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代男人头发长度可不是像我们现代男性这么短,他们的头发从来不会修剪一点点,从生下来就开始留长。每个男人的头发长度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是那么长的头发,但他们在公众场合不会让头发散落下来披着,更不会让它随风飘扬,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把头发认真地梳成男性的发髻。
说起古代男性的各种发式,不仅兼具美学价值,更多地是体现社会文化属性的象征意义。每个王朝的审美文化不同,男性的发型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在远古时候,没有礼教约束,男子的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胡乱散开的不管不顾,称为“披发散发”挺贴切的。
后来慢慢地,在中原地区出现了将头发梳成发髻的习俗,这时候男性的发型有了名字,当时被称作“绾髻”。绾髻就是把所有的头发都集中到头顶上,在头顶上堆成一个发髻状,最开始的样子是一坨,后来逐渐演变为锥状,也被称为“锥髻”。之所以搞成这个发型就是为了人们在进行劳作的时候,头发不会碍事。
大家都知道在周朝的时候是非常注重礼的,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自周朝制定礼法的时候,就确定了服饰的礼俗制度,所以那时候男性的绾髻成为官方指定发型。绾发时把头发梳到头顶,然后戴个冠(冠的功能就类似女人的发卡),然后用笄(就是“簪子”)穿过冠下的小洞将发髻固定住(古装剧中大家应该都见过)。而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小块布把发髻包起来(古装剧的店小二或是仆人就是这种)。
一般小孩是不梳理国家指定发型的,大多是散披着或者梳小辫儿。等到成年了就要举行成人礼,名曰“冠礼”,这个时候就可以绾发给头顶加个冠了,所以从发型也能区分出古人的年龄。
古时候男性的绾髻束发是全都扎起来的,不会故意让一部分头发散着。但是在古装剧中,很多男性一部分是梳成发髻,另外一部分散着放在脑后,看起来很是飘逸出尘,但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刚才说过,发型还兼具有文化标志的功能——用来区分华夏文明和蛮夷部落。
绾髻束发是华夏的明显标志,只有地处蛮夷的游牧少数民族才会披头发编辫子。当然,半束发的时代也不是没有,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一阵,那时候游牧民族南下祸乱中原,他们流行的披发对中原男性发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跟着学起半束发的发型。
所以在周朝以后的王朝中,中原农耕民族都是绾髻束发的。不同的王朝,发型也有微小的不同之处,区别就是头上的佩饰有不一样的地方。周朝至汉朝,发髻都是头戴冠或包上一块头巾。在唐宋时期就开始流行头上顶一个“幞头”,幞头就是·····大家就当个帽子来理解吧。
唐宋时期用的同样都是幞头,但也有区别,唐朝的幞头帽子顶上是圆弧型,帽后的两翅膀是向下垂的,有点像兔子耳朵无精打采耷拉着;
而宋代的幞头帽子顶是方正或是平的,帽后的两翅膀是平直的,而且向左右伸老长。
据说,将两个翅膀搞成加长版,是赵匡胤的亲自设计出来,每次上朝议事的时候,文武百官们老是在下面偷偷摸摸地说悄悄话,他将幞头改成加长版以后,官员们就不敢相互靠近,因为这对翅膀容易撞着脸,还有就是谁要是一说悄悄话,这帽子上的两翅膀就乱颤,他在皇位上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后来的辽、金、元三朝,游牧民族髡发留辫的习俗又影响了中原男性的发型。在汉人王朝统治时期,髡发是一种刑罚,人要是犯罪了,就会把犯人的头发剃光光,以示惩戒。“髡发”就是将头顶上的头发全部剃掉,在两鬓或前额留上一点头发梳成辫子,也称为“留辫”。辽金元三朝的少数民族平日里一直是有髡发的习惯,而辽金元统治区内的汉族人为了表示顺从,也跟着搞起了髡发。
要说把髡发发扬光大的是在元朝,不仅在中原地区实行髡发,就连高丽国(朝鲜半岛当时是元朝统治区)也跟着留起了髡发,直到后来到了明朝,高立国才渐渐恢复了汉人的绾髻束发的发型。
没想到的是仅仅只过了两百多年,这游牧民族又卷土重来了。清朝一建立,中原又开始髡发留辫子了,而且清朝政府为了灭绝明朝的文化标签,直接将髡发留辫看成是否归顺清王朝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的一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不剪发留辫子那就是对清政府不服,不服就杀头。
满人留的辫子也是随着时间慢慢在变化,最早的时候辫子是短而细,称之为“金钱鼠尾”,到了清中后期的时候,辫子就变成了粗又长了。
中国古代男子非常重视自己的发型,他们同现代人一样也面临脱发的问题,一旦出现掉头发的情况就非常焦躁,连唐朝的大诗人杜甫也曾哀号“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各位朋友们,千万不要熬夜哦,爱护头发,人人有责!
好啦, 各位朋友们,关于中国古代男人发型演变小常识,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拾趣",我们明天继续!
【今日话题】:如果您是古人,您更愿意留哪一个时期的发型呢?期待您的留言回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