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人民日报》以全彩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6个版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浙江》专题报道。
6个整版的篇幅,以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联合署名文章及《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为主题,有生动的文字,有翔实的数据图表,有精美的图片,多视角展现浙江。具体有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看!
车俊、袁家军发表署名文章
《人民日报》(2019年8月30日 09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创造了一个个“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又好又快”的发展奇迹。
浙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创造了一个个“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又好又快”的发展奇迹,推动浙江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三个历史性转变”。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61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864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分别增长610倍和201倍;财政总收入11706亿元,比1949年增长2601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574元和27302元,比1949年增长478倍和580倍。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值得珍惜的是,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作出了“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浙江赢得战略主动、抢占历史机遇、推动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为浙江新时代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些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一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制定实施科技、人才、投资三大举措,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G60科创走廊等科创平台,成立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创高地,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3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1.5%。实打实给企业减负降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浙江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支撑和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
二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目前,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满意率分别为90.6%和96.5%,正在努力使“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早日变为现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企业对标竞价“标准地”制度,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医院高峰期挂号现场排队平均时间从改革前的8.26分钟减少到3.81分钟,门诊智慧结算率从56.07%上升到79.08%。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28万元,亩均增加值达到104.7万元。
三是充分释放“一带一路”建设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效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部署实施对外开放“十大举措”。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提速,89项改革任务100%启动,民营绿色石化基地一期2000万吨炼化项目进展顺利,首家原油非国营贸易企业资质和配额获批。全面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山海呼应、区域均衡、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巩固。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大力提升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能级,县域经济正加快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2018年,全省城市化率为68.9%。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深化中心镇培育工程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省域、市域、城区三个“1小时交通圈”,城乡之间融合发展、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8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04:1。
五是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文化自信、文化活力、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全面推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行动,涌现出以“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为代表的“最美群体”。加快推进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大运河诗路“四条诗路”和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2018年,全省5705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0091亿元,增长12.3%。深入实施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启动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建设,全省拥有江郎山、西湖、大运河(浙江段)、良渚古城遗址等4处世界遗产。
六是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地方治理高效有序、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坚持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每年通过省人代会确定十方面民生实事,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努力使企业和群众有矛盾纠纷需要化解时“最多跑一地”。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防台防汛等工作。
七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浙江大地山更绿、水更清、风景更秀丽。全省域建设大花园,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全面推动“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大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2018年9月,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行动、净土行动、清废行动等重大战役。
八是加快清廉浙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每个支部和党员覆盖。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作风大改进。把担当作为干部搞得香香的,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坚决调整,对受到不实举报的担当作为干部及时澄清保护。全面部署实施新一轮农村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持续打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完善村务监督、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机制。紧盯腐败现象的新变种新情况,开展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问题集中督查,开展领导干部房产违规交易和违规借贷专项治理,做到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浙江发生的全面深刻变化、影响深远变化、鼓舞人心变化,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伟大成就的缩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奋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数读浙江
《人民日报》(2019年8月30日 10版)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30日 11版)
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系统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16年来,“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加快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效率转换和环境转换,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实施富民强省行动,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投资新举措,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浙江经济的内生动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数字经济动力足
智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订单、物流信息频频刷新;电梯生产车间内,数字化生产线开足马力。在位于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奥电梯,营销总裁陆超翔拿到了新出炉的公司半年成绩单: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订单量增长47%。眼下,每天电梯排产量有170至200台。
最近,西奥电梯还与阿里云、科大讯飞等合作,发展智能电梯。这些智能电梯将成为智慧城市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能自动识别乘梯的人流量,提前调度,还能发出预警,阻止危险事故发生。
一台智能电梯,浓缩了杭州市近年来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的探索实践。
本世纪初,杭州着眼产业变革趋势和群众期盼,提出“天堂硅谷”战略,发展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以数字经济为“主线”,谋求产业、社会、城市高质量发展。2014年,杭州在全国率先实施信息经济“一号工程”,2018年,又适时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转型发展的主动力、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4771.63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增加值1756亿元,增长15.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8年的24.8%升至25.3%。
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正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促进产业发展高层次。像从事传统制造业的杭叉集团,搭载数字技术,有了“云叉车”“云仓库”,发货时用“云仓库”定位搜寻叉车仅需2秒。目前,杭州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493项,推广工业机器人2209台,实施工厂物联网试点733项,“上云”企业超过8万家。
数字经济也带动城市服务、社会治理等变革和升级,促进群众生活高品质。杭州“城市大脑”入选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市420平方公里,疏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去年底,杭州“城市大脑”新发布了综合版,管理城市、服务民生的功能更强大。“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这些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都将成为群众的生活图景。
小微企业融资易
今年年初,台州市路桥区的地毯生产商赵通明正在发愁扩建厂房的启动资金时,路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来访,推荐他使用“小微快捷贷”。让赵通明想不到的是,在手机银行上简单操作一下,500万元就“秒贷”到手了。
1982年,台州出现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成为台州经济发展的写照。目前,台州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95%以上。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带动民间资本迅速积累的同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经商30年的赵通明回忆道:“以前我们小企业想贷点款,太难了。要跑好多趟不说,因为缺少抵押的东西,很难贷到款。”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台州市金融机构近年来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之一是担保难。如今,路桥农商银行探索扩大小微企业的抵质押物品范围后,不用实物抵押,专利权、版权、商标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均可申请抵押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繁琐,也让不少企业头疼。以前,企业贷款要填写授信模板,但模板中许多资料小微企业却无法提供全。怎么办?在椒江区,农商行和当地法院、科技局合作,获得企业更多信息。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主动走访调查,了解企业运转情况后迅速放贷。
小微企业贷款能否更便捷?针对500万元以下贷款,路桥农商银行降低信贷门槛,将授信和签约工作前置,推行“一次上门授信、三年循环使用、线上秒借秒还”业务。
实施“以税换信,以信换贷”,破解小微贷款担保难;实施“整村整企授信、批量签约”工程,小微企业贷款更方便……目前,台州市44家金融机构,专供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多达330多项。截至2019年一季度,台州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为3211亿元、2132亿元,同比增长14%和9%。
民营经济发展快
8月,漫步温州乐清柳市镇,空气中都有淡淡的海风味道。似是大海给予了柳市人敢闯敢拼的劲头,这个占地92平方公里的小镇,仅经营电器的企业就超过8700家。如今,柳市镇以国内最大的电器产销基地闻名业内。
70年前,柳市镇以务农为业,但人均不足5分地。发展工业?但这里缺油少煤,没有原料。柳市镇的老人郑祥青回忆至此,忍不住摇头:“那时候的柳市人,都远走他乡,做泥瓦匠、木匠、鞋匠……”
因为穷困,只要有一丝机会,柳市人都舍不得让它溜走。上世纪70年代末,机会来了——“嗅到”市场氛围稍有放开,柳市镇立刻涌现出一批个体经商户。郑祥青就是其中之一。凭着一股韧劲,他把电机线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照他的话说:“一年就赚成一个万元户!”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柳市,镇上渐渐冒出了上万家电器产品加工厂。与此同时,一些厂家却用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影响极坏。随后,柳市镇痛定思痛,毅然关闭数千家门店、执法立案上百起,狠刹假冒伪劣之风。
步入新世纪,柳市电器坚持质量为先,愈做愈大。在浙江“八八战略”指引下,柳市更是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随后,柳市镇的正泰、德力西、华仪等企业纷纷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企业稳步前行,政府如何找准定位?当“父母官”,还是当“店小二”?“当好‘店小二’!”温州各级党委政府思路明确。近年来,乐清扎实落实1162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并向镇村延伸。在柳市镇,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8个行业50多个证照“证照联办”……
2018年,柳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5亿元,增长9.5%,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十四名。
外贸生意机遇多
商人张吉英在义乌做雨伞生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父亲一直走街串巷给人修伞、卖伞,类似“鸡毛换糖”的小本生意,做了十几年。直到1978年后,各地的市场逐步放开,父亲又做起了雨伞配件生意。
1997年,父亲两次来到义乌,对当时蓬勃兴起的小商品市场有了一定了解。回到家后,他告诉张吉英:“义乌有个大市场,我们去闯一闯”。说干就干,他们在义乌篁园市场租下了一个摊位,开始摆摊卖伞。那一年,张吉英23岁。
以前,父子俩的客人大多都在国内,没想到,到义乌不久,张吉英就在市场上结识了第一位外国客商,接到了第一张外贸订单。不懂英语,就借助字典和计算器。就这样,张吉英签下了一份8万元的外贸订单。交货当晚,他去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我知道,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后外贸生意少不了。”
再往后,义乌的外贸生意果然越来越多。以前,进店采购的外商以中东、非洲的为主,现在,欧美的客商也越来越多。
义乌小商品很多,如何能做出品牌?这么多年来,张吉英一直坚持质量为上、服务为上。此外,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小商品经济,也让更多像张吉英这样的商人们得了实惠。
“刚来义乌的时候,我的商铺其实就是个小摊位。8年后,我就随着市场的更新换代,入驻了全新的国际商贸城。以前,我们运货都用三轮车,市场内外都乱哄哄的。现在,大家有了专门的仓库。打个电话,货物就直接送到装货点。而且义乌的物流实在太好了。我们的生意做到哪里,义乌的物流就能通向哪里。”张吉英很感慨。
现在,义乌“小商品之都”还在优化升级中。尤其是“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运行,为张吉英们带来了更多商机:“雨伞是季节性产品,以前走海运要60天,如今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6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全球,生意越做越大了。”
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30日 12版)
改革闯关、开放探路,浙江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贸易便利化 通关效率高
2015年,在宁波市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商人陈薏对新开的波兰特色商品馆有点担心:“波兰的商品,卖得掉吗?”谁曾想,第二年她又开了一家罗马尼亚特色商品馆:“感谢‘一带一路’,感谢宁波这么给力。”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进出口贸易总值达4327.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跑赢全国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8%,进口额同比增长6.5%,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从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到全面落实17+1专项贸易便利化服务22条便利化举措……作为全国首个“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频频发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到达宁波有多方便?
“以前通关手续有点繁琐。等待放行时间很久,有的国家甚至长达一个月。”陈薏公司进口部的夏荣枫介绍道,现在,从波兰开来的货船一停靠宁波舟山港,在电脑上就可以向海关提交报关所需的各类票据。
商品报关后,宁波海关关员立刻核对商品品名、数量等信息,通关流程就走完了。这简单的一步,包含了宁波近年来无纸化通关、网上申报、电子支付等一系列改革。目前,宁波海关的通关作业无纸化率已经达到95.4%,推动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
宁波海关还将通关作业环节前移,使原本“串联”的物流和通关过程变为“并联”开展,实现了货物通关的零等待,有效减少了船舶靠港时间。
波兰的巧克力、塞尔维亚的果汁、匈牙利的火腿……宁波更高标准的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新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商品经宁波口岸进入中国。与此同时,航运船回程时,中国的自拍杆、玩具、电暖器等商品又沿着“一带一路”的航线,来到德国、波兰等地。
无数条“一带一路”的航线渐渐汇聚成的航道,犹如一条宽宽的纽带,将宁波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紧地连接在一起。2018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间的贸易额达243.6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高于宁波市整体增速10.2个百分点。
连通长三角 生活更美好
最近,在嘉兴市嘉善县姚庄经济开发区工作的“新嘉善人”王鹏,趁着午休时间和同事开车出去,沿丁枫公路开10分钟左右,就到了上海枫泾古镇。他们买上些枫泾粽子,再回去上班,一点不耽误。
2016年王鹏来到嘉善姚庄工作,那时的丁枫公路可不好走。“看到那几个水泥墩,就知道沪浙边界到了。”王鹏说,开车盘过这5个“梅花桩”,每次都要捏把汗:“这几个水泥墩,不光隔离了道路,还在人们心里留下了隔阂。”
姚庄镇公路管理站副站长方荣回忆道:“丁枫线最初是从姚庄丁栅到上海枫泾的乡镇道路,两地来往频繁,这一条乡道就成了民间叫惯的‘友谊大道’。”
可是,随着两地经济发展,来往运货的卡车越来越多。“路面被轧得坑坑洼洼,一道道裂痕也让两地村民的友谊出现了嫌隙,甚至相互责怪。”方荣说,2015年,姚庄镇不得已设置了水泥墩,禁止2吨以上卡车通行。路是得到了保护,但两地正常通行受影响,群众意见很大。
2018年6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沪苏浙皖签订了《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今年5月,吊机开上了丁枫线,水泥墩被移除。早晚高峰期间排长队等通过的场景不见了,老百姓口中的“友谊大道”回来了。最近,这条路马上要从原来的双车道拓宽至四车道。
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一趟趟跨省市公交通车……对“长三角人”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连的变化。
浙江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全省域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落实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终落脚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里。不仅公路更宽、更通畅,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民生领域都在加速连通,让“长三角人”共享一体化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开展“三服务” 切实解民忧
新生产线就要完工,但专业工人却没招满。前段时间,衢州杰丰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微急得上火。衢州市柯城区人社部门闻讯,立刻上门接洽。很快,一场部门一把手领衔的企业“招工战”打响。不到一个月,280名技术工人招满了,生产线顺利投产。这件事就发生在柯城区“三服务”活动中。
从2019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浙江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简称“三服务”活动)。按照省市各级要求,柯城区点对点跟进,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
半年时间,柯城区共排摸各类难题725个,目前已研究解决487个。近日,看着新建成的5G智能制造成产线,浙江佰意智造服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耀水很感慨:这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今年1月份落地,因为资金限制,希望尽快完工。“三服务”活动开展后,政府不仅快速帮忙解决了厂房问题,还代办了环保测评、项目审批等事项。4个月后,生产线就投产了。
对于“三服务”活动中排摸出的问题,有的一时难以解决,柯城区实行了领导认领、限时销号的制度。7月30日晚7时,暑热稍减。柯城区万田乡的一户农家里,经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秋荣半个多小时的沟通、解释,户主终于打消了顾虑,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了字。乡长徐清林长舒一口气:“区领导带头在一线帮忙解难题,难题也不难了。”
“三服务”既关注企业的大项目,也回应群众的点滴小事。柯城区石室乡荆溪村景色宜人,绵延30多亩的花海吸引无数游人。不过近期仍有游客反映:“花海很美,但拍照的背景有点糟。”原来村子沿路的电线杂乱无章,拍照时总是入镜。问题反映到乡里的“三服务”联络人后,虽然天气炎热,乡党委马上联合供电部门启动线路“上改下”工程。
办事真便捷 最多跑一次
“不到20分钟就拿到了证明,真是太方便了。”在舟山市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35号“证明直通车”窗口,家住东港街道的居民林元拿到了现场打印的独生子女证明,不用再专门回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了。普陀区新推出的“证明直通车”服务,通过后台网上流转,让数据“跑步”代替群众“跑腿”。
7月2日,舟山市岱山县岱东镇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办证员符志军,高兴地拿到了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等整套证书。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县海洋与渔业局今年开始对渔船购置实行“一件事、一站式”服务新模式,符志军喝到了“头口水”。带齐资料证件、跑一次办事窗口,渔船购置相关的流程和事项都能办下来。
舟山是建置在群岛上的“千岛城市”。过去,海岛群众到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非常不便。不少居民去一趟县城,得坐一两小时的渡船,花上百来元钱的车船费,有可能还得掏钱住宿一晚,费时费力也费钱。
2016年底,浙江率先提出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创新,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政务”。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舟山市结合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海岛地区特色,着力破解海岛群众办事难。
如今,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舟山推行“海岛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岛,多方位解决群众办事需求”的服务机制。目前,834项办理事项中,已有811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便捷办理模式,陆续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运行,切实打通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海岛居民能够“办事不出岛”。
绘就富春山居新画卷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30日 13版)
浙江大地绘就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质量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全面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融合、区域联动呈现良好态势。
念好绿色生意经
清晨5点多,浙北小山村里,民宿老板周忠良已经忙活开了。刚送走一拨近30人的团队,又迎来十几位从上海来的“老朋友”。
周忠良经营的民宿,位于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像这样“坐在家里赚钱”的情景,10多年前的周忠良不曾想过。当地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周忠良家里有6亩茶山,种茶采茶、卖竹卖树,日子过得紧巴巴。
一味地采摘和砍伐,既破坏山水,也没赚得金银,而且会造成生态赤字、环境透支。明白了这层道理,水口乡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像三面环山、溪水穿村而过的顾渚村,推行“美丽行动”,连续多年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下功夫做好活水、植绿、还林、护林等生态修复文章。
2009年,周忠良开始搞起了农家乐。“家里客房全满的话,一次接待客人50人,可净赚四五千元,一年下来净利润有30万元左右。”周忠良乐呵呵地说,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经过10多年发展,水口乡已是浙江最大的农家乐集聚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去年接待游客280多万人次,其中80%来自上海;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96万人次。“山沟沟”成了远近闻名的“上海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4年的3888元增加到2018年的3.6万元。
眼下,顾渚村不满足于简单的农家乐经营和农特产品销售,更要发展成为休闲度假的“乡村游天堂”。从“卖山林”到办农家乐、再到“卖风景”,顾渚村从一片绿意中得到了实在的益处。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从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到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美丽浙江新境界正不断开辟。
城乡统筹生活美
盛夏,丽水市庆元县张村乡蔡川村。上午10时,一辆中巴车缓缓停住,几位医生下车,支起遮阳棚,摆起桌台,搬出血压仪、采血器。很快,10多位村民们聚拢了过来——“巡回诊疗车准点来了”。
36岁的陈支全陪着父亲陈德奎一起排队,紧皱的眉头舒展了。父亲年纪大,已不适宜长途奔波,但庆元县的村子都散落在高山间,去一趟县城医院要两个多小时。
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庆元县于2016年开展“流动医院”建设,利用巡回诊疗车,将城市公共医疗服务向农村延伸。与以往在乡村公益性的问询式义诊不同,在巡回诊疗车,村民们可以接受门诊、看病、拿药一站式医疗卫生服务,问诊的也都是县级医院的专家。
陪着父亲看完病后,陈支全又来到学校,接儿子回家。一进教室,一股凉风吹来,“教室里新装了空调呢。”今年初,丽水将“为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项目纳入市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全市328所中小学,不论城乡,1.6万台空调全部安装完毕。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丽水市已全面推进88个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投资19.69亿元。另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阳光厨房”创建率达到97.5%……
中午,陈支全刚到家,只听电脑上传来一声“叮咚”——“美丽村菇”网店来生意了。“如今宽带进村、快递进村,发货收货都非常方便。”陈支全说。2014年,他开了这家农产品网店,主要销售香菇、木耳、甜桔柚、冬笋等特产。如今,他家的木耳是丽水十大网络畅销农产品。
推进城乡统筹,鼓励农村电商发展,庆元县近年来实施农村淘宝项目后,全县活跃电商约1360家,直接解决就业岗位约3850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约10120个。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浙江城乡发展近年来呈现设施同步、服务同质、管理同化的现状。陈支全一家的生活表明,哪怕是偏远的丽水山乡,如今也基本上实现了城乡“无缝对接”。
直播普法有一手
“掌上普法,真棒!”“赵警官讲得真好,回家我也要给孩子好好讲讲。”……
前不久,绍兴诸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赵建峰走进诸暨市“1963法润”网络直播间,为放暑假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反诈直播课。短短半个小时,点击量就达到10万多次。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新型诈骗手段让不少人都吃了亏。“解决矛盾,不如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诸暨人对这一理念有着深切领会。20世纪60年代初,诸暨枫桥镇就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一化解矛盾的重要经验,广获好评。60多年来,浙江历届党委、政府在积极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同时,也不断创新“枫桥经验”。推动“枫桥经验”与时俱进,诸暨依靠网络直播开展反诈宣传就是招数之一。
“我们传统的宣传方式就是发传单、挂条幅、开讲座,存在效果不佳、受众面窄等问题。通过网络直播普法,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赵建峰介绍。
为了这次直播,他可花了不少心思。“不同于线下宣传,直播面对的人群更广,影响也更大。我们既要亲民,又得考虑到警察的形象和专业度。”赵建峰说,“为了更好地和粉丝互动,我梳理了大量资料,运用真实案例、动画、照片等形式,尽量使用幽默、平实的语言。”
直播开始不久,评论区就被观众的留言刷了屏。互动环节中,网民积极提问,赵建峰一一解答。一个小时的直播结束后,共有20.2万名网友收看了节目,收到4950条评论和点赞。就这样,赵建峰也成了诸暨公安“网红”民警的一员。
坚持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诸暨市公安局从2018年开始,探索运用民警直播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校园,同时满足线上线下群众的普法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已有数百万人通过网络观看了反诈直播。
文化礼堂歌悠扬
这几天,顶着盛夏高温,衢州江山市大陈村的村民们正在农村文化礼堂的舞台上,紧锣密鼓排练着乡村实景音乐剧《你好!江山》,展现大陈发展变迁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个小时的音乐剧,聚集了180名演员,大部分是我们大陈的村民。”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的话里透着自豪。这部剧打算在今年国庆节上演,眼下正是排练最紧张的时候。
中午时分,扒拉完几口盒饭的演员们又坐在镜子前画眉定妆、整理演出服饰。扮演各个角色的村民,谈笑间也没有放松,忙着对台词、琢磨唱段、研究剧本。
“头一回演这样的大戏,大家可兴奋了。”73岁的村民曾美英是演员之一,也是村里热心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她已经在担心,等正式演出时,村里的文化礼堂肯定挤得没有空位,晚来的村民估计只能在天井边站着、在台阶上蹲着听戏了。
大陈村是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历来崇文尚礼、重学重教。2013年开始,浙江省顺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文化发展实际,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礼堂让大陈的古村文脉有了新的传承载体,成为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如今,村里皆是“文化人”,大陈村陆续成立合唱团、打鼓队、排舞队,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村民们干完农活、放下农具,就可以装扮起来、上台演出。
文化礼堂的悠扬歌声,潜移默化改变着乡村风气和农村群众精神风貌。村里以“传家训、树新风”为内容,以先贤美德、身边榜样为标杆,村民们生活更丰富,内心更充实。
文化礼堂的悠扬歌声,也唱出了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和路径,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脉络。近些年,“妈妈”牌大陈手工面名气越来越响,一年要加工生产近3000吨面。村里土特产有了统一品牌“大陈有礼”,线上线下销量都不错。
数据显示,浙江各地已累计建起1.23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从心底里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到2022年,全省人口500人以上的村,有望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品读人文浙江好风光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30日 14版)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青山绿水勾勒出水墨江南,人文荟萃孕育出璀璨文化。
这里有光耀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有贯通古今的大运河,有存留千年的桑基鱼塘,也有文化名人的诗意足迹、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婉转悠扬的越剧名段。在这里,你可以穿越南浔、西塘、乌镇,领略江南的小桥流水,可以攀登天目、雁荡、天台山,亲近奇峰丽景,亦可邀上三五好友,泡一杯西湖龙井、烫一壶绍兴黄酒。在这里,你还能“邂逅”李白、杜甫、孟浩然,当然也还会有鲁迅、郁达夫、茅盾、钱学森……
道不尽的江南风情,赏不尽的浙江美景。生活在浙江,就是大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