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音乐蒹葭采采的名字

时间:2023-02-22 19:40:0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李能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分风、雅、宋三部、305部代表了2500年前约600年的诗歌创作。

在那个古老而漫长的时期,尽管“榆林”这一地名还远未出现,但“榆林”这块土地上的历史风雨却在《诗经》中有迹可寻。

先来看看《诗经》中的名篇《采薇》。这首诗属“小雅”,共六章,每章八句。第一章是: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公式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这里吟咏的“公式狁”,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西周时期,这个民族就生活在今陕北、宁夏、内蒙古一带,今之榆林,曾是其活动的主要地域之一。西周中期以后,王朝实力削弱,猃狁屡屡与西周交兵。周宣王即位后,下决心革除厉王暴政的影响,整顿朝政,使周朝重新恢复了活力,史称“宣王中兴”。宣王针对猃狁的侵犯,一方面派大臣南仲驻兵朔方,同时又派大臣尹吉甫领兵北伐,追袭猃狁至“大原”。这个“大原”,即今陕北、晋北的黄土高原。猃狁大败,部分北逃,部分复又臣服于周。

《采薇》所表现的正是西周征战猃狁,兵士战后还乡的情景。全诗以一名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写出戍边征战的艰辛、强烈的思乡之苦及久难归家的原因,流露出御敌胜利的喜悦、期望和平的心情。末章八句,痛定思痛,最为感人,成为几千年来传颂的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正是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风物。《采薇》中的这名士兵,当是吟唱于黄土高原的归乡途中。至于“薇”,则是一种野菜,有人说就是野豌豆。三国魏经学家孙炎注《尔雅》云:“薇草生水旁而枝叶垂于水,故名垂水也。”古代黄土高原河套一带,水系丰富,林草茂密,野菜“薇”之类应该遍地都有。正是黄土高原这一独特的历史条件与地理环境,孕育了《采薇》这样的诗歌名篇。

“猃狁”这一称谓,在《诗经》的《六月》《出车》等篇中也有出现。《六月》共六章,章八句,赞颂尹吉甫出征猃狁告捷。其中第五章为: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文武双全的尹吉甫曾经到过“大原”,广袤的黄土高原,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也留下了他的功业。

《出车》也是六章,章八句,赞颂的是南仲北伐猃狁,筑城朔方的事。其中第三章是: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这里所谓“朔方”,指的是河套一带黄土高原上的某一地。这个地方具体指哪里?联想到汉代曾在今榆林一带置朔方州部,魏晋时期今榆林市境无定河曾名“朔方水”,唐初设朔方县,治统万(今靖边白城子),我们有理由猜想,这位南仲的筑城之地,就在今榆林市境。

说到“猃狁”,不妨追溯一下这个古老民族的久远历史。“猃狁”就是“犬戎”的异写,历史上还被异写为“猃狁”、“獯荤”、“荤允”、“熏育”、“薰粥”等。早在炎黄时期,这个民族就曾活跃于今陕、甘黄土高原。《史记》中就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在今陕西武功)成,炎帝以姜水(在今陕西宝鸡)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少典是原始社会有熊国的首领。炎、黄两个部落争夺领地,也发生过战争,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为华夏族,黄帝统一了中国,成为华夏民族的共主。黄帝北逐猃狁,应当是其统一中国壮举的一部分。耐人寻味的是,“轩辕”与“猃狁”古音相同,而“轩辕”二字以当时名贵稀有的“车”为偏旁,美誉之极,“猃狁”二字则以“犬”为偏旁,带有明显的侮辱性。原始社会汉字尚处于初创阶段,对同音词的写法不可能具有如此精细的褒贬之分,这种用字,应当是炎黄之后汉字成熟时才出现的。那么,“轩辕”、“猃狁”同音,二者当初必有内在的关联性。一些文献记载,猃狁是炎黄的近亲,这是不无道理的。西晋末鲜卑拓跋人建立北魏,今榆林地当时全属北魏疆土。而拓跋氏就奉黄帝为先祖。《魏书·纪序》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鲜卑人认为,黄帝封小儿子昌意于北土,昌意就是他们的先祖。鲜卑族是汉代匈奴族的一支,而“匈奴”也是“猃狁”(薰粥)的异写。

由此看来,《诗经》中吟咏的“猃狁”,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猃狁生息繁衍过的今名榆林的土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神木之所以发现了石峁古城,这座古城之所以被专家视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甚至被指为黄帝都城昆仑城遗址,也就不难理解了。

《诗经》所包涵的“榆林信息”,不只体现于“猃狁”二字。在“秦风”、“魏风”、“赵风”等类的诸多篇章中,也不乏“解码榆林”的钥匙。“国风”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以咏叹爱情与婚姻为主。为人耳熟能详的开篇《关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情歌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河”,即指黄河。黄河环绕的榆林大地,歌唱爱情的民歌久响不衰,《关雎》是否为其源头?让人浮想联翩。笔者最感兴趣的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情诗。诗人以情景交融、重章复沓的手法,表现了爱情的可望难即及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充溢着虚幻似仙、神秘难测的朦胧美与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感,不只是爱情诗的源头,也是朦胧诗的发轫。

所谓“蒹葭”,就是芦苇,蒹是没抽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秦中之地多矣,而数千年以来以“葭”命名者唯有“葭州”。葭州黄河东流,州城傍水,更有葭芦河绕城而过。这与《蒹葭》篇所吟咏的场景何其相若;何况其地民歌传统久远,其中又以情歌为多。因此,我们有理由将《蒹葭》篇的产生与葭州联系起来,甚至有理由判断后世之“葭州”就是往古之《蒹葭》的生成地。今人改“葭”为“佳”,将“葭州”故地改称“佳县”,恐有未当;因为如此一改,“葭”字所承载的这块古老土地的厚重文化与沧桑历史便随之消解,难以追寻。

关注陕北民歌微信公众号(sbmg66)

看更多【陕北民歌-往期内容】

随时免费看更新,请点击下方“订阅”,订阅↓↓↓陕北民歌头条号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