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昆明日报-掌上电脑春城
掌上春城新闻“好”昆明是什么?“好”是昆明方言,舒适度、安逸、八百多万昆明人心中可能有八百多万种答案。
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将这些答案凝结成书——《昆明》海外版。12月24日,《昆明》海外版读书分享会在昆明广播电视台举行,邀请了书中53名主角中的5名代表现场分享自己的春城故事,讲述什么是他们心中的“好在”昆明。昆明哪里最“好在”?在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秘书长李羿心中,滇池就是昆明最舒适的地方。“亲近滇池,是刻在昆明人灵魂里的特质。”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到滇池边走走是李羿从小就喜欢的休闲方式。长大后,他成为一名滇池保护专业人员,通过科普教育继续把保护滇池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们。李羿分享的主题《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玩家》收录在《昆明》海外版第一篇章,这个章节还讲述了观鸟爱好者陈梅、探险家金飞豹、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孝濂等人的故事,用生动的故事诠释“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内涵。
“好在”昆明,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王仲朗心中,是他的科研主角——茶花。作为昆明市市花,茶花是祥瑞与喜庆的象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榨油、护肤等实用价值。王仲朗与茶花的故事,记录在《昆明》海外版第二篇章《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百科全书》中,与“杨月季”品牌创始人杨玉勇、篆新农贸市场云南野生菌卖家李向梅等人的故事一起,讲述什么是“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为什么选择这座城市?美国人谢飞认为因为这里美好的生活。“我注意到很多外国人选择留在昆明,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融入这里的生活,这也是昆明独特的地方。”谢飞是昆明当代美术馆副馆长,以美术为媒介,他在昆明感受到艺术、历史、人文的交融。“这里的艺术形式很独特,例如有的艺术家抓住昆明阳光明媚的特征,打造了阳光元素的艺术形式;有的艺术家在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让云南画派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谢飞还喜欢昆明悠久的历史,他经常在老街巷感受历史的厚重,喝一杯茶,仿佛与数十年前西南联大的大师们展开交流。谢飞的分享主题为《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也是《昆明》海外版第三篇章的题目。
当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身上挂满民族乐器、吟唱着独特民族歌曲的非遗传承人罗凤学走上舞台,整场分享会增添了一分欢乐与神秘。他从身上逐一摘下乐器开始演奏,这些来自苗族、普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乐器声响彻现场,或悠扬、或欢快,让人真切体会到多彩昆明的丰富与灵动。更多关于少数民族的风情与文化,收录在《昆明》海外版的第四篇章《多彩昆明》,用文字、手绘、图片,把更多罗凤学的故事传承下去。
“你最喜欢昆明的什么?”“温度。”这是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与学生的一问一答,这个答案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昆明——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作为一名博物馆人,樊海涛分享了关于青铜器保护与传承的故事,他认为青铜器记载了昆明的历史,即使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或者还不认识字的孩子,也能在观赏青铜器时看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更多关于昆明历史的故事,收录在《昆明》海外版第五篇章《每个人都能捡起一块历史的石子》中。
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群作为读者之一,在听完嘉宾的讲述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昆明》海外版就像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昆明的多姿多彩,也希望更多生活在昆明的人关注昆明、爱上昆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昆明故事,传播城市形象。
为何编撰这本书?昆明市外事办公室主任、《昆明》海外版主编张晓明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他认为,在外事交往中需要一个“友好”的见面礼,向国际友人展现一个感性的、有趣的、温暖的昆明,而住在这座城市的普通人就是最好的讲述者。因此,他们精心选择了53位不同行业的居民作为本书的主角,用居民的声音描绘出昆明的色调,最终呈现出包含“调性、温暖、生动、烟火气、灿烂的笑容”的昆明关键词。书本高雅的色彩、手绘的插图、立体的设计,无一不体现着编撰团队的用心。这本有趣的书,下一步将在昆明市各大重要活动中宣传推广,与更多市民见面。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宇虹
责编:杨芮
编审:周健军
终审:钱红兵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