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街头名字—街头名字英语…

时间:2022-12-06 10:00: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1934年的《成都街市图》


1、据统计,“中山路”是全国重名最多的路名,全国各省市共有“中山路”187条,但成都主城区却没有中山路(双流区和都江堰市各有一条“中山路”)。

2、成都主城区以数字开头的街道名,从0.5到12都有,唯独缺了以“六”开头的:半节巷、一心桥、二道街、三官堂、四圣祠、五桂桥、七道堰、八里庄、九里堤、十里店、十一街、十二桥。为啥没有以“六”开头的街道?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因为老派四川话里“六”和“落”同音,大家觉得不吉利。

3、成都5个中心城区,各有一个以城区命名的XX大道,分别是锦江大道、青羊大道、金牛大道、武侯大道、成华大道。但现在网上最有名的却是平平无奇的成华大道,连没来过成都的人都晓得到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而其它四条大道知名度就很低了。



4、西安路和陕西西安没有关系,其本义是指“西门平安”,与之对应的有东门的东安路。

5、但是陕西街和陕西就有关系了,陕西街是以这条街上的陕西会馆得名。其实陕西街的原名也很好听——芙蓉街,和相连的梨花街相映成趣,后来因为有了陕西会馆才改了名。

6、以会馆命名的街道还有燕鲁公所街、江南馆街,燕鲁公所是河北、山东两省合建的会馆,江南会馆则是江苏、安徽两省合建。

7、成都老城区以外地地名命名的街道很少,不过原成都军区大院附近却有好几条:江汉路、洛阳路、白下路(白下是南京的古称之一),以前还有昆明路、黄埔路。这些以城市命名的街道是因为当年黄埔军校成都分校设在北较场,所以以黄埔军校各地分校命名附近街巷。其中黄埔路原名观音堂街,江汉路原名苦竹林街,昆明路原名丰豫仓街,洛阳路原名仁凤里,白下路原名武备街。

8、除了陕西街、江汉路、洛阳路、白下路以外,成都老城区以外地地名命名的还有宁夏街、武都路、金陵路、大福建营巷、小福建营巷。

9、大福建营巷、小福建营巷都是清朝初年来自福建的士兵的驻扎地,而宁夏街是来自西北的骑兵驻地。金陵路得名不是直接来自南京,而是因为当年金陵大学抗战时期西迁到此。

10、成都有些街名很有意境,美得让人过目难忘,比如桃蹊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锦官驿街(瞬间就梦回大唐了有木有),如是庵街(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天涯石街(很浪漫的名字),桐梓林(音形义都很美),神仙树(一个有仙气的地名),浣花里、百花路(杜甫亲自代言),芳邻路(繁花似锦的春天就在你隔壁),芷泉街(香草+泉水,就问你美不美)等等。但又有些街的名字非常“接地气”,比如肥猪市街、西屠场街、狗头巷、杀牛巷、锣锅巷、坛罐窑巷、席草田街、粪草湖街等等,可谓画风迥异。

11、很多城市都有本地版的“新马泰”地名,成都版的“新马泰”一般指的是新南门、马家花园、太升路。

12、清代成都“少城”是专给满蒙八旗居住的,所以当时按北方人习惯,除主街长顺街外大都改名为XX胡同(如图),例如槐树街当时叫槐树胡同、实业街当时叫甘棠胡同,直到民国时才又取消了胡同的名称。

13、成都唯一一条以“道”(不是“大道”)命名的街道是华西医院附近的公行道,取孙中山“天下为公”之意命名。

14、“里”也是我国常见的街巷称谓,成都叫“里”的街道相对比较少,现存的有三多里、东南里、崇德里、民生里、浣花里、花照里等等。但著名的锦里和太古里并不是街道,锦里是旅游景区,太古里是商业购物区。

15、虽然历史悠久的锦里并不是一条街道,但成都还有叫锦里西路、锦里中路、锦里东路的街道,不过它们和锦里旅游景区不在同一个地方(锦里属武侯区,锦里西路等属青羊区)。

16、成都以前字数最多的街名是大红土地庙街和小红土地庙街,各六个字,不过这两条街现在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消失了,其中大红土地庙街成为现在东华门街的北段。现在成都六个字的街名还有一品天下大街(一环路东一段之类分段的名字不算)。

17、东城根街并不在东城,和东门城墙也没关系,之所以叫“东城根”是因为它位于原来的“满城”(即“少城”)东门外。

18、和东城根街名字很像的东城拐街才是位于原东门城墙下的街道。

19、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在天府广场都被一分二为了,天府广场两侧的路都叫人民南路一段,四川省科技馆两侧的路都叫人民中路一段。

20、天府广场改造前,广场左右各有两条小街:东侧东鹅市巷、西侧永靖街,现在成都博物馆门口、路中间的大银杏树就是原来永靖街上的,不过两条街都已经彻底消失了。

修建天府广场之前的人民南路

21、布后街的“布”不是缝衣服那个“布”,而是布政使司的简称。布政使是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的二品大官,省内的官位仅次于巡抚。因为这条街在明清布政使衙门后面,所以叫布后街。

22、笔帖式街现在在太古里商业区里,因为原来有笔帖式衙门而得名。“笔帖式”跟文具无关,而是个满语音译词,这个职务主要是负责翻译满汉章奏文书,是清代特有的官职。

23、楞伽庵街位于文殊院附近,楞伽二字来自于《楞伽经》,是大乘佛教经典。“楞伽庵”有三种读法:正确的读法是“léng qié ān”,常见的错误读法是“lèng jiā ān”,而老成都人特有的读法是“lín qìn ān”。从一个人对这条街的叫法,可以看出他是不是“老成都人”。

24、类似楞伽庵街,还有一些地名也存在老成都人特有的读音。比如浣花溪(款花期)、抚琴路(否琴路)、琉璃场(琉琉场)、苏坡桥(梭坡桥)、簇桥(挫桥)等等。不过随着近年来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有些读音已经在慢慢消亡了。

25、红布正街的得名原因比较难以启齿,是因为这条街古代为娼妓聚居地,而娼家多在店门上挂红布为帘,所以得名红布街。

26、镋钯街的“镋钯”是一种武器,传说大慈寺僧人曾在此练鎲钯等兵器。另外,镋字读tǎng,但经常被误读为dǎng。

27、浆洗街并不是“江西街”的误称,而是古代硝制皮革有一道工序就是“浆洗”,这条街上皮革手工业者多集中居住此街,所以得名浆洗街。

28、黉门街的“黉门”在古代是学宫的意思,这条街上原有存古学堂,所以命名为黉门街。有意思的是黉字应该读“红”,但很多人误读成了“黄”。

29、大学路、中学路、小学路的得名都和当年的华西大学有关。大学路以华西大学命名,中学路以私立华西协和高中命名,小学路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西分校命名。不过现在的中学路上已经没有中学了,小学路上也没有小学。

30、文华大道是成都唯一一条从市政道路变成了校内道路的“大道”,这条路原为川大和成都科大的分界线,两校仅一路之隔。川大和成都科大合并后,这条路就被圈进了校园内。

31、成都的领事馆路来源于这条街上的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然而2020年美领馆闭馆后,这条路的名字就显得很尴尬了。更尴尬的是,这附近还有好几个叫“美领XX”的楼盘……

32、将军街古代并没有将军衙门,这条街原名猫猫巷,因为巷口有一石柱,柱顶刻有虎头,四川人谐称老虎为猫猫,故名猫猫巷。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杨森定居于巷内,因其绰号为“耗子”,为图个吉利,又因为北洋政府授予杨森“森威将军”的头衔,故将猫猫巷改为将军街。

33、春熙路最初也曾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取名为森威路,后来才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另外,春熙路文革期间一度被改名为“反帝路”。

34、和将军街得名类似的还有多子巷,原名“刀子巷”,因民国四川军阀刘湘在巷内修造私宅之后,觉得“刀子”不吉利,便改名为多子巷。

35、千祥街名字听上去很吉利,其实它本名监墙街,因为与成都县监狱相邻而得名。

36、蜀都大道以前叫“胜利路”,分胜利西路、胜利中路、胜利东路三段,1987年才更名为蜀都大道。胜利路虽然没有了,但还留下了一个痕迹——胜利西路小学(胜西小学),该校是影星陈法拉的母校。

37、八宝街得名并非由于街上有宝贝,相反,这条街清末为贫民聚居地。因为沿街多为竹蔑墙、草席顶的简陋棚屋,被当地人称为“笆笆巷”。因其名不雅,民国初年据其谐音改为“八宝街”。

38、望仙场、遇仙桥、送仙桥是一组带“仙”的地名,相距不远,不仅仙气十足,而且连起来可以脑补出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39、成都正式命名的环路有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绕城高速)、五环路(原成环路)、六环路(第二绕城高速)和中环路,其实成都还有内环路(即老城区“两江环抱”区域外侧道路)和外环路(3.5环),以及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第三绕城高速),一共10个环。


成都一至六环路

成都3.5环路规划图


40、成都人耳熟能详的2.5环路从未成为正式路名,直到2014年才被整体冠名为“中环路”,这条环线由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的21条道路组成。中环路作为一条环路,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环”,北边金府路和一品天下大街没有直接连接,存在“错位”(如图)。顺便说一下,中环路也是成都最适合跑马拉松的道路,因为它总长42608米,与标准马拉松全程仅相差几百米。

41、和2.5环类似,成都人熟知的IT大道、光华8线也不是正式道路名称,前者正式名称是西源大道,后者正式名称是东坡大道(西延线)。

42、青羊北路、青羊西路、青羊东路都不在青羊区,成华街、成华西街也不在成华区,它们都属于金牛区。

43、青羊北路等命名时还没有青羊区,这些带“青羊”的路都是以青羊小区命名的,而青羊小区是成都比较早的大型小区,以位于青羊宫附近而得名。成华街命名时还没有成华区,名字意为“希望这里成为繁华的街道”。

44、金沙路属于金牛区,和著名的金沙遗址(属于青羊区)没关系,得名源于它是“从金鱼村到沙湾”的连接路。而金沙遗址得名于遗址发现地金沙村,正因为金沙路的名字已经被占用了,所以金沙遗址门口那条路只能取名金沙遗址路。

45、红星路是成都市区少数保留下来的带有时代印记的街道名,原来由四条街组成,分别是北打金街、南打金街、丝绵街、四维街。

46、红星路南延线并没有接着红星路,中间还隔着新南路、科华路。至于为什么不叫科华路南延线,可能是考虑到红星路更有名吧。

47、后子门原名“厚载门”,后被讹传为“后宰门”,因“宰”有宰杀之意,不太吉利,遂改名为“后子门”。

48、成都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并没有在一起,相距还挺远,东大街西边不是西大街,南大街北边也不是北大街。

49、成都有很多以“槐树”命名的街巷,比如槐树街、槐树巷、槐树店街、双槐树路、三槐树街、干槐树街、国槐街,而且都不在一个地方,说明成都以前槐树栽种很普遍。

50、三环路成渝立交东侧有一条东洪路,西侧有一条东虹路,两条路读音一模一样,偏偏还离得很近,经常有出租车和三轮车拉错地方。

51、内姜街其实是个误称,这条街本来是明代内江王王府所在地,按道理应该叫“内江街”,但不知道谁写错成了“内姜”,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下来了。

52、支矶石街因支矶石而得名,但现在支矶石已经被搬到文化公园内了,所以支矶石街没有支矶石。

53、但是与支矶石齐名的天涯石至今仍在天涯石街,据说这两块石头,以及五块石都是古蜀文明“大石崇拜”的遗物。

54、说起五块石,很多人都不知道成都其实有两个叫“五块石”的地名,北门那个有著名的五块石市场,大家都熟悉,而一环路西段成都体育学院附近还有个五块石。

55、成都最窄的街巷是“四尺巷”,位于武侯区沙堰社区(名流花园背后),这条巷子两个人遇到了都只能侧身而过,比“窄巷子”还窄多了。这条巷子其实原来并不存在,是为方便当地居民,从沙堰小学借了一点地盘开出来的,所以才这么窄。当地社区还举行了征名活动,后来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尔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又因为该巷只有1.3米宽,刚好四尺,故取名为“四尺巷”。


56、三圣乡片区的街道名称全是各种植物:月季街、牡丹街、茶花街、海棠街、芙蓉路、樱花街、栀子街、喜树街、枫树街、椿树街、榕树街、杨树街、银杏大道、百日红路、赏菊路等等,走到这里,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大植物园。

57、成都东站片区的街道名称则全是四川的山川河流、风景名胜,如金沙江路、涪江路、嘉陵江路、渠江路、沱江路、岷江路、青衣江路、峨眉山路、大凉山路、大巴山路、二郎山路、贡嘎山路、四姑娘山路、蒙顶山路、青城山路、都江堰路、黄龙路、九寨沟路、卧龙路等等。

58、另一个街道命名比较统一的是天府新区核心区,这一片区东西向的街道名都是全国重要城市,如广州路、武汉路、天津路、沈阳路、宁波路、厦门路、杭州路、福州路等等,而南北向的街道名都是四川各地的古称,如益州大道(成都)、梓州大道(三台)、夔州大道(奉节)、利州大道(汉中/广元)、绵州路(绵阳)、汉州路(广汉)、蜀州路(崇庆)、嘉州路(乐山)、雅州路(雅安)等等,其中四条大道以宋代的“川峡四路”命名。

59、曹家巷并不是因为有曹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而是因为过去曹家巷尽是泥巴路,惟有陡坡几十米长的路面铺了一层石板。经过重载鸡公车天长日久的碾压,石板上被碾出了道道沟槽,于是就称此地为“槽家巷”。槽与曹同音,最后便成了“曹家巷”。

60、“杉板桥”的“杉”读作“shā”,并不是读别字,而是“杉”是个多音字,本来就有“shā”这个读音,所以如果写成“沙板桥”那就错了。

61、“落虹桥街”的名字很有意境,但它的原名却很吓人:落魂桥街。据说这里曾经是行刑的地方,罪犯押到这儿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所以取名落魂桥。

61、兴蓉东街在没有正式命名前,有一个很有名的民间俗称:挨打巷。据说是因为街道窄没有路灯,经常发生抢劫事件,抢劫免不了打人,所以被称为“挨打巷”。

62、文庙南街南侧以前有一条小巷叫“落酱园街”,这名字很难理解,其实它是个误称,原名是“骆状元街”,为纪念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而命名。

63、以前成都府有成都、华阳两个附郭县,城墙内由两县分管,以包家巷、君平街、三桥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桥、暑袜街、喇嘛寺街为界线,以街心分界,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

64、以前成都东门正式名称叫“迎晖门”,取其迎着朝阳之意,现在的迎晖路得名就来源于此,但迎晖路位于二环外,离以前的迎晖门还有较远的距离。

65、成都有条东大路,为什么没有西大路、南大路、北大路?原来以前成都有4条对外的官道“大路”:分别是北川大路(通往陕西)、东川大路(通往重庆)、川中大路(通往万县)、川西大路(通往会理)。东大路就是东川大路的简称,也是现在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路名。

66、九思巷原名九寺巷,因巷内有清真九寺而得名,后被误称为九思巷,因为“九思”正好是一个出自《论语·季氏》的典故,里面记载着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67、“猛追湾”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据说这里以前卖猪的很多,人们亲切地叫它“母猪湾”,后来因为嫌这个名字不雅,便改成了谐音“猛追湾”。二是据说崇祯年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打成都,进城后大开杀戒,引起了大慈寺和尚的不满,让武僧把张献忠的部队赶出城外,一阵猛追至此,故名“猛追湾”。

68、洗面桥的“面”不是面粉的面,而是来源于三国典故。相传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时想起关羽之死而痛哭流涕,士兵们也怀念关将军,无不泪流满面,刘备便命士兵用河水洗脸,洗面桥因此得名。

69、红牌楼是当年入藏的起点,得名于当年为迎接前来进贡、做生意的藏族同胞,故按照藏族风俗将牌楼涂成红色。解放后修建的川藏公路起点也选在这一带,算是延续了历史。

70、成都以前很多街道都有专业的市场,所以以市场命名的街道很多:肥猪市街、米市街、海椒市街、骡马市、盐市口、果市巷、菜市巷、锣锅巷、草市街、坛罐窑巷、草鞋市巷、竹市巷、刀子巷、暑袜街、纱帽街、染房街、染靛街、浆洗街、皮房街(今顺城大街)、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打金街、打铜街、油篓街、线香街、灯笼街等等。

71、如果当代继续沿用古代以市场命名街道的习惯,那成都有很多街道可能会有新名字。比如红庙子街曾经是成都自发形成的最大的民间证券交易市场,也许会被称为“股票市街”。同样,太升路也许会被命名为“手机市街”、槐树街被命名为“橱柜市街”、金府路被命名为“机电市街”等等。

72、菊乐路这个地名经常让外地人“眼前一亮”,还入选“中国奇葩地名”之类的榜单,但对成都人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哪个成都人没喝过菊乐公司生产的酸奶?以前谁又知道菊花会变成现在这个意思呢,菊乐公司也很委屈啊。

73、赵雷的《成都》里有一句“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但其实成都并没有叫“玉林路”的街道,只有玉林中路、玉林东路、玉林南路、玉林北路、玉林街、玉林东街、玉林西街、玉林北街、玉林南街、玉林上横巷、玉林中横巷、玉林下横巷等等。对成都人而言,玉林是指一个片区而不是一条街道。

74、西华大学的门牌号是金牛区金周路999号,但你走遍金周路也找不到这个门牌,因为它实际上位于郫都区红光大道上,是金牛区的一块飞地。

金牛区行政区划图,注意西北方那块“飞地”

75、成都市中心有条街名字叫“商业街”,但街上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商业场所,倒是有四川省的政治中心。

76、成都西门有条容易引人误解的“摸底河”,但街道门牌上却都写的是“磨底河”,比如磨底河沿街,近些年有关部门还专门澄清:“磨底河”才是正确的名字。

77、暑袜街得名于以前有很多织卖薄布袜(俗称暑袜)的店家,不过辛亥革命前,受外来“洋货”冲击,暑袜店几乎都消失了,街名也曾一度被叫成“水花街”了,后来才又恢复了暑袜街之名。

78、爵版街一度被误为“脚板街”,其实“爵版”是清代下属见上司时用的手本,上面印有姓名、职务等等,类似现在的名片。这条街上在清代有一家印爵版的店铺,所以得名爵版街。从爵版到脚板,瞬间时就从阳春白雪变成了下里巴人。

79、成都有一个羊西线,羊西线上还有一个羊犀立交,为啥两个“XI”字写法不一样?这是因为羊西线是羊市街西延线的简称,而羊犀立交是羊西线到犀浦的立交的意思。

80、“抚琴”作为街名很美,但来历却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原来西门外的小土包曾误传为司马相如抚琴台遗址,但后来考古发现这个土包其实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不过也许正是被误传为抚琴台,才避免了被盗墓的厄运。

81、琴台路名字和抚琴路很像,但历史却很短,这条街原名西城边街,因为紧靠老成都的西城墙而得名,被打造为仿古步行街后才改名为琴台路。

82、文殊院附近有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都是以手工业集聚地命名,但相距不远的白丝街却和“丝”无关,而是“北寺街”的误称。

83、古雅坡路原名乌鸦坡路,因为觉得不吉利,遂取谐音改名古雅坡。

84、东珠市街、西珠市街并不是以前卖珠宝的,而是“猪市街”雅化而来,但类似的“肥猪市街”却保留至今。

85、荔枝巷原名“肋肢巷”,因形似猪肋骨而得命,后来才改名为更好听的“荔枝巷”。

86、成都二环路曾经有个很朴实的名字——过境路,修建之初它的主要作用确实也是供外来车辆过境,因为当时成都二环内还有大片农田空地。

87、长顺上街南端被“一分为二”,在金河宾馆两侧都有长顺上街的路牌,经常让外来游客摸不着头脑。

88、童子街和梓潼街两条街相连,读音却颠倒,颇为有趣。其实这两条街得名的原因完全不一样,童子街是当年童生应试的地方,所以得名童子街,梓潼街则是当年街上的居民的多为四川梓潼迁来的。

89、成都人熟知的一号桥其实正式名称是“红星桥”,二号桥正式名称是“新华桥”。一号桥也是成都唯一一个四区交汇点(如图),根据4区的边界交会点协议规定:“4区交会点位于成都市红星桥(一号桥)府河北岸桥头西北角”。

90、十二桥的“十二”并不是数量或者序号,而是源于著名的扬州二十四桥的一半,取“平分扬州明月”之意。

91、成都新南门外原有十一街至十七街,均为抗战时期建设的居民新村,但这七条以数字命名的街道保留至今的只有十一街、十二街、十五街、十七街(逼死强迫症系列)。

92、光华街、新光华街和光华村街、光华大道这两组街名很像,但来历完全不同,前者是因为与红照壁相邻,太阳照射下有光华而生;后者则是因为抗战时期上海光华大学西迁至此而得名的。

93、蜀汉路和蜀汉街一个在西北方向,属于金牛区;一个在西南方向,属于武侯区,属于“写错一个字,多跑一小时”。

94、成都有两条锦华路,一条在锦江区,一条在双流机场附近,巧合的是,这两条锦华路都是分成一二三段的城市主干道。

95、席草田街在金牛区永陵附近,席草田巷却在锦江区牛王庙一带,两街相距足足7公里。按说“席草田”并不是什么常见名词,居然也能“撞车”。

96、青龙街和青龙正街名字很像,其实离得较远,前者在青羊区,后者在锦江区。还有一个青龙场就更远了,在成华区三环外。

97、蜀都大道、新华大道、中环路均为“一街两名”,也就是有一个总名称,然后每一段有独立的名称。比如新华大道由东到西分别为双林路、三槐树路、玉沙路、德盛路、文武路、江汉路、通锦桥路。而羊西线、沙西线之类并非正式的路名。

98、“梁家巷”这个地名很多人都知道,其实今天的成都并没有叫梁家巷的街巷,以前确实有一条巷子叫梁家巷,但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消失了。有意思的是,梁家巷这个街名并没有消失,反而演化成了一个片区的统称。

99、成龙大道不是明星赞助命名的,而是成都到龙泉驿的大道的意思,驿都大道的命名同理。

100、天府一街至天府五街在命名时曾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种取名法既偷懒又没文化,不像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命名。事实上现在的天府一街至五街也是成都市“最不像成都”的一个片区,这里聚集着成都大部分的信息技术产业,随便一栋写字楼都可能有上亿的产值。所以有人说:“三环内负责貌美如花,1-5街负责挣钱养家。”

101、文革期间成都改了不少路名,比如前面提到的春熙路改成反帝路,此外还有八宝街和西大街改成了红光路,东大街改成了东风路等等,但保留至今的只有解放路,因为解放路是当年成都解放时举行部队入城仪式的道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其实解放路在当时比现在长得多,从驷马桥到武侯祠分别为解放北路、解放中路和解放南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取消解放中路和解放南路,而驷马桥至北门大桥的解放北路被改称为解放路。

成都有几千条街道,关于这些街道的得名以及历史典故、趣闻轶事,值得挖掘的故事应该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们总结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继续发现成都的地名故事。

小彩蛋:关注同名公众号“巴蜀风物志”并在对话框中回复“成都街巷”,可以获取1935年《成都街市图》和1948年《成都市郊图》等成都老地图高清电子版下载地址哦~

参考资料:

《成都街巷志》 袁庭栋/著

《成都城坊古迹考》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著

《成都市中心城区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成都市民政局/编

以及相关新闻、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成都头条#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