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工作的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昨天发的消息到现在都没有回复,你想连续发几个问号排除手机丢失吗?手机没有信号,电力不足,运行速度卡顿这三座山外的可能性,在这个所有人的手机都不离开的时代,谁不看消息呢?
什么让你最疯狂?也不读,记得在一些招聘软件上拼命吸引HR的注意力,想了很久的对话,给对方发了很大的信息,最后恭恭敬敬地加了一个青字,等了很久,但最后变成了不回“读”的残忍字体。
想必当时那个状况一定会抓狂。微信几乎是我们不离手,且不可替代的聊天工具,虽然微信里面的好友有几百个,但事实上,真正在聊天的只有几个人,并且,愿意与你互动,能够回你消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你是否被别人已读消息不回或者直接被永久性不回复的经历呢?
网上流行的那句句话:“我秒回你消息,你却轮回我消息。”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
你找他发消息他会回应,但你不找他,你们就永远没有以后了,这些人通常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既不愿意删除你,也不愿意拉黑你,
还有的人,直接把你的消息设置为了静音,想必这个细节很少有人发现,在微信上,仔细观察,个人昵称旁有一个喇叭消音的符号,这个就是在告诉你,你给对方发消息被静音了,你的消息发过去不会有任何提示,对方看没看到全凭运气。
就算对方哪天没事干了,想着点进去看一看,却仍然可能是不回复。
还有的人不喜欢你给他发的文字,直接将你删除。
小小的微信消息,虽不足挂齿,但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你不回消息很有可能给对方造成巨大的伤害。多少情侣因为不回消息大动干戈,甚至分手。
各种不回消息的背后,隐藏的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故意不回,欲情故纵,怀疑猜想,成为了现代人们微信聊天的常见心理
多少人因为已读不回消息的冷暴力导致精神崩溃。
所以,看似一个不起眼的行为,很有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对他人产生巨大的伤害。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般来说,以下3种方式回复你微信的人,大多都瞧不起你,这个时候就不要用热脸来贴别人的冷屁股了,请及时收回你的付出。
第一、对你忽冷忽热,回得很慢的人
我们都说,真正在意你的人都会“秒回”
那没有秒回的人呢?是太忙了吗,其实忙只是一个借口,谁会忙到连动动手指回个消息的力气都没有
其实大多情况是忘了,有些人工作很忙,常常一整天都不看手机,结束一天后再开始回复朋友的微信。而忘了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不够在意。
并且即使回复你消息了,速度也是有快有慢,那说明对方回你消息全凭礼貌,几乎没有和你聊天 的欲望。
这样的人,你还有必要聊吗?
第二、你找他,他从来不主动找你的人
我找你,我们的关系可以勉强维持下去。
但是我不找你,我们的关系就从此结束了
对于这样的人,还有必要再联系吗?
这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有部分人就属于不主动、不善于关心他人的,但是人还不错,所以你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还有一种,就是不在乎,首先感,情是相互的,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都需要共同的维护和经营,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支撑下去的。
其次,人与人之间重在一个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关系才能维持长久,当你对对方的需求大于对方对你的需求,就注定了这段关系的不平等,而马太效应又会让这种情况恶化,强者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偏弱势的一方则会更加卑微
第三、只聊跟他有关的,对你的信息很少过问
微信聊天本就需要你一言我一语才能搭起感情的桥梁。
第三种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也不代表对方就是真的在意你
比如,对方会主动找你,经常和你聊天,但是,对方总是给你分享关于自己开心或难过的事,看起来好像很在乎你,但仔细回想,你会发现,对方从来只说自己的事情,而不关心与你有关的事。
这样的人,找你其实只是为了缓解孤独,分享欲其实每个人都有,和越多的人分享,内心就越快乐,这是正常现象,但不足以证明他是真的在意你。
另外一种情况,你找对方,对方回复你甚至是秒回,尤其是和心动的 人聊天,也不要为此洋洋得意,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手机不离手都会秒回,说白了,因为闲所以才回得快。
无论是哪种情况,判断对方是否在意你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对方对有关你的话题感不感兴趣。
像是第一种,对方经常找你,聊自己贼起劲儿,但是一旦涉及到与你有关的话题,他们便会极其敷衍地回复,这样的人一般非常自私,只想获取别人的关注,只考虑自己,不关心除此以外的事情。
第二种中,你们虽然聊的频繁,但是对方至始至终都只是回复,而没有主动挑起过与你有关的话题,也说明对方对你不感兴趣,他们要给你好的反馈,给你动机让你更加地“讨好”他,此套路经常在海王身上出现。
最后还是想告诫大家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主动付出没有回报,不代表是自己没有价值,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能给得刚好不是对方想要的。
不要对方不认可你,不回复你,你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误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