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编一年级上册
A.文海
这是“兔子”第一次见到儿童。
甲骨文的“兔”简直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兔。课本12页插图
b.《小兔子乖乖》
这首经典儿歌,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儿歌故事性、表演性和教育性兼备,安排在“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可以有效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同时教育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小兔子乖乖》前两段
c.《轻轻跳》
这是穿插在拼音学习中的一首儿歌。整首儿歌押“ao”韵,读起来响亮有趣。
儿歌中使用“疼”“不跟你们好”等词,具有明显的拟人手法,将儿歌中的形象人格化,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
这首儿歌同时还兼具环境教育的作用。
《轻轻跳》
d.《小白兔》
这是穿插在拼音学习中的一首儿歌。整首儿歌押“ao”韵,读起来响亮有趣。
儿歌中使用“穿”“笑”等词,具有明显的拟人手法,将小白兔人格化,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
从内容上,将兔子的特征悉数展示出来,让孩子知道了兔子最明显的5个特点。
一年级上册《小白兔》
e.小兔插图
《学习园地》里的小兔插图
f.《比尾巴》
《比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知识性短文。文章介绍了6种动物各具特色的尾巴。用问答的形式、重复的句式把这几种动物介绍给孩子。
第一二小节,用猴子的尾巴和兔子的尾巴做对比,让孩子认识三种尾巴的同时,还记住了“长”和“短”这一对反义词。
《比尾巴》部分
g.《小兔运南瓜》
这是一个口语交际,即看图说话。
但有意思的是,编者将第二幅图空了出来,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补充出小兔子把南瓜运回来的过程,并让孩子们说出来。
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训练孩子们发散思维的能力。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运南瓜的方法必定不止一种,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听和说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2.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a.《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白兔和燕子、金鱼、蚂蚁的对话,介绍了雷雨前的气象变化,对孩子有较强的科普意义。
《要下雨了》插图1
《要下雨了》插图2
《要下雨了》插图3
b.《小猴子下山》
在《小猴子下山》中,小兔子成了一个配角。
c.《咕咚》
《咕咚》讲述的是兔子被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吓到,一路逃跑并告诉其他动物“咕咚来了”,最后在野牛的带领下,知道“咕咚”就是从树上落下的木瓜。
故事情节重复,符合儿童心理。
故事以兔子做主角,也含有对兔子胆小这一特点的映射。
故事富有教育性,谣言止于智者,或许是这个童话的终极含义。
在各种资讯满天飞的时代,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
《咕咚》插图
《咕咚》插图
d.《小熊住山洞》
在这个故事里,兔子纯粹成了一个边沿化角色,仅在最后一幅插图中出现。
《小熊住山洞》
3.部编版二年级
a.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有趣的动物》
b.《雪孩子》
兔妈妈给小兔堆了一个雪孩子做玩伴。
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水。
这是一个悲情的童话故事。勇敢的雪孩子救出了好朋友,却牺牲了自己。
通过故事,孩子增长了知识:雪遇热会变成水;也成长了情感:好好对待朋友;如果深挖,还能找到邻里互助:小动物们帮忙救火;甚至安全教育:小兔睡觉,把火烧得旺旺的,这是很不安全的。
《雪孩子》插图
c.《狐假虎威》
这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故事。
兔子在故事中,是一个小小的配角。
《狐假虎威》插图
d.《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小白兔、山羊、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耳朵都是是竖着的,大象被大家一说,总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就用竹竿把耳朵竖起来,可是却老是有虫子跑进耳朵。
大象终于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要明白“我是我”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被别人的评价左右,忘记了“我”,迷失了“我”。
《大象的耳朵》插图
e.《青蛙卖泥塘》
青蛙在小伙伴的建议下,把一个破败的泥塘变成一个有花有树、有房有路的美好地方。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存的环境·······
《青蛙卖泥塘》课文片段
f.《祖先的摇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首诗歌把原始森林比作祖先的摇篮,比喻新奇,富有情趣。
《祖先的摇篮》插图
4.部编版中高年级
三下《守株待兔》
这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小古文。这个故事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了。
《守株待兔》插图
5.人教版一年级
《小白兔和小灰兔》
这是一篇经典的故事。几十年前的语文课本上,就有这个故事了。
还记得读小学时,老师拿着几幅彩色印刷的教学挂图,一幅一幅展示在黑板上。
后来去老师家,发现她家的墙壁全是用过的教学挂图裱的,房间的几面墙简直就是一个又一个故事,很是羡慕。
现在还依稀记得,挂图上,小灰兔拉着的车是小木船一样的造型,下面有轮子。
小白兔那句“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堪称经典,一直铭记不忘。
《小白兔和小灰兔》插图
你还知道哪些课本上出现过的关于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