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信息的高效连接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创作和交流,但在内容非常丰富的同时,虚假信息也全部杂乱无章,掩盖谣言成为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基于今日头条谣言智能识别数据库,综合考虑谣言的传播力、迷惑性、危害性和周期性,今日头条与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合作推出2017年度科学类谣言Top10榜单。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吗?
谣言1:云南大学学生证实电荷实际不存在
谣言:重磅!教科书将改写!云南大学学生凡伟证实电荷实际不存在?!
真相:第一,凡伟并非云南大学学生。首先就是,“论文”里挂的是QQ邮箱?而云南大学后缀的邮箱主人也并非凡伟,而是一位建筑学院的学生。与此同时云南大学官方也出来辟谣。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第二,Josephson教授亲自辟谣,表示“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纯属胡说八道!
Josephson教授回复中提到:他觉得凡先生发给他的实验(注:不是理论)有点意思,所以问了他几个问题,而且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他把近期对话抄送给了我,内容包括凡先生希望Josephson教授帮他的文章写一封推荐信,教授客气的拒绝了,并表示不希望继续讨论下去,祝他别处好运。他对所谓的“通过评审”的说法感到不能理解!
谣言2:国产“量子隐身衣”可“隐身”
谣言:一则主题为“大爷瞬间消失”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多家自媒体微信公号在转发这一消息时称,浙江大学成功研发国产“量子隐身衣”,可实现类似魔法功能的“隐身”。
真相:浙大多年前即已启动对于隐身技术的研究,但具体实践仍困难重重,网传这一所谓“研究成果”与浙大无关。浙江大学信电系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确发明过一种“隐身衣”。虽然是叫“隐身衣”,其实并不是衣服或者布料,而是一个每条边大约5厘米的六边形柱状体,装置周围都是普通的有机玻璃,核心的“隐身通道”,由特殊光学玻璃构成。实验中,他们使用这项隐形装置成功使猫、鱼以及铅笔之类的物体“隐形”。这项《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的研究成果,于2013年10月24日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但是此“隐身衣”非彼“隐身衣”,和网传视频根本不是一回事。
网传视频是一段通过后期抠像技术而合成的一段影片,有不少视频后期合成软件都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并解释了这段视频的制作原理:第一遍,先拍摄无人纯背景。第二遍,人物拿着绿布再拍一遍。然后,用软件把绿布部分抠除,把两次的视频合成,就出来了“隐形衣”这种效果。
谣言3:蝴蝶的翅膀原本是无色
谣言:安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真相:别说蝴蝶翅膀,你就算拿一桶颜料来,在电子显微镜下也看不到颜色的啊……颜色是光带来的现象,而电子显微镜顾名思义是用电子的,成像效果默认都是灰色,那些彩色照片都是算法生成的伪色。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不透明物体,光线照射上去会有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具体哪些被吸收,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里的化学键——有些化学键里的电子所处的状态非常容易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而剩下其他波长就会反射回来产生颜色的感觉。能起到这样效果的物质就是色素,这样的颜色被称为色素色或者化学色。
但是还有一些物体不那么普通,它表面有特殊结构,让光线反射出来的时候不是胡乱反射,而是发生干涉,从而改变光的成分。这样的结构通常是纤细的平行薄层,层之间的距离和光的波长相当,这样反射出的平行光之间就会有干涉。和色素色不同的是,干涉效果和观看的角度有关系,所以往往会显示出光泽或者虹彩的效果——但也有些鸟类的羽毛上有小气泡,起到散射效果,把虹彩抵消掉。这样的颜色,叫做结构色或者物理色。
两种颜色并不矛盾,可以同时存在;比如孔雀的尾巴,就是棕色素和蓝绿结构色的合成效果。同样,两种颜色也不能说谁比谁更“真”:它俩都能实现同样的效果——将特定波长的光线射回你的眼睛,无非实现方式不同罢了。
因此,回到原题目:题中的表述是不合适的。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而不是可见光,因此颜色无从谈起,电镜照片本体都是灰色的,后期使用算法添加伪色。而在可见光下,无论是色素色还是结构色,都是物质对光的作用,无非原理不同,谈不上谁真谁假——毕竟,自然界只有光的组合,无论是天空的蔚蓝、玫瑰的火红还是橙子的金黄,都只是人脑中的概念罢了。
谣言4:霍金再次警告人类登月
谣言:近日在网上有消息称霍金再次警告人类登月,有人说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这种消息可信吗?
真相:有一篇报道类似这个流言的源头: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这篇文章标题中提到:NASA承认月球上外星人的照片是真的。其中引用了霍金的一段话: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这段话的大意是:霍金曾说过,外星人确实存在。并且霍金曾呼吁"外星人会威胁地球"。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综合这些报道,我们可发现霍金确实认为外星人存在,并且认为外星人会威胁地球,然后NASA说外星人可能在月球背面,还拿出了照片。于是便有好事之徒把这几条报道捏合成一个大新闻"霍金再次警告人类登月,科学家证实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谣言5:孕妇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
谣言:孕妇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
真相:引力波是什么东西?引力波就是把一堆小点点挤扁、拉长、再挤扁、再拉长的波。这些小点点代表的是空间形状,所以说,引力波的效果之一是让空间扭曲。但引力波的能量非常难被吸收。换句话说,引力波的穿透性非常好。如果把4000个宇宙首尾相连,在其中堆满番茄酱(因为宇宙空间大部分是真空),当一个引力波穿过之后,也不过才损失了1%的能量。顺便提一下,这个过程需要花上400万亿年。
因此,完全不需要防引力波辐射服。
谣言6:降噪耳机会损伤听力
谣言:降噪耳机会损伤听力吗?
真相:降噪耳机分主动、被动降噪2种:
被动降噪耳机主要是通过物理遮蔽等方法实现噪声的阻隔,适合降高频噪声。
主动降噪耳机则在兼顾被动降噪的基础上又配备了降噪芯片使其增加了主动降噪能力,可以对中低频噪声处理有很大提升。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但上图只是理想情况,只存在于当噪声和反向声波大小相等、相位正好差了180度时。而产生的反相声波到底能不能和噪声正好凑准步点是个关键。如果降噪没搞好,使得噪声和反相声波相位不仅没差,甚至还一样,那么两者叠加的结果就会加重噪声。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我们的听力和视力一样脆弱,过大的噪声刺激可能让我们耳朵里的听力毛细胞受伤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还无法做到人耳毛细胞的再生。换句话说,就是听力损失不可逆。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双耳伤痕累累,还请从控制播放器音量做起吧。
谣言7:美国极端天气源于中国污染
谣言:美国极端天气源于中国污染
真相: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做出回应:“研究显示,入冬以来,美国暴雪频繁主要是极地冷空气中心偏向美国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偏强造成的,与我国空气污染没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查阅气候历史资料就可以发现,美国冬季出现低温和暴雪事件,并非偶然。”
美国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南北开敞,冬季其上空稳定维持着强大的低气压带,有利于中高纬度的冷空气迅速南下。同时,美国东部五大湖区存在“大湖效应”,冬季极地气团南下经过湖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交汇从而形成降雪,在地形与气候系统的双重作用下,美国冬季容易出现低温和暴风雪天气。东亚的污染物排放对北美极端天气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谣言8:Wifi对人体有害
图片来源 ✦ www.baidu.com
谣言:Wifi对人体有害
真相:首先,wifi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和手机使用的射频电磁波波段比较接近(比手机使用的频率稍微高一些),属于非电离性辐射,主要是对人体组织的加热作用可能影响健康,需要比较大的强度才会造成伤害。
其次要说明的是,无线上网的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信号的功率,和无线路由器的带宽没有必然联系。带宽相当于你在同样的时间内表达的信息量大小,功率相当于你说话的时候的声音大小。通信的带宽取决于很多因素,带宽大不意味着辐射一定大,比如第一代手机大哥大的辐射比现在的手机大很多,可是带宽却很小,只能传输声音信号,连短信功能有没有;最新的手机可以传输各种多媒体信息,产生的辐射反而在减小。英国健康保护局曾估计,即使一个离身体有一段距离的无线路由器常年开着,它1年所产生辐射大概也只相当于打几十分钟手机的辐射量。
谣言9:手机剩一格电的时候,辐射高达99倍
谣言:手机只剩一格电的时候,辐射是平时的99倍。
真相:通常人们说的手机辐射强度是指手机的发信功率,也就是手机发射出来承载着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这个强度与手机的剩余电量没有任何关系,但和手机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手机的辐射强度其实是由基站控制的。每个手机都会不断地向最近的基站发送信号,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弱,造成通话无法正常进行,基站就会发出指令让这只手机增大辐射强度;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强,为了减少手机间的相互干扰,延长通话时间,基站就会命令手机降低辐射强度。
因此,一般来说手机信号越弱,辐射越强。流言混淆了手机“一格电”和“一格信号”的两种情况,完全谬误。
到目前为止,尚无科学证据表明手机辐射(包括因信号不好而扩大了的手机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事实上,手机辐射和太阳光一样,都是一种波长很长、能量很低的电磁波。它的能量远远不足以像核武器产生的辐射那样破坏身体的大分子结构,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质量合格的手机,即使在最高辐射功率下使用,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总之,手机或其它常见民用电子产品通过辐射造成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倒是我们经常不太在意的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对眼睛、腕管等造成的健康威胁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予以关注的。
谣言10: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
谣言:网传“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靠谱吗?
真相:初看起来,脑的两半球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左侧颞平面比右侧颞平面要大60%~90%,而赫氏回则是右侧比左侧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应。
也就是说,左右脑分工并不十分明确,但是有一定的趋向性。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就提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但确切的说,左右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同接受外界的信息,一同发布对机体的命令。
参考文献
[1] 知乎.韩迪的回答-如何评价凡伟提出的电荷不存在理论?[DB/OL]
[2] 马亮.未来“隐形衣”用啥面料?——浙江大学有望研制隐身衣物[J].中国纤检,2014,(9):34-35.
[3] 果壳网.2015高考作文:蝴蝶的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DB/OL]
[4] 知乎.WiFi 辐射在多长时间里,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伤害[DB/OL]
[5] 李项华.计量专家谈Wifi辐射[J].中国计量,2014,(0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