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森的,海拔近800米的南川区石潭镇石蛾村,雾气弥漫,山村云笼罩着雾气,风景另有别。
穿过层层迷雾,记者来到石蛾村一组监测户张先武家里。他身材不高,圆脸,戴着眼镜,头发有些发黄,“进屋坐吧。”他把记者让进家里。
家中就他和72岁的母亲聂庆碧两人。
“其他人呢?”记者不禁问道。
“父亲过世了,老婆离婚了,女儿生了那个病后一直住在亲戚家。”说起家里的情况,张先武扶了扶眼镜,神色有些落寞。
听起来,这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如今却成了镇上14户监测户之一,是何原因?
“说来话长。”张先武聊起了让他有些痛苦的回忆。
那是2021年11月,本在新疆做建筑工的张先武接到女儿张艺的电话:“爸,我总觉得喉咙有个东西堵着,但又没有感冒,你觉得我要去检查一下吗?”
此时,女儿刚从幼师专业毕业,在两江新区一所幼儿园刚工作两个月,正是前程似锦的时候,而且家里也没人有重病史,张先武自然没有往深了想,“你觉得不舒服就去检查一下吧。”
第二天结果就出来了:淋巴癌,早期。
张先武只觉得五雷轰顶,眼前的世界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他赶紧辞了工作往家里赶。
“那段时间,我妈眼睛都快哭瞎了,但我不能倒,一方面要照顾老人家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在女儿面前坚强起来,给她信心。”他告诉记者。
医院的治疗方案很快下来了,包括12次化疗,为期一个月的放疗,以及手术和术后复查。
每一个疗程,都是对这个家庭的重重一击:对女儿来说,化疗时身体上的疼痛简直难以忍受;对张先武来说,女儿的痛苦让他心如刀绞,而且,还有长长的账单要付。
“每个月两次化疗,光是药费就是9000多元,还不谈其它费用。后面复查需要做的检查,每次又是7000多元,全自费,不能报销。”沉重的负担,很快将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拖入深渊。无奈之下,张先武只能向亲戚开口,向银行借款,并主动向村支书曾德桥汇报了家里的情况。
“别慌,你这属于突发特殊困难,村里核实后就往上面报,政府不会不管的。”曾德桥安慰他。
去年6月,经过自主申请、入户核实、村级评议(公示)、乡镇联合审核、区县审定等步骤,张先武一家被纳入监测对象。
“从去年7月开始,给我们一家3口解决了低保,每个月有950元。给我妈安排了一个非全日制的公益性岗位,主要是清扫保洁,每个月336元。此外吃上低保后,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一些,前前后后大概报了两万多元吧。”张先武介绍,“隔三差五,逢年过节,村里也会来关心我们,看我们有什么困难。”
有了监测和帮扶,张先武觉得总算稳定了一些,更让他宽慰的是女儿的手术很成功,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复查也从一个月一次变成了3个月一次,“之后没有特殊情况,会变成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医生说只要坚持3年没有新问题,就算过了这一关。”
1月5日,没有去工业园区上班的张先武在家里喂鸡喂鸭。记者 颜安 摄
张先武又重新开始工作了,镇上的社保办介绍他到南川工业园区做建筑工,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有四五千元。不去干活的时候,他就把家里的两亩地刨出来,种上了蔬菜,还喂了鸡鸭,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节奏。
1月5日,随着女儿的病情逐渐稳定,一家人的心情也逐渐好转,笑容重新绽放在了脸上。记者 颜安 摄
尽管女儿的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但一家人临近过年的心情和去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距离兔年春节还有半个月,张先武早已计划好了,“等女儿回家后,我多买点鞭炮炸一下,预祝一家人在兔年顺顺利利、整整齐齐!”说这话时,阳光透过云雾洒进了小院,驱散了他眼里的灰暗,重新照亮了生活。
主编:邹密
编辑:何旭
审核: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