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微信令人害怕的名字]令人难忘的微信名字…

时间:2023-03-27 12:50:2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说:

“现代人越来越孤独了”

“我好像越来越不喜欢出去社交了”

“别cue我,我是社恐”……

明明如今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网上的热闹却是假象,现实却是年轻人“人均社恐”。

生活中,大家都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健谈、不愿意与人交往,在人多的场合时常尴尬和恐慌。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社交恐惧症的八大症状,看看你中了哪几条?

01

最怕被cue自我介绍,

希望自己没有存在感

自我介绍,乃社交恐惧症患者第一大酷刑。

上大学第一次参加社团面试,为了避免当众说不出话,前一天我就上网搜索各种自我介绍的模板。

第二天,有人侃侃而谈,恨不得把上学后的奖项掰着指头数一遍,有人大谈爱好兴趣,顺便结识了一群朋友;而轮到我时,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头,整个人紧张到发抖,最后慌乱中说了一句“我是xxx,来自哪里”,便磕磕巴巴起来。

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准备得再充分也很抗拒这种场面,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02

害怕听到电话响,

甚至装作没听到或者偷偷关掉

“电话恐惧”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在社交恐惧症人群中尤其常见。

一项针对英国上班族的调查发现,76%的80后、90后在手机铃声响起时,会产生焦虑情绪。

因此在生活中,这些人可能会存在这几种情况:

手机几乎永远都是静音状态;

听到电话铃声时,第一反应是紧张捂住声音,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过来;

基本不主动打电话,看到对方来电挂掉电话就会松了一口气;

接电话时大脑瞬间短路,说话语无伦次,害怕自己说错话,脑海一片空白……

尽管意识到了自己对电话响有着莫名的恐惧,但也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只是习惯性了逃避。

03

出门不戴耳机没有安全感,

不听歌也要戴着

网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出门离不开耳机?

高赞回答说道:

“现代年轻人的输氧管、金钟罩。

表面是听歌,实则是为了隔离周边的人和事。一个人坐公交地铁的时候,戴上耳机可以安心刷手机,避免和陌生人四面相对的尴尬局面,满满的安全感。”

确实如此。

要是在商场里遇到推销员,戴上耳机也能理所当然地假装没看见。

但,这并不代表不尊重人。

只是这种“被社交”,一度让社恐的年轻人感到焦虑:

“不是我不想社交,内心是很想表达善意的,因为欠缺社交技能,只好把自己包裹起来。”

04

跟不熟的人聚餐坐角落,

吃饭只夹最近的菜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

在朋友面前非常健谈,接梗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完全不像社恐,但是只要出现陌生的人,他们就会立马安静下来,言行举止变得很不自在。

遇上聚会,他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拒绝参加,实在拒绝不了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做一个小透明。

有一次参加团建,旁边的同事半天没吭声,一直夹前面的那盘青菜。

领导开玩笑问她,是不是在减肥,怎么改吃素呢?

后来跟她聊起,才知道她并不是喜欢吃蔬菜,只是担心夹远些的菜不小心手滑,或是站起来被大家关注到。

这一类人,往往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窘境,干脆就选择最保险的方式。

05

线上是话痨,

线下一言不发

很多人在微信聊天时,网络段子信手拈来、动不动就“哈哈哈”,现实中却是个闷葫芦。

朋友阿敏是个冲浪小达人,跟她聊天的人都说她是个接梗王,还被微信好友成为“表情包大户”。

然而现实生活中,她处处拘谨小心。

和人交谈时,眼睛也不敢直视对方,每一句话都要在内心作斗争。

比如:

现在大家都在聊娱乐八卦,遇到不懂的就在偷偷百度,然后开始在脑子里尽可能搜索相关的信息,等到她想参与的时候,发现大家已经在聊其他话题了。

就因为这样,她经常人前低头不说话,能线上搞定的,绝对不会线下见面。

软件上聊天动若脱兔,生活里交流静若处子。

06

头皮发麻的:遇上街上发传单的,

进商场导购一路跟着

如果要问社交恐惧症人群,他们最烦的人是谁,导购一定榜上有名。

在社恐人士眼里,他们的过分热情,简直令人瑟瑟发抖。

很多人不想出门逛街,就是因为担心一进店就看到导购,一路跟着,心里只想说:“我自己看看就行”。

就连大马路上发健身房传单的销售,TA都不敢拒绝,明明不想健身减肥,却停下来听了十分钟的话术,被迫加微信。

这类人,面对别人殷勤的请求,总是不好意思拒绝,一旦境地陷入尴尬,反而还会自我责备。

07

害怕和同时顺路回家,

一路耍手机装忙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准备下班回家时,同事突然冲你说了句“顺路,一起走吧”。

你很想说:“不好意思,我约了朋友不顺路。”

可终究还是愣了一下,笑着回答:“好”。

这一路上,你走路不自在,说话客客气气,一边挖空心思在找话题,一边低头刷手机假装有人找,内心无比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

如果说,社畜是为了生存在战斗,那社恐就是和整个喧嚣的外界为敌。

面对这类日常困境,社恐的解决思路很简单,就是内心时刻祈祷:别叫我,我不想社交!

08

从小到大,都无法在别人的“围观”之下

去做好某件事,心跳加速,甚至冒冷汗

有社交恐惧的人,极度在意别人的眼光。

经常对自己、对他人有错误的认知,在社交场合中容易紧张、不自信、不自在,从而导致失去了很多好机会:

在客户面前,你时常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心里发虚,不知道说什么更合时宜,最后只能被别人抢了项目;

在职场汇报中,明明做出了好成绩,却紧张得发抖、尿频,支支吾吾说不清话,导致自己老老实实干活却拿不到该有的回报;

在异性面前不敢主动搭话,一旦发现对方注意自己,不只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开始排斥接触。

那种被所有炙热目光关注的感觉,就好像被扒光了站在舞台上,让人感到局促不安。

因此,白白错过了很多难得的人脉和机会。

09

事实上,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相对严重的 “恐怖症”。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并不是病理性的,而是由自己的不自信而产生的。

正如伏尔泰所言:“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在社交焦虑里,清除这粒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拥抱我们的焦虑感,减少内耗:

1、拒绝聚光灯效应

所谓聚光灯效应,就是人们过于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比如日常担心:我这样是不是不礼貌?ta会不会不喜欢我这么穿?我是不是太多话了……

换句话说,别人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关注你,是我们自己对外在的关注过于在意,导致变得焦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些痛苦,源于你放大了原本并不起眼的小事。

2、记录你的负面情绪

焦虑,大多源自恐惧。

但其实,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然后躲避-被支配-无止境纠结。

每当我开始琢磨别人对我的看法、还没开始任务就预想会搞砸,我就会把这些记录下来,并思考最坏的结果。

这样就知道自己焦虑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在哪些方面花心思,立即行动。

当你为此感到焦虑,与其一味逃避,被思绪牵着走,不如停下来思考,让自己纠结的到底是什么。

3、学会自洽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人生就是自圆其说,不拧巴。

在社交恐惧症人群眼中,他们也迫于改变自己,强迫自己社交,硬逼自己“谈笑风生",结果感受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挫败感,更加惧怕社交。

一个人若是盯着自己的黑洞,只会越活越痛苦。

不放过自己,是痛苦的根源;选择和解,才是快乐的关键。试试放下心理负担,和内心的自己对话。

《人民日报》曾评论道:

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但保持怎样的社交距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

人生不是非对即错的答卷,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从现在起,坦然面对生活,不在合群中消耗,笃定而清醒。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