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还在死磕英语着实有点悲凉啊,梦想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仍然只是梦想着,始终无法照进现实。学不好的原因还是没有向上的心和现实的压力,就这么懒散了,要说如果完全不和英语打交道,也就算了,问题是这些年来一直混迹在外企。前一家公司几乎用不到口语,会点书面语也能毫无压力地蒙混过去了,但是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口语真的很有必要啊,电话会议、紧急事件、疑问解惑等等都需要口语的支持,而英语毫不留情地一再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况。
前天收到HR的邮件,需要给泰国的一位同事做个入职培训,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就想着怎么拒绝了:工作没有交集啦,英语不行啦。还没等编好借口,HR就直接跑来说随便做个简短的培训即可,就当是互相认识,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培训发生在昨天下午,再一次发生了十分钟结束的尴尬场面,而且大部分时间是人新同事在说,我只有支支吾吾地介绍自己、欢迎对方,以及嗯、啊。虽然对方的泰式英语口味有些重,但是自己的英语水平是摆在那的。
如此状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着,国外一非常要好的同事,想要打电话给我聊聊工作中的疑问,立即被我搪筛过去了,噼里啪啦一通打字、解释,就怕电话追过来。哎,错失了一次多么好的情感联络啊,其实语言是沟通的基本桥梁,越是害怕张嘴越说不好。
在英语的世界里也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了,却始终不得要领。要说没有付出与努力,是不承认的,背单词、短句、听故事、看美剧、一对一短期培训,为了返现每天打卡学习了某英语APP大半年的时间,等等,竟然还只是停留在听不听得懂阶段,有些迷茫了。这几天疯狂刷英语视频,看到那些中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时,羡慕到流口水了。
半年前公司进来一位市场部的同事,英语好到爆,用英语写的方案令人拍手称赞,和老外开电话会议,说话的气场都能震慑对方。只在公司半年就走了,原因是前一家公司一直惦念着她,又把她招了回去,这就是优势与能力。虽然她的能力并不只是在英语上,但是英语绝对是一个很有质地的敲门砖。
最近一直在找工作,不久前接到一家公司的电话,双方聊得还可以时,忽然被问到:英语口语怎么样?立即怂了地说不怎么样,对方随即就表示很遗憾,他们需要招一个英语口语好的人,一再说太遗憾了。挂了电话后,对于我不只是遗憾,而是错失了一次可能的好机会,仅仅因为英语,其他动人能力都只能被视而不见了,多么可笑和无力啊。
“立常志、常立志”,这就是与英语的错综关系,却始终放不下,还要持续多久呢?直到退休?那真是一辈子的遗憾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为什么就不能咬咬牙攻克呢?公司里很多同事都能用英语正常交流,至于多么标准就不敢苟同了,甚至有人说英语时,让听者忍俊不禁,但是人敢说啊,蹦出来得单词/句子只要对方能听懂,谁管语法和标准发音啊。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而不只是闷头背啊、写啊,一到台面上又怯场了,要不得、真要不得。
历经种种的血泪史与耻辱感,这一次决定死磕英语,真的不想一看到国外的电话、会议邀请就瑟瑟发抖,焦虑到睡不着;投简历但凡要求英语口语熟练的就跳过。如此真的很影响职业生涯,虽然没有大的追求,至少机会更多些、选择面更广些,而不是连敲门砖都拎不起来。是的,时间不够用、太累了、太枯燥了等等借口都不用刻意去找,可是坚持下去只需要一条理由:那就是受够了它,既然逃不过就迎面而上了。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机遇、挑战、放弃了,未来等待我们的会是幸运还是遗憾,谁知道呢?只是尽自己的全力、听天命的安排,而不是徒留蔡康永所言的错位遗憾:“十五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十八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十八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二十八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以后就越有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的风景。”
错过很多,于是不想继续地错过,给自己一次努力的机会与挑战,谁知道会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呢?英语,虽然很难,但毕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努力一些、再坚持一下,一定可以绽放出不一样的绚烂与精彩,大胆地说出来吧,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多年后是感激此刻的自己,而不再是捶胸顿足的追悔莫及。
时间匆匆流逝,本该十年前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此刻,所以不可以再拖到下一个十年的flag。既然还活着,就该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潇洒而自信,于我而言,英语是比化妆品更自信的增色,加油吧,内心沉睡的少年,别再让英语阻碍自己的飞翔。资源丰富的今天,一切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开始努力,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