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1952年微信名字——2020年最新微信名字?

时间:2023-02-11 07:42:0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编辑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壮、堂堂正正地渡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密切合作,取得了近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将士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微信将发布系列文章,回顾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

毛主席曾说:美国人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而战斗口号,则是战斗精神的凝练和浓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除了喊出“立功的时候到了!”“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等以往战争中常见的口号,还有很多反映这次战争特殊性的口号……

“打好出国第一仗”

志愿军入朝后,各部队指战员情绪都很高涨,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如刚入朝时,第十九兵团起草了以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郑维山、政治部主任陈先瑞的名义向全兵团发出的《打好出国第一仗的战斗动员令》:“这是我们出国第一仗,我们要旗开得胜,全力打好这一仗……我们要在第一仗中经受考验,要在第一仗中立功。”杨得志在回忆录中提到:这个动员令朴实无华,激越昂扬,鼓动性大,号召力强,今天读来仍有一股强烈的战斗气氛。李志民也写道:“动员令最后提出‘打好出国第一仗’的口号,是深入人心,成为整个兵团的行动口号。”

“立功去见毛主席”

抗美援朝战争中,党中央、毛主席对志愿军十分关怀,多次邀请志愿军派“归国代表团”和“观礼代表团”回国,报告英模事迹。许多志愿军战士听了英模代表报告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观礼,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他们的盛况后激动得彻夜未眠,主动提出“争取立功、当英雄,到北京见毛主席!”的口号,许多战士把“立功去见毛主席”当成愿望。

作家魏巍在1952年6月29日的日记中记载:“副教导员……给我滔滔不绝讲起他们的英雄故事。说到一个叫张国礼的小青年,梦见立功去见毛主席,后来他捉到一个俘虏。”军旅歌词作者洪源根据这个故事,与作曲家生茂创作了歌曲《立功去见毛主席》,鼓舞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1952年国庆节,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在天安门观礼。

“争立国际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为祖国争光”、“争取立国际功”、“争取立功见毛主席”等口号鼓舞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群众性立功运动。由于是出国作战,与以往国内战争不同,“争取立国际功”成为当时很普遍的一个战斗口号。在很多有关志愿军的书籍文章中,都提到了这个口号。如志愿军仅有的几个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之一的解秀梅,在出国前的一次誓师大会上,她表示:“为了卫国保家,坚决志愿抗美援朝,争取荣立国际功,为毛主席争光,为祖国人民争光。”

一等功臣解秀梅

毛主席为志愿军归国代表解秀梅签名。

“五圣山后连北京,人人争取立大功!”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第十五军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士气高涨,人人都以能参加上甘岭作战为荣。志愿军指战员们把坚守五圣山叫做“保卫和平的大门”,部队提出响亮的口号:“五圣山后连北京,人人争取立大功!”“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巩固钢铁阵地,打出英雄部队!”坚决粉碎敌人的攻势。在战役最艰苦的时刻,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向秦基伟军长保证:“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上甘岭英雄阵地

“争取打飞机光荣立功”

肯定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空军的口号,但这是流传于志愿军陆军而且主要是步兵部队中的一个口号。

1951年春,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军飞机非常猖狂,超低空飞行,日夜狂轰滥炸。十五军发出“争取打飞机光荣立功”的号召。4月23日,八十五团高射机枪手高荣成打下了第一架美军飞机。十五军立即宣传高荣成的事迹,号召官兵们向高荣成学习,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对空作战,从而揭开了“打飞机运动”的序幕。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曾击落一架敌机的某部机枪手关崇贵举枪对空射击。

4月23日、25日两天时间里,第十五军仅第一三三团就连续击落五架敌机,生俘多名跳伞的美军飞行员,创造了志愿军步兵团打敌机最高纪录。27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志愿军各军发出《关于第十五军对空射击经验的通报》,表彰该军:“22日至26日,四天之内击落敌机十一架,成绩很大,值得表扬。”

由此,志愿军各部队纷纷掀起步兵打飞机的热潮。第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共击毁击伤敌机四百六十七架,仅第十五军就击落击伤敌机八十三架(其中击落五十六架)。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为第十五军记全军集体功一次。从此,在十五军部队的上方,美国飞机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了。

被关崇贵击落坠毁的美机。

“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

第三次战役前,根据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再打一仗再休整的指示精神,彭德怀做出了打过“三八线”的第三次战役部署。在战役准备过程中,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刘西元等军首长加强思想动员,使广大指战员认识到,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必须打过“三八线”,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

三十八军首长向全军发出了《为争取第三次战役的圆满胜利给全军指战员的一封信》,号召各部队“趁热打铁”,“继续发扬刻苦耐劳、忍受困难的精神奋勇战斗”,“争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荣誉”。部队再战情绪迅速激发出来,全军上下热烈响应号召,喊出“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的口号,决心在新的战役中再立新功!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接岩石渗下的水。

“多守一天多一分胜利”

阵地战期间,斗争环境更加艰苦。此时,坑道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尤显重要,根据十五军军党委要求,坑道内的政治工作必须发扬顽强的作风,做到及时、有力。为了鼓舞士气,在坑道内反复宣传这次战役的伟大意义和军党委决心“打到底,打到胜利”的意图,使部队懂得,多守一天多一分光荣,多给反击创造条件,多增加一分胜利,“越艰苦,越光荣”,“越困难,越团结”。

“多守一天多一分光荣”“多守一天多一分胜利”,成为坑道中战士们相互激励的口号。副排长方玉平说:“祖国人民为什么叫我们最可爱的人?因为我们在朝鲜艰苦斗争,保卫着祖国人民的幸福。”

志愿军将士坚守坑道。

“以阵地为家”

1952年春,志愿军在全线开展构筑坑道工事以后,为了总结交流经验,志愿军司令部于4月下旬召开了第一线兵团及军参谋长会议。会议统一了对坑道工事的认识,进一步提出了对坑道工事的战术和技术要求。十五军便开始了大规模修建“地下长城”的筑城作业。根据军党委指示,军政治部发出了“紧急动员起来,突击筑城,粉碎敌人进攻”的指示,提出了“长期、艰苦、胜利、建设”的口号。四十五师则提出“以阵地为家”的口号,决心把五圣山建成能打、能藏、能生存、能机动的坑道防御体系。除部分部队留在一线发动击退敌人的中小型进攻外,可以说全部都投入到了顽强地筑城作业中,在筑城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

志愿军战士们以阵地为家。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周总理指挥前、后方后勤部门奋力拼搏,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战胜了志愿军后勤运输战线上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向前线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始终维系着战争的物资保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1月下旬,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在沈阳召开。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经验,统一了思想,分析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抗美援朝战争特点入手,特别强调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提出了“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的口号。之后,即提出了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任务。“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既是志愿军后勤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年很响亮的一个口号。

志愿军铁道兵抢修被毁铁路。

“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951年1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后来,“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为广为人知的口号。志愿军各部队制定了遵纪爱民《公约》和《守则》,深入开展尊重朝鲜党和政府,热爱朝鲜人民和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志愿军广大官兵尊重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把朝鲜人民的事看作自己的事。

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建设家园。

“不骄不躁,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

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为了圆满完成撤军任务,志愿军党委向全军发出了“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号召,提出了“交好、走好、到好”的要求。交好,就是除了武器装备和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外,其余东西一律移交给朝鲜人民军;走好,就是要圆满安全地撤出;到好,就是回国受到人民群众欢迎不居功,防止骄傲,服从祖国需要。3月4日,志愿军政治部制定了《撤军政治工作三十条》(草案),对撤军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特别强调首先要在全军普遍深入地进行撤军政治教育,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根据志愿军党委和志愿军政治部的指示、各部队都集中一定的时间,围绕撤军问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保证了撤军任务的圆满完成。

朝鲜少年儿童身着民族服饰为志愿军送行。

再见了!阿妈妮——志愿军战士为前来送别的朝鲜妈妈擦泪。多年以后,这张照片依然让人动容!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