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最多、逛法院、听各种案件的人。
他们与法院干部一起在一线作战,领导人民法院和人民群众在一线工作。
他们外出时背着“长枪短炮”,进行采访,或者在去采访的路上。
他们回来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回文。
“记者看法院”专题策划重磅回归!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近期陆续邀请日常采访最高法的“跑口记者”讲述2022年采访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体会和感受,并与读者一起重温他们的代表作品。
想看到这些“跑口记者”的庐山真面目吗?
想知道他们眼中的人民法院都是什么样吗?
一起来围观!
这位记者是谁?
工人日报记者 卢越
回应人民关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回首这一年,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理各类涉民事案件,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最高法出台了涉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医疗损害责任等民生领域司法解释,引导全社会树立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
在促进家庭文明建设方面,最高法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人民法院还依法审理侵害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名誉案、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案、高铁霸铺案、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等,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在我关注的劳动者权益方面,最高法出台意见强调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妥善审理平等就业权纠纷等案件;出台服务保障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司法政策,依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研究出台涉新业态民事纠纷司法解释,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积极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依法严惩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欠薪案件审执力度。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人民法院为践行司法为民誓言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带给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妥妥的安全感。
代表作品
近10年,法院审结民生案件3600余万件
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举措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从2013年1421.7万件上升至2021年3351.6万件,结案标的额达到46.7万亿元。
“守好民生安全底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高空抛物等犯罪,及时发布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陶凯元说,人民法院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贯彻实施民法典,深化家事审判改革,近10年依法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婚姻家庭等民生案件3600余万件。在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后,持续巩固成果,2021年全国法院执结执行案件864.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4万亿元。
陶凯元介绍,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2018年~2021年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6万件,24.4万人。严惩杀人、放火、绑架等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处于低位。依法惩治涉疫犯罪,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秩序。坚决纠正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一批重大刑事冤错案件,让人权司法保障更加有力。
在依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人民法院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律平等保护。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实招硬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服务“六稳”“六保”。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国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员额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健全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成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审判质效全面提升。
“无袍法官”为定分止争提供民间智慧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的数据显示,全国法院现有人民陪审员33.2万余人,比2013年扩大了近3倍。自2018年4月人民陪审员法颁布以来,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上千万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
数字变化背后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工作中,我采访过一些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旁听过他们参与审判的一些案件,也深深感受到他们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容易获得当事人的信任。开庭前,法官介绍“这是人民陪审员”时,有的当事人便会“眼前一亮”,有的会认真抄下陪审员的名字,有的会将已对法官陈述过的事实,对陪审员再陈述一遍。
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一种形式。当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往往是随机抽选的。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的规定,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复杂且争议大的一审案件审理,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比如,人民陪审员可庭前阅卷,和法官共同参加法庭审理、庭审中积极发问、审查判断证据,合议时发表意见,共同形成裁判结果,等等。人民陪审员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无袍法官”。
在很多人眼里,打官司是件庄重严肃、极具专业性的事儿,当法官更要过五关斩六将。相比之下,人民陪审员的门槛似乎“低了点儿”——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的规定,只要年满28周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都能被随机抽选成为人民陪审员。他们可能是医生、教师、企业职员、工厂工人、农民,总之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那么,“普通人”参与审判案件,靠谱吗?
事实上,这些来自基层的“无袍法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他们更接地气,更了解社情民意,能为定分止争提供民间智慧。很多时候,他们的视角能够和法官形成互补,形成对判案思路的有益补充,也让司法裁判更具人文关怀。比如,最高法发布的一起侵害烈士名誉公益诉讼案中,退休教师、电视台编辑、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员作为人民陪审员,与三名法官组成了七人合议庭。他们从公众常识、公序良俗等方面作出独立分析判断,展现了普通民众如何看待烈士名誉侵权问题,拓展了法官的办案思维。
走上法庭,人民陪审员是“无袍法官”;走出法庭,他们在群众和法院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以案释法,积极影响身边群众。我曾采访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陪审员刘峥——自2007年以来,他参加了千余件案件的陪审工作。一些当事人不能接受判决结果,指名要找“刘陪审员”。刘峥便会尽量避开法言法语,和当事人唠家常,耐心地对当事人释理说法。当事人理解了,气儿也就顺了。
当然,人民陪审员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尴尬。为破解这个问题,有关方面出台了多部规范性文件,推动人民陪审员法各项规定落细落实;多地法院开发微信小程序,让人民陪审员可以随时随地提前熟悉案情;有的法院试用电子卷宗系统,实现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步阅卷……诸多举措,切实推动着人民陪审员参审由“简单坐堂”向“深度审案”转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日渐完善,“无袍法官”将在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可触可感,让更多司法判决在法理与情理的融合中,释放温度与力量。
最高法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需依附离婚诉讼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5月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将实现城乡统一
规范数字经济竞争规则,规制资本无序扩张
最高法将出台新反垄断民诉司法解释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王紫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