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群怎样是红色名字〉qq怎样设置红色名字!

时间:2023-03-05 00:22: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湖北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20世纪50年代发现。

考古工作者对石家河遗址持续近70年的科学考古,一步步深化了对于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认知。

石家河遗址在文明的脉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集将对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让我们跟随考古学家走进这座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史前遗址。

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研究,考古工作者初步勾勒出石家河遗址的时空框架,将其分为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文化持续引领与辐射、融入中原文明三期。

第一期是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期,经历了距今约5900至4800年的缓慢发展,建成了中心聚落谭家岭城,故也称谭家岭城时期。

第二期为石家河文化的强盛期,是引领与辐射长江中游的重要时期,以石家河城的建成为标志,也称石家河城时期。

第三期又被称为肖家屋脊文化时期,距今约4200至3800年,这时石家河古城已经不再使用。

“石家河遗址是一个面积很大,规格也很高,持续时间很长的一个都邑性的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从距今约5900年到3800年,跨越约2100年,它一直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城。距今约5900年至5000年的谭家岭城,有26万平方米,是当时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距今约5000年至4200年,120多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仍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到距今约4200年后,依然是这个时期的中心。”方勤说,所以石家河遗址变迁更迭的过程,持续见证了长江中下游的文明进程,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探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家河古城遗址

石家河遗址考古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对罗家柏岭等地进行第一次发掘,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被称为“中华第一凤”的石家河玉器——团凤,就是在这里发现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成果是确认了石家河城的存在,这是石家河考古的一个飞跃。

石家河古城的西城墙和南城墙

第三阶段从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始至今。尤其是2014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者对石家河遗址群及外围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发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家岭高等级玉殓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要遗址区。“这些发现,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群的宏观结构与组织分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一步揭示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方勤说。

石家河古城南城墙及三房湾遗址

三房湾遗址里的红陶杯

除了规模巨大的城址、神秘的祭祀遗址外,石家河出土的精美玉器,更是见证了石家河文明的辉煌。

大量精美玉器的发现,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玉器的神人图案以及玉牙璋的出现,说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夏纪年,逐步融于中原文明的怀抱。

“石家河玉器的獠牙、纵目、大耳朵等造型,其实跟三星堆很接近的,所包含的内涵和三星堆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方勤认为,石家河玉器一定是文化交流的结果。那是一个进入了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的时代,永远不要低估古人的交流、交融的能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从未间断的密码是什么?就是交流。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方勤说,石家河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追寻长江中游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实证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出品人:孙志平 唐卫彬

监制:张平锋 李鹏翔

制片人:李杰 梁建强

统筹:王健 张旭东

主持人:喻珮

记者:余国庆 喻珮 饶饶 方亚东 潘志伟

编辑:孙彪

包装:夏勇

海报:杨震男

书法:胡石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湖北分社

联合制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