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带水稻网名,带月的网名?

时间:2023-03-14 05:51:3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稻花香中说丰收。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真的。在梦里,考前的杂交水稻比高粱还大。穗和扫帚一样长。庄稼和花生一样大。

同事们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高兴极了。”

这个梦,被袁隆平赋予了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禾下乘凉梦。

全球水稻面积22.5亿亩,平均亩产361公斤:

  • 印度平均亩产200多公斤。
  • 日本搞得很好,亩产达到450公斤。
  • 中国平均亩产500公斤(2013年数据)

在中国,每年杂交水稻的增产,能够多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的总人口。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稻田采用杂交水稻,能够多养活4-5亿人。

这个梦,被袁老称为“覆盖全球梦”。他没有真实做过,却付出了毕生的行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

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从公元前206年~1936年,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大的水灾达1037次,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旱灾1300多次,旱涝几乎时常同时出现。

伴随天灾降临的,往往是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这就意味着人民的饥饿和死亡。“易子而食”,是历史上真真切切时常发生的事件。

究其原因,当然能从多个维度来解释,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农业产量低下,抗风险能力薄弱。

从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来看:

  • 汉代为 132 公斤
  • 唐朝为 167 公斤
  • 宋代为 154.5 公斤
  • 元代为 169 公斤
  • 明代为 173 公斤
  • 清代为 183.5 公斤

(参考: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

作为最高产量的清朝,仅比两千年前的汉朝,多产粮食50公斤,可人口却多了将近5倍。

人口多,产量低,靠天吃饭,没有余粮。这样的条件,百姓怎经得起天灾人祸的侵袭。

从某种意义说,一部华夏史,就是一部百姓的饥荒史。哪次朝代更替,不是哀鸿遍野?

国之命脉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危机依然困扰着饱经沧桑的人们。三年自然灾害,恐怕仍有许多人记忆犹新吧。

民以食为天,解决不好粮食问题,复兴梦终究只能是一场梦。

不知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总之,袁隆平先生的横空出世,改写了华夏复兴的奋斗历史。

1960年,而立之年的袁隆平,在担任学校教员期间,意外地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被他称为“鹤立鸡群”的植株。

这一发现,也结下了他以“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的宏伟誓言,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1976年,袁隆平首次获得成功,第一批杂交水稻将当时亩产提高了20%。

此后的岁月中,袁老一发不可收,

  • 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
  • 亩产800公斤
  • 900公斤

可他并不满足,他要创造亩产1000公斤的神话。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袁隆平团队研究的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1500公斤。

90岁的袁隆平说:“3000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仅仅是“近了”,梦想无止境呵。

我有定海针

袁老有句名言:“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绊倒一个大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金玉良言。

粮食是一种商品,但更是国家的命脉,稍有松懈,就要被卡脖子。

例如2013年:美国前十大种业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到了70%;中国前十大种业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仅有10%,在全球仅占0.8%。

假如我们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的话,意味着什么?

这可不是多花点外汇的事情,对于人口大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可能大家都还记得,美国断供芯片,使华为公司陷于困境。这件事情,曾让我们举国愤慨。

但假如我们依赖的不是芯片,而是粮食呢?不知道到时我们还有没有力气用来愤慨?

万幸,我国在每年耕地减少百万亩的情况下,年年粮食增产,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这才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定海神针。

感谢毕生奉献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被誉为“中国第五大文明”,当之无愧。

走好

曾经有人误以为袁隆平要买奔驰车,从而在网上忿忿不平。

我说,收起狭隘的嘴脸吧,以物质论袁老,究竟是在羞辱谁?

共和国的史册上,应当为袁老树碑、立传!百世流芳。

因为,共和国的苍穹下,有袁隆平坚挺的脊梁。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