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
每个时期都留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化符号
有些东西可以保存。
有些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今天,我们
几个老承德人的微信群聊。
了解老承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做
在微信群里说承德。
——旧火车站和西街
电报林
承德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石雄,5月28日下午16:21分,我们收藏品的入场券承德圈朋友发来了一张承德区火车站的照片。
接下来的回帖引发了一个小讨论,读起来也是蛮有意思,我想,有关承德的话题很多,我们上了年纪的这帮人,回味起承德老街的故事,也是充满小资情调。不妨,我照录下来,通过“老家热河”与乡亲们共享。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唯一一张承德火车站照片(杨利民提供)
杨利民(承德双桥区热河摄影协会主席、原承德铁路俱乐部主任):这应该是1988年前拍的,之后站台就有雨搭了。
杨帆(承德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原铁路中学校长):1933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承德后随即修锦古铁路,1935年修建火车站,1936年通车。新中国成立后,1973年开始修建新火车站,计划建成后拆除老火车站。当时的站长姓林。新站工程拖沓,1976年,承德车务段武振明曾有漫画讽刺,登载承德日报。1978年,新站落成使用。
杨帆:拆除老火车站,上报300万费用,北京铁路局没批。此事拖下来。后来北京铁路局长赵文普拍板,不拆了,作为文物遗产保留。到了九十年代,又有动议拆除,因反对意见,也考虑爆破会影响新楼,而终止。设计老火车站的日本工程师在世纪末曾重来承德,看到站舍还在,颇为激动。我听说此事后,曾到车站寻找详细资料和照片,负责站史工作的恰好是过去的一个学生。遗憾的是车站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杨帆: 老火车站造型非常独特。把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完美,兼顾了历史古城,使用攒尖顶,琉璃瓦等古建筑风格。水平式构图象征一列火车,西端是火车头,东端是车尾,瞭望塔和锅炉的烟囱巧妙地像似车头的烟囱,东端有行李房,有出站口,有二层小楼守车,后来做调向调度使用。主体的东西有两个碉堡,与整体和谐构建,实用而有装饰性。中间主体是候车厅,上高台阶,居高远望,有气势。西端二层小楼,是办公室。地下是锅炉房。五十年代我的父亲在小楼里办公,我曾多次走进,办公室房间比较小,过道也狭窄。体现日本习惯。
承德老火车站(杨帆提供)
承德新火车站(杨帆提供)
杨帆:承德老火车站建成后十七年,新中国,1953年,锦州铁路局承德分局大楼建成,同时落成的还有铁路俱乐部,两座建筑与老火车站呈等腰三角形,对称呼应,各有风格。承德铁路分局大楼把俄国风格和历史古城建筑形式结合,顶部也用琉璃瓦,大屋顶,内部则有俄式特点,空间高大宽敞。可惜,2003年承德日报已经公布列入保护建筑,2007年就被拆掉,变成了现在的高层建筑承市之光。把半壁山,僧冠峰景色遮挡住,违背了范文斌、宋淑艾任市长期间,这里不能建筑高层的城市规划思想。而且这个承市之光,拥挤局促,楼之间空间很小,缺少生活空间和绿地,没有舒适感,不配称“之光”。
石宏伟:点了三个赞![赞][赞][赞]
寇瑞敏(承德收藏家协会券专委副主任):@杨帆(热河土人)欣赏承德铁路历史。保护与发展永远是一对矛盾,只看当政者如何取舍了。
杨利民:是杨校长让我们回忆当年承德铁路最著名的三组建筑,非常好,也十分有意义。
一是,老火车站虽然是日本人的建筑,但是他们从颜色上说,从屋顶形状上说都考虑了承德的地域文化元素,旧时的承德有庙城之称,一个小小的承德就有一百二十多座庙。还有杨校长说的,建筑形体上看像火车头。还有一个设计,那就是战争的需要,火车站的正面和西侧面还保留着枪眼(炮楼)。
日伪时期的锦承线上的火车站点
民国时期的承德火车站(杨利民提供)
今天的承德火车站(杨利民)
二是承德铁路分局办公楼,是承德解放后最优秀的建筑。
1.当时承德是热河省会所在地,铁路在配置上必须是铁路分局设置,后来称承德铁路地区办事处的办公楼。
2.此楼在瓦当上设计的是铁路标志,办公楼正面还有铁路特殊“路徽”,一眼望去就知道是铁路企业。当年的铁路标识上面有路徽、有火车头正面、有轨道、有齿轮和麦穗,非常完美。
3.有承德文化元素。那就是庙城,也具有庙的特征,这组建筑是承德最美的建筑,没有哪一座楼房敢与它比个高低。就从楼的正面铁路徽上说,在承德建筑中就是独一无二的。
原承德铁路分局办公楼(杨利民2005年摄)
三是铁路俱乐部是欧式风格的建筑,当年叫承德铁路工人俱乐部,后改承德铁路俱乐部,它总算保留下来了。但我知道,原来俱乐部是分局工会下属单位,此楼的门牌号是站前239号,不知道是何人、何单位让它在2007年后从地图上彻底消失了。以后的地图再也查不到了,人为地让它消失了,对承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真是莫大的笑话。建筑是城市活着的化石,铁路俱乐部虽然耸立着,却没了名份。
承德铁路地区办公大楼是2006年2月6日早上拆的,那一天天上下起了小雪。
承德铁路俱乐部(杨利民2000年摄)
当年主管部门想拆俱乐部的理由是:俱乐部是危房必须拆了(50年以上的砖混结构的建筑是危房),但是,没有人去想,如果按这个标准去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今天还能有吗?我们还要感谢上天,留下了山庄与外庙,留下了一部分没有拆掉的优秀历史建筑,为我们今天的承德留下了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我就是替杨校长做一点补充,不妥之处请指正。
航拍承德火车站(杨利民)
钱宝林(承德市收藏家协会理事):看了承德老火车站的老照片,觉得很珍贵。又看了老铁路人杨帆校长和杨利民主任的一番对话,让我又想起了咱们的西大街。唉!我一直对承德西大街的名字没了而耿耿于怀。它是历史,它是标志,它还是承德人的念想。好好地名字招谁惹谁了?竟是我们自己人给消杀了。那年去保定,走在人家的西大街上,让我思绪良久。在山西平遥,也是笔直的西大街,让我的感慨注满心头。
咱们承德的西大街是清朝皇帝来承德必走的御道,几位皇帝,骑马乘轿。黄土铺道,清水泼街。浩浩荡荡地进入头道牌楼、二道牌楼、三道牌楼,官员人等,市民百姓,跪迎皇帝进城。他们进出西大街起码有几百次之多,承德西大街这个标志性的名字,竟被在我们这一代被人为的生生灭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矗立在西大街的头道牌楼(光天化日牌楼)
我17岁参加工作就在头道牌楼,厂址是地区汽车修配厂,它就在清朝考棚的遗址上。厂子后山是山庄宫墙向北拐弯的地方。那时,买不起自行车的我们,去南营子大街都是走着去。馋了,到二仙居吃点锅贴,或是到东面的包子铺吃上几个松枝包子,再到群众电影院看场电影,然后溜达着回来。那日子好像清淡无味,但老了回忆起来,却如饮甘霖哪!
刘运峰(承德市收藏家协会券专委会员):每逢去二道牌楼那边办事,别人问我去哪,我都说去西大街。西大街的牌号没了,但西大街的名字永远在我的心中!
至5月30日上午7点16分,该话题在承德券友微信群讨论结束。看看楼窗外的天,眺望南面的佟山,我这心情依然不能平静。
山体公园——佟山公园
今天,是我该做核酸检测的日子。走在去往头道牌楼三角地检测点的路上,我用电话分别征求了杨帆和杨利民老师的意见,并同意我整理此文后发给“老家热河”的编辑。摄影家利民老弟特意选了点新老照片供我使用,使这篇整理出的拙文增色不少。
漂亮大气的承德高铁站(杨利民)
热河承德是我们的老家,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宣传家乡是我们发自心底的祈愿!
2022年5月30日
作者简介:
钱宝林,男,1953年8月18日生人,笔名金玉木,承德市人。大专学历,新闻专业。工作4年后到部队服役4年,一辈子从事交通运输工作。喜爱文学,尤喜散文诗歌。曾在《承德日报》《热河晚报》担任多年通讯员。在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刊发新闻、通讯、诗歌、散文等稿件900余篇。多年来注重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史料的收集学习和整理,喜爱旅游门券收藏和摄影,在《门券收藏研究网》辟有个人专栏。曾在避暑山庄官网刊发系列文章。
编辑:百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