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视。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但是他们的沟通更加集中。
各种聊天软件组聊天
网络虚拟身份
具有迷惑性、隐蔽性的特点
这给不法分子一个乘坐的机会。
11月25日上午
发布“衡水老城治安”通知
骗子冒充班主任收取材料费
衡水某小学一班有41名家长受骗
最近衡水市古城县公安局政区派出所接到公众举报,称古城县某小学一个班级内骗子冒充班主任,交了198元材料费,仅几分钟就通知家长转账。
直到真正的班主任发现,已有41位学生家长被骗。骗子一般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1.地毯式网罗各种群信息
“骗子”大多是规模化撒网式,搜索“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特别是在开学季,新生家长和班主任刚建群彼此不熟悉时,化名“某某家长”偷偷潜入群。
2.套近乎,获取进群二维码
有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3.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
4.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上课时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5.利用私聊等进行针对性诈骗
有的骗子会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两人可发起临时会话”这一功能实施诈骗。骗子在家长同意后就会发来收款二维码,有的家长觉得抹不开面子,也没有追根究底去打听收费详情就草草付了钱。
警方提醒
1.在微信群或QQ群中,遇到有老师要求缴纳费用的通知,请广大家长保持警惕,不要着急转账,应当先通过电话、短信或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交费。
2.添加好友时要核查对方身份,备注信息仅供参考,不能完全相信。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不要轻易转账,不能随意向他人推送QQ、微信群信息。
3.微信群、QQ群一定要设置验证信息,群主核实清楚申请加群人员身份后,才能通过进群。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家长要互相提醒,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综合:衡水故城公安、河北青年报
来源: 长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