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是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锂金属电池和水基锌离子电池研发amp我发现从事D生产的创新企业金宇信可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型号产品平台验证和产品在自持产线上的试生产。金羽新能在新能源科技领域从事前沿技术的研发,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在实现了能量密度、工作温度范围、安全性等核心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已经进入消费电子和无人机动力电池领域的试量产。此外,金羽新能还投入本质安全的水系锌离子电池以及配套新能源解决方案的研发,将拓展新能源储能市场。
首批交付客户电池产品 310Wh/Kg,10Ah容量,7C放电
金羽新能在浙江安吉组建产业基地,其首条柔性半自动生产线具备-70℃低露点环境,可进行锂金属电池和水系电池的型号开发和批量生产,一期设计年产能200MWh。围绕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量产,金羽新能形成了低成本亲锂电解液、耐高压固态电解质膜、锂金属复合材料以及薄锂负极分切、叠片、封装、化成等关键工艺和设备。
-70℃低露点干燥间的生产支持设备
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压亲锂电解液配置系统
搭建新型电池产业合作平台
金羽新能的核心团队来自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研发能力突出。截至目前,在国内第一批次31余项专利已申请,11项已经授权;第二批次40项专利已布局。此外,已与WIPO合作,正在进行多项重要专利PCT申请。
对于未来,金羽新能有着明确的规划,在今年“建起来”的目标已超额完成的情况下,2022年的目标是“跑起来”,凭借重点客户的订单,在多个市场上得到验证,特别是400Wh/kg以上的锂金属电池的市场应用。2023年的目标是“好起来”,进一步扩大客户及订单,开始测试锂金属电池体系在动力等更多领域的应用。
金羽新能创始人黄杜斌博士介绍到,作为锂金属电池行业规范的起草单位和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的成员,金羽新能与上下游重点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同完成推动新型电池产业化这一充满挑战的工作。依托高干燥度产线和完备的工程师团队,金羽新能还开展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上游企业新材料、新技术在电池产品侧的验证和试产,加速新型电池推向市场应用。
双碳是国家中长期发展的大计方针,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革新是其重要的抓手,在这个时间节点,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和本质安全的电池领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将为双碳的愿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