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收江川夏色,风落树叶,秋意来了。
一夜之间,季节改变了身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云是秋天最清澈的写意,可翻卷成海浪,可聚拢成羊群,可葳蕤成花朵,云飘在哪里,哪里就美得不行。
秋,在王建的笔下,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白居易的笔下,是“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而苏东坡笔下的秋,写尽了人生百味:达观的、孤独的、愁思的……
但东坡就是东坡,即便在萧瑟的秋日,他依然高昂地说:不用悲秋,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发那悲秋的哀叹作甚?
一生多舛,几遭贬谪,晚年的他褪去才子的傲然,回望这一生漂泊,秋风中,似把过往一一看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静坐在微风浅阳里,看那片片落叶自由、从容、优雅地飘飞,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我读着别人的故事,体味自己的人生。
秋风吹瘦了花草树木,也撩起了心中难以名状的思绪。
人有时需像鱼,据说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对那些渐行渐远的人,觉得相忘于江湖是最好的状态,时间可以使人的心锁锈迹斑斑,那些不对的人,就像仙人掌,你抱得越紧,就会被刺的越疼。
多少浅浅淡淡地转身,是别人看不懂的深情。
人到中年,恰如秋,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沉浮,不会再期待一场梨花带雨的相逢, 也不会再希冀此去经年里有爱如潮水的泉涌。
曾有人问雕塑大师罗丹:什么是艺术?
罗丹回答:减去多余的部分。
生活同样如此,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不必在生命中停留太久,人心只有拳头那么大,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消耗于此,必稀缺于彼。
米可果腹,沙可盖屋,若二者掺和在一起,价值全无,做人,当如是,纯粹点。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而人,不可以没有一个懂自己的人。
喜欢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却还平静得像只是下雨时踩湿了裤脚一样的人,那样的人,性格里有一种荒腔走板的力量,也温柔,也不慌不忙。
雪小禅说,人到中年,难遇知己,一旦遇到,一定是灵魂相似,彼此都看过万水千山,也曾刻骨铭心,也曾云淡风轻,见过大世面,并且怀着更好的慈悲心面对人世间。
灵魂相似总会不期而遇,淡如烟云,定如磐石。
大抵是人到中年,才会明白友情两个字的份量,而随着岁月渐逝,会对朋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个懂字里快意无限。
最好的感情就是,让心灵相悦的人住进你的心里,空闲的时候,是你感情的归宿,忙碌的时候,是你前进的动力。
总是相信,留下来陪伴的,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
人,活着活着就简单了,日子,过着过着就朴素了。闲来小坐在清秋的光阴里,倒也学会了与时光相对静好。
走过春花灿烂,路过夏意葱茏。人至中年,乃多事之秋。
但人生不会永远顺风顺水,总有丰年和荒年。
毕淑敏曾说,你不能要求拥有一个没有风暴的人生海洋,因为痛苦和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
生活是海,我们都是平凡的老人,唯有历经痛苦,才能成长,尘世间让我们遍体鳞伤的地方,最终都长成了助力飞翔的翅膀。
现代人飞快的生活节奏,总会让人迷失在激烈竞争和盲目的攀比中,但其实,人到了一定年纪,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关注内心。不必形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回自己。一个人只要能够活出自我,就是灿烂的人间色相,在我心里,我看青山多妩媚,那么青山看我也如是。
生于斯世,其实我们都在寻找一条自我救赎之路,也许在江湖之远,也许在庙堂之高,也许在十里桃源。晨钟暮鼓,不过是另一种人间烟火,营营役役,未尝不是披枷的修行。
经过繁华,洗尽铅华,终是省悟,人生最后不过只是想寻找一条走向内心的路,生命不过是想觅得灵魂皈依的港湾。
人到中年恰如眼前的秋,成熟、冷静、清醒,是丰盈,是沉淀,是豁达。
成熟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咽下,当一点一点学会克制很多东西,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走过半生才发现,人生不过只是一次经历, 一阵秋风,一场秋雨。
在人间的四季里,读懂秋天,在人生的四季里,爱上中年。
那些开在枝头的花朵,从春到秋,在季节辗转中,或素雅或艳丽,多像幽幽的时光,风一吹就散了,却芳香四溢。
席慕容轻吟: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落花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在秋风转身之后,步入中年的我也看见, 在通往春天的路上,一朵又一朵花儿在梦里次第绽放。
秋日静好,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喧,只愿坐在秋的门扉,细嗅桂花的香馥,读一抹秋意阑珊,写篇秋日的私语,送给自己。
揽一缕秋风入怀,撷一片秋叶静美。
心如秋水淡无澜,人间至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