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悲伤大于心灵的死亡!一开始总是赞成这句话,觉得话很有道理!
中午在外面吃饭,等吃饭的时候浏览了微信订餐号码,无意中看不到“某某:爱慕太严重了,不会死”。
”咦?这怎么和古人的说法不一样呢?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哀莫大过于心死。从字面意思来看,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心已经死了。既然心已经死了,那就没有了七情六欲,生无可恋、死亦何哀,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如果一个人、一件事,从心里已经遗忘,已经不再有任何的留恋,已经彻底地放下,心里怎么还会感到悲哀呢?
再来看另一句话,哀莫大过于心不死。感觉这句话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已经过去的人和事,已经没有办法再挽回了,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心结一直打不开,所以心里感到悲哀。如果彻底的绝望了,也就死心了,死心了就不会感到悲哀了。心没有死,总是抱着一线的希望,正是心没有死,总是抱着一线希望,但却渺茫的几乎不到任何的希望,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带着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哀莫大过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现代意义: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看到这样的解释,心里有些释然了。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离别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不得到之苦。
不管哀莫大过于心死,还是哀莫大过于心不死,孰对孰错已不重要了。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不管怎样,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该放下的要懂得放下,该坚持的要努力坚持。放下,就不要后悔,就不要再去回头。坚持,就要努力做到,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对自己有所提高,二是自己想要坚持的,三是不能给别人增添任何的麻烦。
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的每一件事,把那些扰乱你心智的事情抛在脑后,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或尽量少说话,盛怒之下的话会伤人伤己,从容坦然地接受一切,平淡地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