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增派核酸取样小组支援取样工作。
次日凌晨4点半左右,197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出发,前往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1月28日凌晨5点多,增援的医护人员抵达目的地,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对接后,陆续有序开展工作。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一名针灸推拿科的医生,他主攻的临床方向是中医美容,今天却有了新的身份。 作为门诊支部的支部书记,每次科室应急梯队报名中,石焱永远都是第一个。这次,他又一次“秒回”。科主任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好的,就你!”
他说,我被任命为组长之一,我又紧张又兴奋。
临行前的深夜最是难眠。石焱仔细梳理了自己次日的病人,通过微信、电话一一通知到位,生怕因为自己的一个疏忽让病人白跑一趟。“明天据说要下雪的,天冷路滑,不能给他们带来麻烦。”
病人都安排妥当后已经十点多了。石焱打开电脑,整理出自己文件夹中的防疫笔记,再次反复温习。
虽然在平时反复的培训中,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作为一名第一次“出征”的抗疫“新兵”和组长之一,他还是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和重担他说。“一旦进入采集现场就等于进入了‘战场’,不仅要确保采样的准确性,还要做好充分的自我防护。”他说,“我需要负责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还有我的组员们。”
结合同事们的“实战经验”,石焱逐个罗列出第二天采样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现场的人员调度、物资调配等等,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直到次日凌晨1点,他才“收摊”上床,强迫自己睡一会儿,养精蓄锐应对第二天的“硬仗”。 凌晨3点半, 闹钟响起,石焱立即起床出门赶往医院,脚上穿着一双在南方几乎见不到的大棉靴。“这是我们东北老家最冷的时候才会穿的鞋,我爸怕我冻着了,昨晚翻箱倒柜找出来了。”他开玩笑,“没想到在杭州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