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带卍字的霸气名字

时间:2023-02-27 07:00: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走在城市西边会想起古城的砖头,几百年来。静守天下水安,变迁,受宠不惊。

如果你的手温润有度,在抚摸城砖的每道肌理和皱纹,会发现手上,不仅有着古城的墨香,还有年代的硝烟。

1.一水绕半城,牵手裕溪河与巢湖水,这半城水乡人多叫天河。天河畔,孩提时代,天天往返学堂的青石木楼小街早不复在。一处避天浓荫,可轻步石道上。不知谁家隔楼传出二胡声,低缓悠扬。

2.天河旁,一段石子园林道。旧时,城内人凭墙而眺,依窗而望,船帆自天河而过,“屋内行舟”盛景如此。据史书记载屋内行舟:“昔日城南内河,为合、庐、舒、巢四县水上运输必经之道,夹岸茶楼、商铺、隔河相对。每日傍晚,上下船只,云集于此,桅杆林立,帆篷交错。船只停靠码头,徐徐航行,移动于夹岸河中,远眺此景,恰似屋内行舟,惹人生趣。

3.巢湖的明城墙,重建修复于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来犯。《康熙·巢县志》曾记载:“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严宏建造城垣周十二里,高二丈三尺,厚六尺,上建四门城楼,南为迎熏门,北为拱极门,东为朝阳门,西为滨湖门”。民国后逐步拆除损毁,因时间原因,城墙逐步坍塌。后城市活水改造,在原旧城墙基础上,逐步恢复。

4.城墙内,浓荫处,凉亭下,成为市民闲坐信步的地方。

5. 从明城墙眺望远处的浮桥。康熙《巢县志·城池》记载,“在城南,跨天河南北。宋元时有浮桥,因兵废。明设浮航为桥,往来客商经此,皆纳课税”。旧时城内城外,天河水阻隔。于是用船排列铺就木板,两端铁索拴牢城墙,行人过桥左右浮动,所以称为浮桥。有船过时,便拉开浮桥。史上曾因太平军和日军攻城,烧毁浮桥。

6.天河与西环城河通达而过古色的样巴街石拱桥,当年背着书包,从水泥桥上奔跑的旧样不在。样巴街,为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因其旧街像是农家摊铺团垒稻谷的扬把而谐音其名。旧时里,古样巴街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7. 西环城河上,龙舟荡桨,鼓点而鸣。

8.岸上,市民与训练中的龙舟互动。

10. 巢湖古景“板桥落日”,原为木桥,后明代举人张永芳捐资建成石拱桥。旧时里,站在城中卧牛山,远眺巢湖,落日下有金辉落在桥孔,蔚为壮观。现在城市发展,高楼林立,这一盛景只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11.晒秋的花布鞋,在落日中打着盹。

12.落日用余晖镀金桥头,桥下流淌着静静的环城河水。

12.西圣宫桥,取名岸边的古道观西圣宫,后改为西圣宫寺。

13. 又到了巢湖开渔季。

14. 西环城河自楼间穿过。

15. 天河边亭阁飞檐处,云彩飞扬。

16. 隔岸相望,河南网场。顾名思义,河的南边晒网的地方。这是一块被裕溪河、巢湖、天河包围出的一处岛屿。在巢湖市区有着历史渊源。康熙巢湖志记载 :"后河在河南。本名宋家小圩,因三十二家网户俱有家圩埂,屋舍湫隘,共买此圩废之,填筑其半以广庐舍,仍空其半以藏其舟,且通马家斗门以为官圩。洪之处通天河,更立镇南桥。"河南网场民居临水而立,是未来打造“临窗听雨,一见倾城”人文之地。

17. 开始修缮中的李家大院,上世纪初的产物,典型的江淮建筑风格,并融汇徽派飞檐石雕。

18.李家大院,原主人李鼎新,因木材生意发迹,尤其是修建淮南铁路线所用枕木。1929年花费3年时间落成这占地四亩,大小40间房的深宅大院。

19.因防湖匪,建起这座碉楼。史有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兵荒马乱,湖匪聚集。李家家丁荷枪于碉楼窗口守护,湖匪久攻不下而散。

20.站在古旧的院门前,抬头卍字当头,瑞相横生。

21. 物是人非,时光荏苒。近九十年的光阴,站在李家的院落户外,仔细打量,我像是问候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他如同这暮色的余晖,依然光影可鉴。细致的雕梁画栋,宛若他年轻时的英俊,纵横的木梯楼道,如同他亨通时的发达,坚固的建筑肌理,好像他岁年时的磨砺。一砖一石间,透出古风般的厚实,时间凝聚的力量。

◆ ◆ ◆ ◆ ◆ ◆ ◆ ◆ ◆ ◆ ◆

努力成为一个有情怀,有料的巢湖人,

欢迎你加我微信/QQ 1301302345来和我交流成为朋友!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