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网络平台上炙手可热的“手动”“个人”月饼可靠吗?新华社《神话时刻》记者松子、胡林果、张善、王欧娜中秋节快到了,月饼登上了销售高峰。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打着“手工”“自制”“私房”等旗号的月饼在朋友圈热卖,有的还通过热门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这些价格普遍不贵、号称“真材实料无添加”的月饼靠谱吗?自制月饼热卖,价格优势明显
“纯手工馅料”“定制月饼”“传统老口味”……中秋节临近,一些标榜“手工”“自制”“私房”月饼的售卖广告,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
与市场上的品牌月饼相比,“私房”月饼普遍价格不贵。比如,某知名品牌的流心奶黄月饼一盒6个270克,售价近300元;而多个“私房”月饼卖家出售的相似的礼盒款,6个装只需百元出头。
北京的小杨前不久就被“种草”了一款螃蟹造型的低糖蛋黄白莲蓉月饼。视频里,卖家先是介绍了制作原料、流程,然后放出了成品图。小杨告诉记者,月饼看起来精致可爱,就联系卖家下单了两盒。“说是纯手工无添加,可以定制造型和口味,还可以在饼皮上刻字。”
记者注意到,月饼广告以往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上;随着一些短视频平台的火爆,越来越多卖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一些播主并没有直接上架月饼产品,而是借发布月饼相关视频来打广告、引流。有的播主主打“教学”分享,先教大家如何制作各类月饼,最后再带出自家产品;有的上来就展示制作过程、呈现一排排口味各异的月饼成品和一套套精美的月饼礼盒,并把联系电话等信息以字幕方式加入其中;还有的化身美食达人,通过试吃测评自家月饼来带货,在评论区或个人主页标注联系方式。
有购买者表示,与朋友圈“简单粗暴”的宣传相比,短视频平台上的广告更具创意,更有代入感,更容易让人心动。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交易最终还是通过添加微信或电话联系来进行。
一些卖家坦言,短视频平台确实引流了不少客户。“每天都有看了视频的人加微信购买,有的是自己吃,也有企业订购的,最多的一单发了近百盒。”一位卖家说。
号称“良心选料”实际隐患重重
很多卖家宣称:“全手工制作,良心选料,放心去吃。”但记者调查发现,选料、制作、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郭亚萍告诉记者,月饼生产从原辅材料选择、进厂验收、生产加工、产品出厂放行,要经过多道工序,且每道工序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原辅料的质量、烘焙的时间和温度、冷却时的环境卫生、包装的密封性等都会影响月饼的质量和安全。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制月饼的卖家,生产地点就在自己家中。在一些视频中,月饼制作者的生产条件堪忧,不少人在制作过程中不戴口罩,擦手毛巾随处丢放。有一位将待烘焙和已做好的月饼都放在地上的铁盘中,周围还有其他杂物堆放。
不少月饼包装袋为自封条式封口。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做很难达到密封效果,在贮存和运输环节容易导致月饼受潮发霉。
郭亚萍表示,月饼包装如果漏气,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月饼质量容易劣变,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我们卖的散装月饼,除了日常当点心的‘自来红’外,也都是每个独立密封包装的。”
网络自制月饼还存在制作者健康状况不明的隐忧。按照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记者接触的卖家中,有的有健康证明,但已过一年有效期;有的已经经营了两年,一直就没有办理。
此外,按照月饼国标GB/T1985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等要求,月饼包装标签标识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记者随机购买的几款月饼,虽然包装精美,但都缺少重要标识信息。有卖家表示,符合要求的包装需要专门制作,成本太高,现在都是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购买包装袋和盒子。
食用这类月饼如果出现问题,也很难维权。记者询问多个卖家,购买后如果发现食材不新鲜或是其他质量问题能否退货,得到的回复大都是不能。有购买者吐槽,买来后觉得味道不对,据理力争后被卖家拉黑。
对网售“三无产品”需加强监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所谓的“手工”“私房”月饼其实就是“三无产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但记者联系的多位卖家明确表示,就是自己做自己卖,并没有办理相关的生产经营许可,也没有卫生许可证。有的卖家表示有营业执照,但在要求提供时百般推脱。还有的说自己有资质,但公示在朋友圈的却是某贸易公司内衣品牌的经销资格证书,且授权期限已过期。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是以交易、盈利为目的,并进行批量销售,就是经营行为。食品讲究质量安全,因此商家必须具备经营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资质,否则就涉嫌违法。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表示,按照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平台应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平台还应对其进行审查。
但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卖家并未将产品上架至商品橱窗,仅仅是通过平台引流。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欧阳朝华告诉记者,这种行为是卖家在平台上推广宣传,而非通过平台直接进行销售与交易。没有产品上架,平台本身很难对这些卖家进行资质审核。而且,对于类似的没有实体生产销售场所或生产场所隐蔽的情况,监管部门也很难覆盖到。
业内人士提醒,购买食品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认为工厂化产品添加剂太多,所以选择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私房”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纯天然”“无添加”,现代食品工艺中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同时起到防腐、保鲜等作用,在规定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公众不必谈其色变。
相关链接:
月饼“早产”? 食品标签里,多少糟心事
远离“三无”月饼 警惕“功能”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