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千古第一才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宋代完若派女士李清照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宋史领导人。
她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名门望族,父亲是“苏门六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太姥爷是状元王拱宸,姨太姥爷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先天的基因好,后天的生活环境轻松,所以李清照的词初期也是不拘泥于形式,信手拈来,一蹴而就。随性、率真、清新、自然。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有学生问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是否有关联,虽然都是如梦令,但实际上两首词并没有关联。《如梦令》是词牌名,又称曲牌,长短句,词格、词典……两篇虽然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其实只是用了同一个词牌名,格律是一样的而已。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大概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这段时期,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回忆盛夏时节在溪边亭中游玩,荷香柳绿,水清景美,唱着小曲儿,喝着小酒儿,不知不觉中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竟忘记了回家的路。不得不说,李清照的生活是自由的,她们那个时代女子是很少出门的,更别说尽兴游玩,喝得大醉了。可以看出来游玩的人不仅是丫鬟小姐,还应有三五好友。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让我们想象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定是那样的景色吸引了易安居士,以至于陶醉于情,陶醉于景,而后小醉微醺忘了归路,又驶进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在荷花莲叶下,在海滩碧柳上栖息的海鸥和白鹭。这首词透露了易安居士好酒,性情率真、坦荡、豪爽的性格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于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人家李清照婆家自己挑的,夫婿是自己选的,情投意合,你侬我侬,才子佳人,神仙眷侣。刘逸生《宋词小札》中介绍李清照与赵明诚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就是李清照新婚不久,她老公赵明诚就背着书箱远到外地求学,李清照不堪离别之苦,在雨疏风骤的夜晚思绪万千,又喝了点小酒,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还没太醒酒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夜心事念念未忘,忙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交代了时间和天气情态。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思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浓睡”、“残酒”,写出了白夜至晨昏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卷帘”,道出天光大亮,一个“试”字写出了不尽担忧与矛盾心理:爱花惜春,又怕一场花事尽,春归去。“绿、红”“肥、瘦”本是俗不可耐的字眼 ,但在易安的词中显得大雅至极,绝妙工巧。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估计李清照想说的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