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放音乐、吵闹、辱骂,到“网络爆破手”闯入网络教室,扰乱教室秩序的“固定爆破”随之而来。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10月28日,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历史教师刘女士上完网课后在家中猝死。刘女士的女儿王燕(化名)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录屏视频显示,当时刘女士正在为学生讲解试卷,突然有人播放音乐,并使用投屏功能打字称“你瞅啥?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室号”,后有多人陆续加入网课会议室,辱骂老师、播放音乐、投屏打字,刘老师多次制止后,仍不断干扰课堂。王燕告诉新京报记者,部分加入会议室的账号使用了相同的名称和头像,干扰课堂时所说内容也有相似之处,”像是有组织的捣乱行为。”
新郑市刘老师生前最后一堂网课的录屏截图,当时“爆破手”正在用投屏功能打字谩骂。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部分社交平台上有一些网友以“网课入侵”“网课爆破”的名义收集腾讯会议、钉钉等网络会议应用的网课会议室号,在网课开始时入侵并进行“爆破”。甚至有人建起“网课爆破”群,群内有成员发来网课链接后,其他成员进入会议室“爆破”。
律师表示,“网课爆破手”们在社交平台评论区搜集网课会议室号码用以入侵或者加入他人特定的会议、课堂,本身就是违规的,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如果在网课中辱骂教师、传播淫秽图片,还可能涉嫌违法。
“网课爆破”现象依然存在, 有人因“好玩”公开网课会议室号和密码
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网课入侵”现象并非首例,早在今年9月就有网友爆料称,网络上出现了一批“网课爆破手”,他们经常带着怪异的头像组团涌入他人的网课,在老师上课期间进行辱骂、嘲讽,甚至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干扰正常的课程进度。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入侵,老师们不得不频繁更换上课平台,甚至停课。
天津市某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老师李丽(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9月初自己上网课时,就曾遭遇一次“网课爆破”,当时她正组织学生在腾讯会议中上班会课,用屏幕共享播放幻灯片,突然有人用标注功能在幻灯片上乱涂乱画,满屏都是看不懂的符号。随后有不明身份的闯入者对李女士进行辱骂,“骂得特别难听,特别不堪入耳,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听到过那么多脏话。”
李丽回忆,两三个闯入者涂画幻灯片、辱骂老师后,她试图禁言、踢出,但“还没能把鼠标移到那些人身上,对方就突然退了出去,过了几秒再加入会议室骂人,反反复复进出好几次。”多次尝试踢出无果后,李丽只能暂时结束了班会课,重新设置会议室密码后才恢复上课,“当时很震惊,也很心寒。”
11月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在多个主流社交平台上以“网课”“爆破”为关键词检索后发现,虽然一些社交平台已对相关关键词做了屏蔽和提醒,但在不少讨论网课入侵的视频评论区下,仍有“发号”“专业爆破”等留言。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留言下,提供网课会议室链接、密码的跟帖并不少。
“网课爆破”的组织者将QQ群二维码放置在社交平台的视频中。手机截图。
河北初三学生杨青(化名)就是其中之一,11月2日,受当地疫情影响,他学校的课程从线下转为线上,每天老师会在班级微信群中公布网课会议室号,他们根据会议室号进入网课。当天下午他在上物理课时,几位名叫“牛马鲁班”“牛马吕布”“神秘人(你找不到我)”的陌生人闯了进来。
据其提供的录屏视频显示,上课期间,几名陌生人一边用污秽语言调戏老师与女学生,一边播放刺耳的音乐,老师的讲课内容难以听清。“不停地放猪猪侠和梦泪(一名电子竞技选手)的歌,最终物理课被迫停止了”,杨青说。
杨青提供的视频显示,一名为神秘人(你找不到我)的陌生人在进入网课后不断骚扰课堂秩序。视频截图
网课被打断,杨青却表示当天的“网课爆破”事件中,由于他上课时没有关掉自己的麦克风,被老师发现后误以为是他在“捣鬼”。受到委屈后,他想到了报复,打算也去找“网课爆破手”干扰课堂。“我本来不想搞的,但老师非说是我弄的,气死我了。”
新京报记者发现,学生请“爆破手”入侵课堂的动机多样。在社交平台上提供网课会议室号及密码的网友普遍表示,自己请人“爆破”的原因更多是不愿意上网课,有人表示自己想放几天假,希望爆破手去钉钉里“放首音乐”。
此外,也有人“爆破”网课只是为了恶作剧,“单纯觉得好玩”。李丽就表示,遭遇“网课入侵”后,她试图在班级群里找出把会议室链接分享出去的学生,“因为小学生心思还比较单纯,我就在班里说我已经知道是谁做的了,很快就有一位同学下课后找到我承认错误。”据这位同学的说法,她因不想上网课,图好玩,便把网课会议室链接放在了抖音上,求人“帮忙爆破”。
“爆破手”通过评论和群聊联系,大多免费接单
11月2日晚,新京报记者以需要“爆破网课”的理由联系上一位自称“爆破手”的网友,但对方表示自己在看到刘女士猝死的新闻后不敢“顶风作案”了。被问及以往“爆破”网课是否收费时,对方予以否认,并表示自己爆破网课单纯是因为“好玩”。
记者询问多人发现,在社交平台收集会议室号的网友大多出于娱乐目的入侵网课,少有收费现象,甚至有人在评论区中写下“专业,免费”“发会议密码免费爆破”等留言。
11月3日,新京报记者通过一名网友分享的二维码进入一名为“网课爆破”的QQ群。群内共有11人,有人会将收集到的会议室号发到群内,会议室号发送的频率不高,但每次都会有人敢去“爆破”。记者根据群里发布的会议室号进入会议,发现都是正在进行的网课。
据记者观察,群内部分“爆破手”还是学生,有人称自己“每晚六点以后可以接单,因为晚自习可以玩手机”,也有人称“最近考试,不接单了”。
3日中午12时10分,新京报记者创建了一间腾讯会议会议室,并将会议链接发至上述“网课爆破”群中,称“老师12点还不下课,求爆破”。三分钟后,一个名为“梦泪”的用户加入了会议室,开麦辱骂“老师我xx妈,你说你xx说”,随后退出会议室。数秒后,这位名为“梦泪”的用户再次进入会议室并开麦辱骂。5分钟的时间里,该用户反复进入会议室5次,每次只有几秒时间,开麦辱骂后再退出。此间,还有另一个陌生用户也持续在会议聊天区打字刷屏,发送多组乱序的数字。
12时16分,一名昵称里注明“专业入侵”的用户在QQ群中回复记者,称“爆破成(功)”。
11月3日中午,在新京报记者的会议室内“爆破”成功后,参与“爆破”的人立即上群内反馈“爆破成”。手机截图
除了免费爆破,记者还发现,社交平台中也有少数用户声称可以收费入侵网课,在评论区留下“专业爆破,9.9元一次”“发会议室号,每单都接”等招揽信息。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破手”曾透露,社交平台上存在着一些付费“爆破”项目,类似辱骂老师这类行为几乎都是付费的,“而且入侵手段都特别过分。”
入侵网课技术门槛低,多平台已出台“防破”手段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腾讯会议和钉钉两个主流网课平台上,入侵网课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如果教师未对会议室进行特殊设置,“爆破手”只需要拿到学生分享的会议室链接和密码,便可以直接进入会议室。即使开启了需要申请入会的设置, “爆破手”仍然可以把姓名改成班级内同学的真实姓名,再向老师提出申请,蒙混进入。
今年9月,腾讯会议曾发布《共同关注!在线课堂“防破”指南》一文,文中提到多种通过设置防止闯入者进入会议的方法,比如会前可以设置会议密码+开启等候室、开启会议报名模式、使用微信特邀会议,会中老师可以管理学生共享屏幕、批注、发言及其他协作权限等。
11月3日,钉钉在线客服回应新京报记者,面对“网课入侵”的情况,教师可以启用“仅会议主持人可以邀请”的设置,批量邀请学生进入课堂,如果有闯入者蒙混进入,也可以先将闯入者踢出会议,再锁定会议,进行“仅会议主持人可以邀请”的设置。
教师李丽告诉新京报记者,9月她身边有很多老师相继遭遇了“网课入侵”,她所在的学校注意到相关问题后,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教师如何使用“等候室”、“会议落锁”等功能防止外来者的闯入。现在,李丽上网课时会先设置会议室密码,启用“等候室”,等学生进入等候室后再将学生逐个拉进课堂,后再将会议室“落锁”,“使用了这种方法后,没有再遇到过之前那样的情况。”但同时李丽也注意到,学校里还是有很多年纪大的老师不会操作这样的方法。
另一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教师称,现有的“防破”方法虽然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外来者进入,但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复杂,很多不是特别擅长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师“弄不明白”。而像“管理学生发言”这样的功能,需要根据课堂的不同情况随时打开/关闭,比如讨论环节需要开放学生的发言权限,授课环节又需要关闭,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忘记,也会影响到上课效率。
网课入侵或涉嫌违法,专家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防破”技术保障
教师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入侵”?学校可以提供哪些保障?“网络爆破”是否违法?针对这些问题,11月3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专家和律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线教学增加了网课平台这一技术环节,的确会带来一些不可控因素。在网课上,学生的情感、态度缺乏及时的反馈渠道,教师往往很难把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对课堂有不满的态度,从而引发“网课入侵”等现象。
他建议,教师应该根据网课的技术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线上上课的纪律,和学生强调不能随意分享会议室链接等要求。学校也要为上网课的教师做好技术保障,可以设立专职技术人员,随时解答教师的技术困惑,帮助教师利用网课教学平台的功能防止闯入者进入课堂。此外,上网课时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协作,让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管,及时与孩子沟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网课入侵”破坏了课堂秩序,干扰了教师正常授课,这首先是法律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已经发生的网络入侵案件,并对社交平台上的相关小组进行屏蔽。网课平台方,也需要加强管理。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中的教育问题。“一方面老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强调线上教学的纪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课,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提供帮助教师熟练使用网课教学平台的服务,培训教师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此外,还要关注到‘网课入侵’背后学生对网课普遍的不满情绪,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逐步恢复线下教学。”
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课 图/IC PHOTO
在法理层面,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新京报记者,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严重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属于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较重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此外,“网络空间”属于“公共场所”,在网络空间侮辱老师,扰乱教学秩序,属于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话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在网课上散播淫秽色情图片、视频还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付建表示,由于案件中极可能涉及未成年人,一般免受处罚。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或发现未成年人发生类似不良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以及学校等部门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
除了求“爆破”的学生、“爆破手”,以及校方外,提供网络会议室服务的平台方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指出,他认为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方作为提供网络空间平台的载体,应当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不被入侵性,如因平台方的技术原因或者未能及时屏蔽、断开连接等,导致入侵者对使用者造成不当影响的,承担监管不严的过错责任。
记者 史航 慕宏举
编辑 杨海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