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的青城历史斋月青城历史妖载今天
将军官儿门前的新华大道西北向公主部方向跑去,当年将军官厅的建伟将军不是走这条路去见公主吗?
清水原省将军官厅是凤冈代理,位于锦湖湖特市西北的清高轮阁政务部是天皇贵区。
两者相结合,使清廷完成并加强了对蒙古的控制,造就了清朝北部边疆200多年来安定团结、民族融合、休养生息的良好政治局面。那么清固伦恪靖公主府会有怎样的故事?固伦恪靖公主府文保牌
公主府是呼市新城区除将军衙署外有一个近300年的古建筑,而且也跟将军衙署类似,都是天潢贵胄居住于此,公主府和将军衙署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17世纪末的清朝北部边疆并不太平。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孙布尔尼叛乱,经两个月平叛,经此一役,蒙古王公全部归顺清朝,清朝在漠南蒙古统治根本确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军掠侵喀尔喀,喀尔喀部大败,从漠北草原南下寻求清廷庇护。清廷发送归化城的仓米让他们食用,又遣送一部分人到张家口谋生。这些措施深得喀尔喀部“民心”,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就出现了“喀尔喀部全部内附”的局面。
噶尔丹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为了加强对蒙古的控制,维护边疆稳定,康熙帝将其妹静宜公主嫁给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长子葛勒旦多尔济,因公主酷爱归化城一带风光,乃建府于此。三十六年,康熙帝又将六女恪靖公主嫁给葛勒旦多尔济前妻所生长子敦多布多尔济,后迁府于此。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复将多尔衮之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嫁给恪靖公主长子根札布多尔济,其后裔遂世居于此。满蒙联姻是清政府巩固西北方统治的国策,因而不断有公主远嫁。公主府按皇族品级营造,占地40余公顷,院落五重,殿堂三进。寝殿两面建花园、马场,其后为禁卫房和园林,园林内池、山、楼、塔诸景齐备。民国时,公主府几经改建,但主体建筑尚保存完好。
公主府
公主府于1706年以后建成,公主与额附在经历了清水河厅(今清水河县)暂住、康熙赐住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之后,就迁入了公主府居住,因此民间至今流传着“公主三迁”的故事。
公主府
公主府是一座四进五重的宫殿式建筑群落。据我国满学专家金启孮教授所著的《清代蒙古史札记》中叙述:“(公主府)府邸初建时,四周圈地东至麻花板,西至水泉村,北至跑马厂”,可见规模之宏大。历经战乱与破坏,公主府已没有了那么大的规模,但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看,还依稀可以看到公主府300年前繁华与兴盛的影子。康熙帝疼爱女儿, 下旨把归化城一带最好的水地,即号称四村水地(即现在的赛罕区美岱、太平村、新庄子、黑砂图)的1.7万亩灌溉大黑河水的膏腴之地圈给了六公主作为庄园,又将东到麻花板,西至水泉村,北达武川的马场约3万顷划为公主的牧场。甚至将“大黑河水应首先满足公主府土地的灌溉”的圣旨刻在石碑上,让众人知晓。
公主府
公主府的照壁下有砖柱48根。据当地老人相传,这意在镇压当时的内蒙古48家王爷而设立。满蒙联姻虽是国策,但是强悍的蒙古人始终是满洲人的心腹之患,近300年的相爱相杀谱写了草原儿女的悲欢离合。
公主府
由照壁向北,通过一片平坦的广场,就见一对汉白玉大石狮雄踞府门两侧,东为雄性西为雌性,相互对望,神态威严。朱红色的府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偏门。据介绍,在过去府门是不常开的,一般走偏门,除非公主或有高官显贵出入。
公主府
进得门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第一进院,正面有前殿三间,应是“轿厅”,当年用来存放公主大轿。通过月门可进入东、西跨院。两个跨院各有正房五间,是府内办事人员所居住的地方。
进入第二进院,正面是五间较前殿更为高大、壮观的大殿,被称做“议事厅”,是公主当年接待宾客的所在。东、西各有配殿两间。
公主府
到了第三进院落。进院前,两边各开有一个侧门,是供下人出入用的。而公主进院是不走这两个门的。她要从院前左右的“满月门”先进去,然后经过一个风格独特的仪门——垂花门,就进去这第三进院了。只见这里古树参天,石狮双踞,高高的白石基座上巍然挺立一座高脊飞檐的大殿,这便是公主的寝殿。据说就连当时的额附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这里的,得经过禀报获得公主的同意后,才可以踏入第三进院。说明公主的地位很高,在以后的外嫁公主中,公主与额附相见还得经嚒嚒同意,搞得公主守活寡,道光帝年间就出过公主告御状之事。
寝殿内有八根大圆柱,正中曾高悬一匾额“静宜堂”,寝门上悬“肃娴礼范”匾额,据说两块匾都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但后来都在“七七事变”后遗失了。
公主府
在寝殿后面,就是禁卫房,类似于今天的警卫室,有15间之大,供近卫军和太监们居住,由房屋之多,可以想见人员之众。在寝殿和禁卫房东侧原来是花园,有假山、古树、湖心亭等。西侧则为马场、马厩。最西北还原有白塔一座,高约十余米。据说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占用后扩建而先后拆除荡然无存了。
清和硕恪靖公主府是清代皇室公主府邸中现存营建时间最早、建筑工艺最精、现状保存最好、在大漠南北影响最深的一座特殊的建筑群组。
公主与额附进餐
据史料记载,和硕恪靖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6女,由康熙的贵人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五月,卒于雍正十三年三月,终年57岁。公主一生,为边疆和平立下了功勋,从京城的金枝玉叶到塞外的屏藩朔漠,公主和将军衙署的将军们一文一武,共同创造了塞外的和平。57岁,不能说是高寿,也说明公主的殚精竭虑,最后身葬漠北。
由于和硕恪靖公主深受康熙钟爱,曾3次受封。第一次是康熙三十年,公主仅13岁,因“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即被封为“和硕公主”。第二次是康熙三十六年,这时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已9年,因她“居心柔嘉,妇德无违”,故封“恪靖公主”。第三次是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特赐她金册(现珍藏于蒙古国博物馆),并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那么“和硕”和“固伦”究竟有何区别呢?
金册
皇后嫡出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固伦”是满语,意为“国家”或“天下”,是最高级别的公主;嫔妃和贵人等生的女儿则称“和硕公主”,“和硕”也是满语,意为“一方”,后引申为“旗”的意思,再后来逐渐演变,和硕公主也会因自身出色或政绩斐然而被晋升为“固伦公主”。
《公主府志》载“恪靖公主为人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善敦妯娌、娴于礼教。”她在清水河居住时,康熙皇帝御赐田地48000多亩,公主在这里招民种田,开凿了一条十公里长的石渠——清龙渠,引水灌溉。当地百姓自发地为她刻立了德政碑,盛赞她“宽以待民,抚民亦如赤子,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
公主府
民间传说恪靖公主称“海蚌公主”、四公主。“海蚌”是满语音译,“参谋”之意。当时恪靖公主在呼和浩特地区“事事过问”,权威很大,归化城各级官吏政事的处理都要请她参政议事。传说恪靖公主虽然排行老六,但因她之前的2个公主早夭,所以也称“四公主”。
那么,恪靖公主死后葬在哪里了呢?民间传说,公主死后葬在了呼市东郊的美岱村,据专家考证,恪靖公主死后被葬在了今蒙古国汗山的山洞里,至今在蒙古国恪靖公主陵寝遗址仍在。葬在呼市东郊美岱村的应为多尔衮的曾外孙女 和顺格格。
公主府
“和硕恪靖公主”,或称“恪靖固伦公主”,她一生三次受封,三迁府邸,与蒙古草原的和平安宁息息相关,她的品级、封号以及金册,诉说了她非同寻常的一生。
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顺格格、康熙帝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将军衙署内的敕造德勒克多尔济功德碑
将军衙署的第63任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就是公主府后人,他的墓就在公主府的庄园黑砂图。现在公主府呼市的后人较多,有的早年参加了革命,有的当了领导,有的留在了公主府东边的村子,还有的在府兴营居住。
但愿将来,经过历史学专家和个人的一些研究,我们能够对公主和公主府了解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