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家住浦东新区金杨街道罗山六村的李女士,拿着居委会盖章的工作交接单,在亲友陪同下,出小区跨江看病。交警检查工单后,在警务PDA上登记放行,一路“绿灯”。这让李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李女士是一名癌症患者,她的担心并非毫无来由。为阻断疫情传播,上海实施了长时间大面积封控,出门看病,尤其是跨江就医,一度困难重重。如今,各区大多形成了“社区出具证明、民警检查放行、医院核查接收”的机制,这让看病之路,开始顺畅起来。
代配药志愿者。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通讯员 尹玥 摄
除了求医问药,生活物资保供、优化核酸检测、加强环境消杀,也是市民关注的问题。封控近1个月后,在上海全市上下努力下,在全国各地支援下,各种难题不断破解,各种瓶颈逐渐打通,各种关系正在理顺,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少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求医问药
“今天的急诊中班一辈子永生难忘了,不吃不喝不休息,全程没停过,衣服湿透……”4月17日晚,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的护士牛阿晴一句感慨,在急诊科内引发共鸣。当天,十院急诊科单日最高接诊近700人次,全体医护人员拼尽全力守护着生命的“绿色通道”。
复杂严峻的疫情下,急诊急救无疑是健康守护最艰巨的战场之一。以上海十院为例,近期平均每天急诊病人都接近500次,接收120救护车超60辆。
前些天,一名中年男子前臂受创,伤口近20公分,肌肉断裂,血流不止,120送到十院急诊的时候,病人很担心自己近期没有核酸报告会不会耽误治疗。但在快速抗原筛查阴性后,骨科创伤中心主任郑龙坡决定穿着防护服为伤者缝合伤口。这对技术娴熟的医生来说也是巨大挑战,在郑龙坡努力下,22针缝合平整均匀,伤者手臂运动基本恢复正常,原本的担心恐惧也化作了满满的感激。
据统计,相比4月初,目前全市市级医院急诊量增长了65%,已开设33个急诊就医点,保障急诊急救服务供给,保障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还通过增设专人接听、设置语音提醒等方式,保障与市民沟通渠道的畅通。
“瑞金的门急诊开吗?需要核酸吗?”“我在网上配的药什么时候到?”“居委、志愿者可以代配药吗?”……近期,瑞金医院增加了电话运能,同时开放16路电话、每天60人次、24小时在线接听市民电话,最高峰日接听超4000通电话,为居家的市民解答了大量求医问药,以及许多有关就医最紧急和最迫切的问题。
此外,全市36家市级医院均已开设互联网医院,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物资保供
“小张,泾港公寓小区快到了,你把货品提前清点好,到站卸货。下一站停靠点是巷佳三期,做好准备。”昨天上午,赵巷“温暖家流动超市”集镇线路的班车即将“到站”,车长盛强提醒张寅逊做好卸车准备。
“温暖家流动超市”是青浦区赵巷镇做好居民日常物资保供的创新举措——通过公交运输的方式,开设两条线路,分别对应集镇和大居两个片区,其中集镇片区设置12个站点,大居片区设置17个站点,两条线路的“流动超市”有5名“检票员”、29名“团长”、58名志愿者。
每天清晨,保供工作人员根据“团长”汇总的各村居需求订单,由各保供超市确认库存后,按照“分拣→装车→运输→卸货→消杀→分发”模式包运到户,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嘉货栈。嘉定区供图
类似的创新各区都在尝试。嘉定区通过全面推进“我嘉货栈”建设,把便利店开到了小区门口,商品以各类生活必需品为主,包括酱油、醋、盐、调味品、纸制品等。截至4月23日,已完成742个规划点位的搭建安装。
目前,嘉定区、镇、村居正发挥“三级保供网络”机制,优化“我嘉货栈”的运营模式,以市场供应为主、政府兜底为辅,2-3个点位形成一个小网格,营业时间因点制宜、相对固定,弥补社区团购缺口,为居民提供日常杂货品,保障居民短期基本生活需求。
“我有糖尿病,不能吃精制米面,你们能不能给我送点小米?”4月21日,李先生拨通联华962828热线电话,向电话那头的接线员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很快,联华超市就安排逸刻早餐车,把小米等其他订购商品送到他的手中,当晚就喝上了热腾腾的小米粥。李先生夫妇都是残疾人,疫情以来,不但订购物资遇到困难,小米等杂粮更难买到。“家里存货不多,很快就吃光了。作为‘小众商品’,又很难和邻居们一起团购。前段时间我吃饭特别小心,生怕吃多了米饭面条,血糖会升高。”
联华超市为高龄独居老人打包物资。联华供图
4月21日,联华超市面向残障人士、独居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通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及企业微信三种渠道,一对一对接帮困需求。服务开通的第一天,就收到近800位市民的咨询,这两天已经开始履约。其中既有聋哑老人用短信发来的需求,也有子女为独居的残障母亲订购商品。
据了解,除了联华超市,光明食品集团、家乐福、永辉超市等保供企业也纷纷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孕妇婴儿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点对点的精准保供服务。比如,家乐福对接门店周边居委会,收集特困老人、孤寡老人、纯老家庭、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暂时无人照料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推出“适老性”保供套餐,并安排专人配送到社区。光明食品集团开通“96896”助老订购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油米套餐,为不会网购和手机支付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
“光明直通车”为高龄老人家庭送上米油套餐。光明供图
物流保障
4月20日晚,罗香路237号西南文化馆迎来了首批配送员入住。
来自美团的小吴告诉记者,他刚从封控区的站点宿舍搬出来。“4月1日浦西封控后,看到配送员人手不足,也想出来出份力,但是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出来了晚上就没法回去。”这次听说徐汇开设了“小哥驿站”,为大家提供住宿的机会,小吴就赶紧报了名,带了些行李就和同事赶过来了。
疫情之下,市民最想见的人是谁?肯定是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然而很多快递、外卖配送员的住所被列为封控区后,“出来工作后睡哪儿”成了难题。不少小哥只能在桥下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引发市民强烈关注。最近,徐汇区统筹梳理区内资源,建立了10家“小哥驿站”,为一线抗疫保供人员解决住宿问题。
小哥驿站。徐汇区供图
入驻“小哥驿站”,需要单位证明、“绿码”和“核酸阴性证明”。小吴填写好个人信息表,签订了《入住承诺书》,量好体温后就被带到住宿处。驿站管理人员毕仁东告诉记者,“小哥驿站”提供住宿、24小时热水及卫生间、暖水瓶和插座等基础设施,区里还配备了床褥、方便面、饮用水、口罩、防疫手套、抗原等生活和防疫物资。
据了解,徐汇区的10家“小哥驿站”目前能容纳800余名配送员,并根据配送员的站点地址,匹配距离较近的住宿点。目前已经有美团、美团买菜、京东到家等电商平台的配送员入住。
配送安全
“师傅,来,先做个抗原”。在社区防疫人员的指引下,配送员孙师傅在小区门口完成了抗原检测。在确认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孙师傅放心地卸下了配送物资,社区防疫人员随即对物资进行消杀处理。近日,静安区不少小区都开始采取“先抗原、再卸货”的新举措,为社区防疫工作再添一道安全屏障。
在彭浦新村街道星纪花园小区门口,不时会有小哥等配送人员,送来居民们购买的物资。抗原检测、卸货、消杀,无论是防疫人员还是配送人员,都已对这套流程十分熟练。卸好货的孙师傅说,这几天,他去过的各个小区都开始要求现场进行抗原检测,在他看来,这一举措并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还可以及时避免接触带来的风险。
前一段时间,不少居民反映,封闭了蛮久的小区,怎么还会有阳性病患出来,有的会不会是小哥等配送人员送物资时带进来的?对此,居委会和防疫人员认为,进一步做好防范工作总是有好处的。广大配送人员在保障物资运送的同时,也面对着较高的传染风险。可以采取“先抗原、再卸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及时发现风险,保护配送人员的同时,也保护社区居民。
保徳路921弄居委会主任臧菁介绍,目前小区内社区团购越来越多,配送人员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除了对配送物资进行消杀外,居委会提供了抗原检测试剂盒,为快递员、外卖员现场检测。
团购质量
“这条命是‘团长’给的!”作为政府部门保供渠道的重要补充,社区“团购”已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保证“团购”质量?“团长”们很伤脑筋。
“从一开始不知道怎么辨别企业好坏,到现在能迅速判断某个团是否有风险,团长的成长离不开官方指导。”高先生是杨浦区新江湾城小区的一名“团长”,疫情以来,一张在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上不断更新的《最全居家抗疫团购汇总》,给了他很大帮助。很多居委会也将这张清单转发给居民,要求首选官方推荐渠道。
清单中,不仅有蔬菜水果、肉蛋奶,后期还加入了预制菜、便当、汤包、婴幼儿食品、纸品等,并标明联系方式、配送范围、起送量、商品明细及价格。
据了解,为了这张汇总表,消保委微信团队的6名成员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与各企业和农户联系、甄别、核实、协调,为“买不到菜”的市民和“卖不出货”的商户搭建桥梁,希望鱼龙混杂的“团购”更靠谱。
如今,食品安全联合会、食品协会、水产协会等行业协会、部分区的政府部门和市场监管局也加入进来,提供企业信息,将“正规军”的雪球越滚越大。
消保委还多次发布针对社区团购的消费提示,从付款方式、甄别实际销售者、如何选择企业等方面对团购进行指导。对于团购中的价格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则发布提示函,要求组织者和经营者明码标价,并明确取消订单、退差价等方式。针对价高质次等团购中的常见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连续曝光典型案例,加强对“社区团购”的监管。
核酸检测
昨天下午2时,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一个小小的玻璃亭外,部分保障人员正保持“两米线”,排队接受核酸检测采样。
“这里做核酸检测很放心,也很方便,下楼就能做,不仅采样流程清晰,防护措施也很严谨,避免了人员密集的情况。”姜涵澄是白玉兰广场的一名白领,做完核酸检测后,她感到十分满意。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核酸采样能力,满足市民核酸采样需求,本市将合理规划、逐步推进核酸采样点科学布局。按照“步行15分钟核酸服务圈”标准,虹口首个“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昨天起开放使用。
这座新搭建的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占地面积虽不大,但配备了紫外线消毒装置,内部可同时容纳两位医生,通过外壁玻璃孔上的防护手套,实现“无接触式核酸采样”。
核酸检测现场。虹口区供图
此外,考虑到夏天临近,采样点内贴心地安装了空调。“在这里可以同时完成核酸采样信息的登记和采样。”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朱文介绍,采样后的标本会由物流送到中科润达实验室检测,结果会在健康云、随申办软件上第一时间发布,做到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为市民有效节省时间。
据悉,虹口围绕方便市民、快速筛查、优化服务的目标,以“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车”相结合的方式,正在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需求科学布局。未来将按照区域功能定位、人口分布,以及依据生活、就业、消费等居住与流动人群的常态化,规划设置120个核酸采样点,并鼓励公立医院、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采样点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营为主、公益性托底保障的运行管理机制,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
奉贤区供图
昨天上午9时,奉贤区庄行高速服务区里,听到工作人员召唤的司机师傅们靠边停好车,纷纷前来排队做核酸检测。从排队到检测完成,少则5分钟左右,最多的也不过20分钟。
据了解,庄行高速服务区是奉贤区首批投运的31个“满天星”核酸采样点之一,设立在服务区中的检测点,让司机师傅们在完成核酸检测后,还能进行日常补给。前期封控中,服务区一度滞留了许多车辆,考虑到很多货运司机需要24小时或48小时内核酸证明的需求,“满天星”在此布点。目前,每周一至周日上午9时到10时,都会有核酸检测专班守候在这里,为来往的货车、卡车司机等提供免费核酸检测。这些天,柘林镇影剧院等首批“满天星”采样点也逐步投入运营。目前,“满天星”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居民区、交通场站、办公区域周边等处进行布局,方便相关人群进行核酸检测。
目前,奉贤区也已经启动优化核酸采样点常态化布局工作,整合区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活驿站、村卫生室等资源,构建由“区—镇—村居”三级“满天星”核酸采样点组成的网络,设置固定采样点位100个左右。
病毒消杀
本轮疫情的超强传播力,让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消杀工作格外关注。
针对前期因为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强,阳性感染楼栋、所在户消杀作业能力跟不上等问题,近日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结合社会面“清零”拔点攻坚行动,加强社区多方协同,不断完善清阳、清密、清洁“三清”工作链条衔接,把消杀工作贯穿疫情防控各环节。
山东济南应急救援队驰援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消杀工作。街道供图
在天山五村、水城路386弄、虹古路377弄等拔点攻坚重点区域,街道根据人口密度高、老旧房屋多等特点,坚持采取专业消杀和日常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域消杀,对于阳性病例做到人走即消,人回来之前再消杀,实现“人-物-环境”同防,筑牢防控屏障。
除了专业队伍消杀,在街道消毒站的指导下,各方也积极行动起来,23个居民区的市政干事、住宅小区物业保洁、辖区单位场所管理方、志愿者骨干,组成了一支180多人的常规消杀队伍,全力做好公共场所每日两次预防性消毒,对电梯、楼梯、门把手、垃圾和医废暂存点、快递等重点部位多轮次消杀,确保消杀全覆盖、无遗漏。
信息透明
昨晚7时,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安图新村居民区《创建“无疫”小区日报》再度日更,并迅速在居民区的各个居民微信群里刷屏。长期封控在家,频繁核酸检测,很多居民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自家小区疫情状况缺少了解,更是加深了这种焦虑。今年4月15日,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及时回应居民诉求,推动各居民区以“一图一表一板”形式每天公布涉疫、团购等信息,迄今为止已有75%的居民区、65%的楼栋加入日更行列。正如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所预计的那样,信息透明公开,换回了居民对防控工作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工作人员在填写日报。街道供图
本轮疫情防控坚持至今,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已成为大家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用信息公开争取居民理解和共识十分重要。《创建“无疫”小区日报》包括“一图一表一板”:“一图”即社区疫情动态显示图,直观展示辖区“阳楼”具体分布情况,同时,为保护隐私,不具体写明户号;“一表”即社区疫情当日统计表,动态更新辖区内新增阳性人数、密接人数以及人员转运等情况;一板即信息留言板,关注动态信息、发布工作提示、宣扬好人好事等内容,让群众全方位了解社区疫情防控态势。
控江路12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汪晓明告诉记者,每天公布涉疫信息既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也有效缓解了大家闭门不出的焦虑和不安,更有利于凝聚人心。
不仅如此,居委干部还抓准“突然袭击”式的防疫安排常会增加居民焦虑感这一“牛鼻子”,尽最大可能将次日是否做核酸检测或抗原自测等防疫安排列入“防疫动态”内容,让居民得以安心宅家。
记者:潘高峰 左妍 袁玮 杨洁 张钰芸 金旻矣 江跃中 屠瑜 孙云 李一能
来源: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