会懂我们“陶渊明”的!快特么投票!现在菊势未定!”
诶,我的第一反应是他在说什么?怎么又和陶渊明有关系了?
但出于莫名的喜感,我这个“菊外人”也就乖乖地奉献出了几张友情票。
抱着这种猎奇的心态,我求他给我一次了解“菊内人”的机会,于是我加进了一个王菊选手的粉丝后援会。
鬼鬼,进去混了没几天,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粉丝群。
因为“菊”文化,是独立在这个偶像节目之外的一种新生代亚文化。
江湖传言,百万文案都在杜蕾斯。
可我却认为,如果说直播圈的文案都集中在孙笑川这边,那娱乐圈的百万文案就都在王菊粉丝群。
自《超级女声》李宇春和张靓颖的粉丝开始自称玉米、凉粉之后,国内粉丝们都会为自己想个朗朗上口的名称。
首先王菊粉丝为自己想了一个很奇葩的名字:“陶渊明”,只因大家童年都背过的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
“进了群的都是姐妹。”以基佬、妹子为粉丝基础的菊姐群内,总能看到这句话。
似乎王菊成了这些人的社交纽带,因为她,陶渊明们有了一次在群里展现自己想象力的机会。
不少人开始将菊字和自己的知识产生联系,我还在里面找到了不少游戏玩家,因为他们叫:“菊地求生”、“大菊大利”、“菊又惊”等等......
不仅群内昵称尽显才华,拉票的文案也紧跟潮流。
“陶渊明”们能在一早上出炉7-8个新鲜文案,范畴之广,从家庭走向影院,都有着菊姐的传说。
拉票的方式也别具一格,从漂流瓶到朋友圈,
从微薄到QQ空间,
甚至打个QQ飞车、王者荣耀,都特么能看到“陶渊明”们奋力拼搏的身影。
很多“菊外人”都被“菊”淹没,不知所措,无法抵挡身边狂热的粉丝和各类营销号、APP推送。
这种现象会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么?
见证全过程的我,可以明确地说:绝对不是。
菊家军的爆发和“XXX微博找到了”这种嗨粉文化非常相似,都是一场非主流爆发为主流,边缘爆发为中心的狂欢。
但不同于嗨粉们热衷于让孙笑川背锅,王菊的粉丝多是被她的个人魅力征服。
勇于“黑”自己的王菊
他们从最早看不惯王菊的颜值,到疯狂为她拉票,中间的心理历程也非常有意思。
比如刚开始埋汰王菊的你。
看了菊姐调侃自己后的你。
最后哭着求路人给王菊投票的你。
不同于日韩少女偶像,王菊第一次出场的台风就极致张狂。
跳起舞来就是“你指手画脚什么?我根本不care”的霸道,偏向欧美明星蕾哈娜、麻辣鸡Nicki Minaj这类。
但在私底下性格又带有些东方人的谦逊温婉之感,性格好的人确实很讨人喜欢。
问起我那位基佬朋友为什么会喜欢王菊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她很酷,敢做自己,而我不敢。”
与王菊在美少女之中被视为异类一样的是,LGBT群体也被大众视为奇葩,有共情是非常正常的。
可能不只是菊家军,任何小众群体的力量都无法忽视。
有人说《创造101》是一场性取向的战争,我觉得这种形容很妙,但有点局限。
确实,不限于性向,每个不同性格、性别的年轻人,都在利用“偶像”来为自己的态度发声。
而这种“自由”有时候不适合我们的生活,却非常适合她们的舞台。
或许就像马东说的:
“只有做到最大程度的不一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被需要。”
这就是“土创”偶像们能大火的终极原因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