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和主旋律国剧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江大河》
在新形势、新政策、新需求、新受众、新审美、新方法的作用下,“主旋律”概念不再具备区划功能,国产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1月,一张“山寨”海报在中文互联网广为流传。
画面正中,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着白宇帆、黄觉和黄轩鼻青眼肿的脸庞,上方的戛纳电影节标志与下方的法语片名,将人们带回12年前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这是一次观众自发的梦幻联动。脱贫攻坚剧《山海情》以一种极致戏谑而浪漫的姿态,打破了所谓“献礼剧”的传播瓶颈。一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观众,为宁夏农村西海固的民生“操碎了心”。
两个月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破圈。陈独秀(于和伟饰)手中的瓜子和鲁迅(曹磊饰)手中的茴香豆,与西海固村民手中的蘑菇合流,成为第一季度中国荧屏最吸睛的道具。
年轻观众更善于在剧集中发现新的乐趣。/《觉醒年代》
与此同时,党史中那些严肃的历史人物、几十年前那群鲜为人知的援建人员和基层干部,重新作为父母、子女、邻居、爱人、同窗和同志,作为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普通人,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奋斗经历也变得真切鲜活,触手可及。
靠“反差萌”破圈的献礼剧
站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双重视角,2021年的特殊性无需赘述。放眼国内电视与视频行业,献礼热潮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继而通过《山海情》与《觉醒年代》的强势出圈全面爆发。
它们的破圈有其必然性。
两个极易被打上“伟光正”固有印象、不被年轻受众关注的蓝本,与剧作的生动叙事、丰满角色、精良制作、走心演绎和内敛营销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反差萌”大幅提升了作品的惊喜值与话题度。
去年年中,黄轩、张嘉益、闫妮三位当红实力派演员,与老牌演员尤勇智、胡明、祖峰以及青年演员黄尧、热依扎、白宇帆、王莎莎等组成的全明星阵容,让《山海情》遭遇第一波争议。
开播前,这部扶贫主题的电视剧并未被看好。/《山海情》
纵使有国剧金字招牌正午阳光背书,人们依然为这个遥远的扶贫故事捏了把汗。然而,恰恰是开播前的严峻形势,将它后来的表现反衬得惊艳无比。
相较《山海情》自立项起便备受瞩目的盛况,《觉醒年代》的前期面貌显得过于低调而神秘,以至于年初的一些大剧盘点一度忽视了它。从筹备到首播的近四年光阴,桃李不言,导演张永新向《新周刊》讲述这段创作故事的时候,该剧已经在三轮播出中下自成蹊。
根据百度指数人群画像,《山海情》的受众集中在20—29岁之间,占比约四成,比全网指数高出近10个百分点;《觉醒年代》的受众也以这一年龄段居多。
而这只是“主旋律剧集赢得年轻观众喜爱”现象的冰山一角。
《觉醒年代》的火爆,说明观众并不是抗拒主旋律,而是抗拒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作为今年第一部出圈的献礼剧,《山海情》的收官成绩近乎登峰造极:豆瓣评分9.4分、腾讯视频播放量破2亿次、3家卫视日平均收视率破1.5%、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近14亿次。
一周后,《觉醒年代》首播,长尾效应绵延半年之久。据FUNJI娱乐整理,2021年2月1日—7月13日,共有38个《觉醒年代》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其中排名最高的为“#觉醒年代yyds#”。
9亿多名中国网民必须承认,《觉醒年代》与“yyds”(永远的神)是互相成就的关系。爆炸性的破圈效应,既让一些不常“冲浪”的60后、70后、80后主创认识了这个缩略词,也让一些远离网络用语的观众记住了它的含义。
鲁迅手中的“不干了”,也被观众二创为聊天表情包。/《觉醒年代》
在主打年轻受众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上搜索两个剧名,获得最多点击的视频播放量各约为926万次、615万次,至今仍有大批用户为它们贡献弹幕;在剧集的微博超话里,基本每天都有人发帖讨论剧情、分享观剧感受或日常打卡。
可以说,《山海情》和《觉醒年代》真正做到了“不在江湖,江湖却一直有它的传说”。
当崇高贴近平凡
“戏的精气神就有了”
《大江大河》《大江大河2》《山海情》助理导演、编剧列那认为,主旋律的创作难点在于怎么接地气,以及怎么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今年3月的“新时代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新生产”学术研讨会上,列那用“真实”“现实”“踏实”总结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经验。真实,即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细节的真实;现实,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踏实,则是全体工作人员应有的创作态度。
我们不妨将这一宗旨延展为:拍生活而非拍传说,“造人”而非“造神”,表情而非煽情,还原而非夸大。正如《山海情》创作团队所强调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取自人民。
生活流的文艺作品,必须从创作上回归生活、反映生活。/《山海情》
列那还指出,影视作品写故事就是写人物:“塑造人物时应尽可能地让虚构的人物真实起来,包括情感演变和矛盾展开,都要符合生活的实际。”人物活动应以服务故事主线为目的,而不是刻意制造戏剧化的冲突,“人为制造的冲突越强烈,编造的痕迹就会越重”。
路遥写过这样一段话:“普通并不代表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的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诚然,无论历史进程多么波澜壮阔,无论国家事件多么石破天惊,它们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受影响者,皆为一个个或留名青史或默默无闻的人。好的创作要让人物有生命力,这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共有职责。
拍摄《山海情》时,黄轩在剧组里戏服不离身,时刻提醒自己“马得福”的身份;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热依扎,从体态和行为上,去观察和模仿一个封闭落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女性形象。
演员的表演是否令人信服,决定了作品能否有感染力。/《山海情》
在列那看来,一些重大主题剧集的故事虽然遥远,但情感是真实的。当剧中人遇到困境时,他们之间的父子情、兄弟情、友情、爱情,也是对我们生活中情感的还原。“这样观众看到的就不仅是剧中的故事,也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真实的生活里,温情、波澜与困境交织。《大江大河2》反映了改革中的阻碍和困难,《山海情》展现了脱贫路上的各种问题,《觉醒年代》聚焦革命者思想流变的艰难历程。
宏大叙事中的细节把控和处理,是主旋律剧集让观众“相信”的另一个关键。列那指出:“细节是否真实、是不是生活中能见到的,道具是不是那个年代的,人物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不是日常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其实也是和观众的一种情感沟通,某一个点打动他了,就能产生共鸣。”
从服装、道具到背景环境,都必须分毫不差地回到背景年代。/《大江大河》
例如服装的设计,导演孔笙的母亲在《大江大河》中发现了自己年轻时常见的衣服样式。当观众情真意切地进入角色所生活的时代,“戏的精气神就有了”。还有道具的使用,《觉醒年代》的中西旅社里,家居、装饰品、生活用品一水儿质感上乘,中西合璧。张永新自豪地说:“那个衣柜、书柜和橱柜的样式,一看就不是廉价的东西。”
这些剧集的成功,也体现在独特的气质上。它们用昂扬向上的基调,让观众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美好和希望,进而向每一个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普通人致敬。
“新时代国剧”崛起之日
在海内外形势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产影视的市场需求、受众结构、观众审美及创作方法皆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党史、经济、乡村、医疗、警检、科技等近两年炙手可热的命题,与革命历史、伟人传记、军旅等长盛不衰的传统题材,一同构成主旋律剧集两大并行不悖的主干。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抗疫、扫黑、维和、航天等细类,与大时代背景下的谍战剧、家庭剧和职场剧,则如同主干上繁茂的枝叶花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种献礼“任务”,创作者本身也会用影像来记录时代,书写历史。列那观察到,创作者对主旋律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不仅仅是作为任务来完成,也不再是高大全套路的歌功颂德之作,而是回归艺术创作本身”。
即使是主角,也会有与人性挣扎的时候。/《山海情》
这些变化在人物书写尤其是历史人物的塑造上表现显著。他们告别了单一扁平的“伟人”形象,暴露了缺点、犹豫、私心乃至偏执,辅以家人、朋友、同僚间的关系刻画,令角色愈加丰满。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总导演傅东育认为:“对于所谓重大题材所涉及的领袖人物也好,英烈也好,我觉得我们的创作一直处在进步当中。”
当“主旋律”成为最具群众基础的影视创作指导思想,或许消解在“润物细无声”之间才是它最体面的终局。正如上海电影评论协会副会长毛尖在接受《文化纵横》采访时所言:“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影视剧更是首当其冲的政治和文化缩微公园,哪个剧可以置身主旋律之外?”
鲁迅说,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与其给这些作品冠一个类似“新主流”的名字,不如大胆宣告:国产剧已走进新时代。
✎作者 | 洞照
✎排版 | 方咏心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