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微信微信名字大全男、微信名字微信两个字…

时间:2023-03-17 18:47:0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姜月伟(苗族)那天我去医院看病,大口罩后面出了一句话。我认识你。我们俩还是微信朋友!我摸着手机用口罩说,真的找到了他的名字。

何时加的微信,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口罩批评我“贵人多忘事”,并将我们一起吃饭的点点滴滴说了出来。我羞愧得满脸通红。人家是医生,巴结都还来不及哩,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现在个个都想百年长寿,这辈子最不敢得罪的就是医生,医生比父母都还重要,我哪是贵人忘事啊,是我情商太低挂不住相。特别是美女,看上去大都一个模子,和人家吃了若干次饭还记不住名字。如果再弄一个没逻辑的像外国人名字那么长的微信名,我更加记不住。因此,我的微信朋友都是备注真名和单位的。尽管如此,见面还是有许多不认识。

微信朋友的兴起,使我这天生自卑不喜欢交际的人,朋友圈子一下就大了。我的微信朋友共1392人,每次发朋友圈后给我点赞和留言的不到一百人,也许有的人早就将我删除了,可我仍旧坚守忠贞。微信朋友大多是素昧平生,是男是女是何方神仙大都未知。所以微信朋友又称微友,从字面上理解,只是分量微小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或全部的朋友。从另一个角度讲,不是长久的朋友是动态的,今天是朋友,看了朋友圈的内容,不对脾气胃口,或者“三观”不同,没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明天就删除就不是朋友了。因志趣与脾性相投你来我往聊来聊去,经过大浪淘沙,最终成了多年未曾见过面的朋友,等到哪一天到了他所在的城市,坐下来一起喝一杯,这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朋友。

与人见面,我不会主动加人家微信。添加人家微信,总感觉有事要麻烦别人。因为我不能帮人家做什么。话说回来,我这快要退休的人,也不需要别人帮我什么。现在的领导都平易近人,加微信基本上不会拒绝,至于他们有没有时间看微信又另当别论,因为一年到头也没看他发朋友圈也不给点赞。一次吃饭,我坐在一位即将退休的领导身边,同桌人踊跃添加这位领导的微信。领导说,我不会搞微信而且眼睛花也看不清微信。说完把手机交给别人操作。最后收回手机时顺便递给我,问道,你加了吗?我只好顺从。想想,领导又不会操作微信,加他的有何意义呢?不添加显得高傲,可加了又是个“僵尸微信”。最不好办的是加了领导的微信就不能删除,把领导的微信删了就犯了大忌,真是“天下本无事,微信来扰之”。

世界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每天的网络世界、微信朋友圈也很热闹,人类生存的文字状态正步入元宇宙的中心。特别是女人,每天都会发朋友圈,大约是吃了什么,穿了什么,都要在朋友圈里晒晒。出门了,旅行了,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发在微信里,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还让微信朋友多为她点赞,为的是让朋友看到她的幸福生活。在我刚当市作协主席那阵,对所有的作协会员要求很严,要大家认真创作,我也千方百计想办法让他们的作品发表到纸媒。很多人对我有意见,说写作就是玩玩呗,又不靠这个吃饭,这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作家,你这么认真干嘛?想想真是这么回事,便改变了主意,重点关注一些创作水平高的,那些水平一般又不求上进的就随他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发“心灵鸡汤”,大家给点个赞。热闹一番,皆大欢喜。一位作者的母亲过世了,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篇悼念母亲的文章,也有无数人点赞。不知是点赞她的文章好还是点赞她母亲死得好?我认为都不是。应该是没看内容就直接点赞。点赞成了当下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一次我发了朋友圈,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解释说他为什么不给点赞,因为他看到我的朋友圈里有他的熟人,给我点了赞又不给别人点,会得罪人的。给谁点了赞没给谁点赞,对谁“青眼”,对谁“白眼”,微信朋友多了反而变成了负担。这微信朋友啊,数目多了人情却淡了,距离近了人心却远了。虽然微信朋友没有醉翁亭中的“觥筹交错,颓然就座,不知日之入”的随性洒脱,但灯火阑珊处等伊人时可以用微信填补时间的寂寞。这时打开朋友的相册,翻开图片、文字,体会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虚拟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在信息交互中拉近了距离,却也无奈地发现带入了其他因素。那些私信于我的,求投个票或者转发一下,我一般都会给面子。顶多是被另一些微友骂“无聊”。这种事又不是天天遇到,过了一段便忘记了我这种“劣迹”。网络本来是一个虚拟世界以娱乐为主,渐渐地转向了世俗化、势利化,“点赞之交”成为一种虚应故事和社交负担。

微信朋友如影相随。不管是落寞时的感叹,或者是意气风发时的美意,或者是忙于事业和家庭的劳顿,还是在无聊时发一个搞笑的图标,都会赢得微信朋友的点赞。证明身边有人记得你,在默默关注着你。一些人还借着微信做起了微商。看到“商”字,一些人就反感。其实,没事时看看他们的信息也算是慰藉,都是一些小东西,比如牙膏、尿不湿、奶瓶、牙签等生活用品,买不买没关系,了解一下行情是可以的。前不久,我花了两百块钱从微商那里买了一个厨房放盆子的旋转架,使厨房节省了不少空间而且用起来方便,不仅给生活带来了方便,还体会到微商购物的乐趣。微商是怎么成为我的微信朋友的我不得而知,我想,如果我把他们删除了,他们照样会锲而不舍地坚持着他们的事业。其实,把他们留在微信朋友里也没有什么不好。

以前和朋友告别时,基本上是握手、挥手再见,现在是加微信,加微信与握手一样已成为了一种礼仪。有句老话叫“用着了朝前,用不着朝后”。这本是指斥批评那些势利而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和处世哲学的,但是今天把它运用于对待微信朋友,则是一种再恰当不过的态度。而今的手机成为“人体器官”,无论工作、生活和学习,都不能离开它,都是“用着了朝前”。三人行必有我师。朋友圈里各行各业都有人。发个朋友圈问个事,回答的蜂拥而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活着是自己的事,没必要费心劳力去交那么多朋友,但很多事又一个人无法完成的,还得靠朋友帮忙。比如,家里老人去世什么的,不可能一个人把死人从家里扛出去,这时肯定靠的是朋友。按理说,作为朋友应该对你的喜好、“三观”、奋斗历程都很了解。可微信朋友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大都只是名义上的朋友,很多时候“相逢成陌路,见面不识君”。

生活中,不管是什么身份,不管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各人都有各人的朋友,在各自的朋友圈里互动着,乐呵着,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不管怎么说,这微信朋友注定是要存在下去的,除非有了更先进更时兴更便利的电子产品替代了它。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改变了我对“朋友”的认知。

江月卫,男,苗族,湖南新晃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少数民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小说学会理事,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怀化市作家协会主席,怀化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入选湖南省“三百文艺人才工程”,先后在《民族文学》《清明》《湘江评论》《绿洲》《湖南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三十余部。在《散文百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时晚报》《瞭望东方周刊》《湖南日报》等发表散文六十余万字。

出版散文随笔集《圈内圈外》《风雅湘西》及长篇小说《御用文人》《女大学生村官》《回不去的故乡》《守望》及学术专著《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等。《守望》获湖南省作协“梦园2020”文学征文三等奖并被改编为电影拍摄。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