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很大,我看不到你,但我希望你能看到我的飞翔
谁不想像鸟一样飞?
半年前,一个女孩穿着红色的翅膀衣服
从25000英尺高空跳下,飞往珠穆朗玛峰
最精彩的飞行刷新了很多人的想象
人们看到的是:
这是世界上最惊心动魄的极限运动之一
这是1年3次创纪录的85多岁少女
年度最佳户外女性、跳伞女王等环节。
我更好奇的是:
这段时间脸的东北姑娘,显然像你一样像我
为什么扔高薪金领,怎么能培养女飞侠?
世界上第一个用翅膀飞越喜马拉雅的中国女孩
她为什么会做这么惊人的事?
普通人,有机会飞上天吗?
感慨万千,在震惊世界的风俗挑战后面
她在喜马拉雅埋葬了爱情
自己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天空绽放1分钟,土地生长10年
不仅是关于紧急,也是关于一个女人的爱和遗憾——
从象牙塔飞来的女飞侠
双面人生
喜马拉雅山脉,25000英尺高空,一位年轻姑娘站在直升机门前,俯视脚下雪山的深谷,俯瞰四周的珠穆朗玛峰。
深吸一口气,她跳了下去。这个凌空一跃,在2017年11月3日,燃爆户外圈——她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翼装飞行喜马拉雅的中国女性。
许多人惊叹这个女人飞鸟般飞向珠峰的神奇,却没看到故事的全部。一路走来,这个飞行计划一度被推到过放弃边缘……惊人一跳之后,这位女飞侠,更来到珠峰脚下,在石堆里,埋下了她和一个男孩未成婚的结婚照片。
“还没有中国人这样飞过。更想做的事,去那埋一张照片。”几米外,默默看着一切的纪录片导演陈春石,想起3个月前,北京一家咖啡馆,他忽然被“照片”击中,第一次认真审视眼前的于音。这是个典型东北女孩,嬉笑怒骂,似乎全写脸上,照片背后却又藏着怎样深情?
敢玩翼装的女孩,究竟有多酷?初抵芝加哥,陈导就被震住了。
跟拍第一天,正值于音搬家。短短几小时,一满屋杂物,就被她风卷残云。紧接着连夜轮番驾车,马不停蹄,24小时横穿美国2300公里的神速,一路狂飙向加州跳伞基地。那里等待她的,是挑战28000万英尺翼装飞行,又一个极限高度。
独立、闯荡、雷厉风行,一连串女强人的字眼,伴随异国风景眼前飞驰。车厢里,强撑精神的午夜倾谈,回忆一路延伸,却又让陈春石意识到,自己看到的还远非她的全部。
翼装飞行,上世纪90年代由跳伞衍生而来。飞行者从高空或低空跳下,借助翼装进行无动力飞行。 被视为最接近鸟类的飞翔,也被称为极限运动的极限。
从乖乖女到流浪歌手
这个生于长春的85后姑娘,本该过着另一种人生。和许多女孩一样,她也在中国教育体制内长大,被父母期许着考个好学校、做老师、做公务员,最重要是找个好婆家……于音也不负所望,中考物理满分、语文全市第一,甚至拿下新概念作文两届大奖。
然而,一直优异,也内心忧郁。对于父母安排的人生,她从小就充满怀疑,初中更爱上了摇滚。不同于流行歌曲的小情小爱,摇滚乐那一种“劲劲儿活着”的姿态,不觉点燃这个正困惑自我的少女。
听魔岩三杰、鲍家街43号,听青春骚动,听摇滚里自我不可压抑:看呐——我!可我是谁?我将投奔何方?我最终又能怎样?
被摇滚摇醒的女孩,第一次试图冲出牢笼,在19岁。即将进入大学,于音却前所未有害怕,怕被父母选择的英语师范专业,怕一眼就看到一辈子的平庸生活。
天真年代,她异想天开,居然决定去流浪,却压根不知外面世界究竟怎样?可爱又可笑,往背包里塞了足足50块月饼,生怕路上饿死。
甚至不知道去哪,一脸认真往天空抛了枚硬币:“正面就去北京,背面就去拉萨。反正我不能过和别人一样的人生。
2个月西行流浪,快急疯的父母就差报警,这姑娘才乖乖回家上学。人生却也奇妙转折,流浪途中写的歌《正面就北京,背面就拉萨》,竟获当年动感地带原创大奖。一时间,于音成了校园风云人物。签约、走穴、结交各色人等,才大二,就忙得配了3部手机。
人生第一次五光十色,她似乎过上了不一样生活。却在某个清晨,被各种办事电话吵醒时,心也忽然“醒”了。
早在初中,第一眼看到课本里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她就被电到了,从此网名“于斯人”。然而,这左右逢源的世俗腾挪,配得上“降大任”的人生么?
校园乖乖女,职场女精英,高空翼装侠的一路蜕变
漂在美国的日子
“那时能想到的出口,就是去美国留学。世界那么大,我实在不甘心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不惜重读,她又开始渴望冲出牢笼。
2008年4月,揣着走穴赚的第一桶金,在父母泪眼目送中,于音挥挥手就走了。她不后悔抛下国内各种机会,唯一舍不下的,是才开始的恋爱。
那个同窗6年的少年,在初中毕业同学录里,就天真又老成地写:“我们可能永生不能再见了……”16岁的于音,却干得漂亮。一把抢过男神报名志愿表,照抄一遍,霸气考进了同一所重点高中。
又一个人生十字路口,渴望去远方的她,再没法回避离别。只能傻傻相信,距离斩不断真爱。真正踏上美帝,才意识到想相守太难。
终于远走高飞,生活也陡然变样。国内亲友看到的于音,是学霸,是“别人家孩子”,是“神一般人物”。她看到的自己,却是戴着厚厚眼镜,窝在6平米公寓,一边流泪一边死磕看不懂的课本。
还得端盘子、刷房子,甚至摆摊卖冰沙……为了能自己负担一半学费,她一连打过27份工。
除了学习,每天十几小时忙赚钱。最难忍是被油腻大叔同事骚扰,最开心是终于攒够钱给男友买了一台macbook。男友却抱怨,她怎么一去美国,联系变那么少?
“我是不敢联系,怕一开口会忍不住哭,思念再抑制不住。”再不是国内那个自信满满小姑娘,漂在美国的边缘化,一度让于音像是换了个人。开心过,茫然过,无助过,也落魄过,最遗憾是,这成长每一刻,爱的人都不在场。
天空陪伴成长
误打误撞的跳伞
高高在上的美帝,孤独漂泊的异乡,于音走着许多留美生熬过的路。但幸运的是,生活最茫然时,她撞见了跳伞。
2008年一次偶然,同学的男友刚拿到跳伞教练执照,半价招人。从小连蹦极、过山车都不敢玩的于音,脑袋一热就跟上了。第一次是双人伞,绑在身后的教练负责操控全过程。满心兴奋之下,于音还没来得及恐惧,机舱门一开,大地扑面而来,这才感觉简直是把命交出去了……
4500米高空,200公里时速,短短50几秒自由落体,急速坠落中的于音,只感觉时间怎么那么长那么长。直到“砰”一声,一朵巨伞在身后绽开。一切陡然暂停,整个人猛被托住,悬浮空中那刻,感觉像到了天堂。蓝天,白云,大地星星点点……一个全然不同的新世界,也就此向这个女孩缓缓开敞。
双人伞,和跳伞教练连在一起跳,教练操控全程,体验者无需经验。自1980年发明以来,极大推动跳伞大众化。
“要怎么才能像你这样一个人跳伞?”刚落地,她就迫不及待追问教练,兴奋像发现新大陆。
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渴望飞翔。直到1797年,一朵蘑菇般巨伞张开,法国青年加勒林用生命验证了第一次成功跳伞。而至今在中国,跳伞还像是天空中、电视上偶然瞥见的梦幻。受限于航空管制,2008年之前,中国大众很难有机会体验,至今有跳伞证的仅百余人。
但在美国,跳伞已是民间流行近30年的运动,每年参与近50万人次。只是多数人借助双人伞,体验几次就满足了。于音却上瘾了,一心想一个人试试看。
考出美国跳伞协会A证,就可以一个人独立跳伞。可10年前,跳伞学校里,基本就看不到中国人,更别提一个姑娘。
跳伞分为高空跳伞和低空跳伞。在于音看来,很多人将两者混淆。低空跳伞危险系数极大,属于勇敢者游戏。高空跳伞却极其安全,属于大众可参与运动。
重压之下的出口
“这个中国妞能行吗?”没人和她说话,没人愿意教她,在跳伞学校坐冷板凳的于音,只能硬着头皮上,却也在第一二跳的兴奋之后,有点怕了。
第三跳,还没出舱就腿软,跳出去更是缩成一团,规定动作吓得全忘了,几乎不知怎么落的地。更大障碍是语言。听不太懂专业词汇,一知半解的她,几乎犯过所有错误。最严重一次,重重摔进矮灌木丛里。保住一条小命,手臂整块皮却被掀掉,手指断了3根。
比受伤更难过的,是被劝退。“我是不是疯了,怎么来干这种事?”在成为女飞侠的路上,她也怕过、怀疑过。可当教练劝她“没这天分”时,又忍不住反弹:“你们不教我,我换个地儿也得学完。”
死磕跳伞,出于不服输性情,也像对那段生活重压的反抗。于音对跳伞一见钟情,不是因为刺激,而是跳伞带来的平静,竟如此出乎意料。
她太喜欢开伞那一刹,一切静止。那种急坠后的平静,让人真正从一个上帝视角去俯瞰众生,一个人拥有一片天空。短短几分钟超脱,却像一次次生命洗礼。
从此,当她对着厚厚作业,再也做不下去时,索性课本一推,跳伞去。当她被那27份零工碾得身心俱疲时,最想的也是赶紧跳个伞。人生最憋屈阶段,跳伞成了宣泄压力的出口,也像一个奋斗见证。
无论留美生活,还是跳伞考证,哪条路都崎岖不平。但在一次次勇敢跳进天空怀抱,并越跳越好的状态中,于音开始确信,她的人生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天空为证!
青春散场
“那段时间只有跳伞和我作伴,才让我不那么憋屈活着。”异国漂泊中,她终于找到陪伴自己的小伙伴。但那时于音,并没想过会在跳伞路上越走越远。
和每个初出茅庐年轻人一样,20岁出头的于音,正憧憬着职业金领的未来,也终于考入芝加哥名列前茅的商业院。然而,美国一切刚好起来,国内恋情却开始摇摇欲坠。
相恋6年,心心念念的人,大洋相隔,实际相伴日子却不到2个月。“这段感情,一直就是我在死撑。”直到终于撑不下去的2011年,于音甚至休学回国了。
不学了,不跳了,不做美国梦了,从一心去远方,到天天坐在男友单位台阶前,等他下班,揉搓着彼此冻僵的手,就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没人知道她经过怎样思想斗争,才舍下熬了那么久的大好前程,还有心爱的跳伞。
“那时觉得,他就是我的未来。”对于25岁的于音,爱比天大。都是摇滚爱好者的两个人,甚至系上红领巾、穿上海魂衫,郑重拍下了结婚照。盼着来年成婚,一年后,却是于音再次远走他乡。
“我发现最勇敢的事,其实是结婚。”哪怕彼此深爱,但就此停留、相夫教子的人生,终究让这个一直想“劲劲儿活着”的女孩恐慌。
就像青春片里上演的故事,校园里一路走来的恋人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各自矛盾又慌张,不知道未来在哪?一心想执手,死撑再死撑,现实洪流中,他们最终还是松开了彼此的手。
最好的伙伴
长跑12年的爱散了,苦熬多年的学毕业了,投了上百多份简历,在华人边缘化的美国社会,却都石沉大海。2012年冬天,在于音记忆里最为寒冷。过去回不去,未来不可知。连最喜欢的跳伞,也将近一年没兴趣再碰了。
整整7个月,她窝在小黑屋里,每天脑袋上乌云笼罩,对着电脑一次次申请工作,对着结婚照片一遍遍流泪,也一次次鼓励着自己,不要一蹶不振。
“哪怕分开了,也要做个配得上爱的人,我不能有一天让他看见自己这样惨。”
直熬到春暖花又开,来自北美花旗银行的offer,终于让于音看见新生活曙光,也想起了荒废近一年的跳伞。乘着清晨第一班车,仿佛去探望久别老友,又熟悉又陌生,她再一次站到了飞机舱门前。
4500米高空,迎向大地的自由落体,清冽空气顺着鼻腔灌满身体,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又活回来了”。
而当终于开伞,又一次像一朵云飘在天上,看旭日正在升起,轮船正在起航,大地上所有生命正在苏醒。所有得失,原来都敌不过眼前对地球母亲的由衷赞美。
爱不在了,但还好,她终于找回这“最好的伙伴”。
从写字楼飞向喜马拉雅
爱上翼装
“又活回来”的于音,不负父母所望,终于做上人人艳羡的美国金领。可当妆容精致、蹬着高跟鞋走进大公司的第一天,她又忍不住怀疑。朝九晚五、升职、加薪……未来30年,如此日复一日?这何尝不是又一种一眼看到尽头的人生?
幸运的是,她还有跳伞。身在跳伞文化最发达的美国,跳伞触手可及,一次只需2-3小时,费用只是25美金左右。
一周周挣脱出繁琐工作,一次次尽情跳跃,回到天空怀抱。这时的跳伞,简直就像抵御无趣生活的救命稻草。
至少在天上,她还像是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没有放弃不一样的追求。并一路精进,不但从跳伞A证考到D证,甚至成了美国跳伞最高级别的教练、裁判。
美国职场中的于音,先后供职于北美花旗银行、瑞士航空等世界500强公司
昔日被劝退的小菜鸟,玩着玩着,竟成华裔“北美跳伞一姐”。累计跳了上千次的于音,却也一度有些厌倦之感。
“还有什么可挑战,这是不是也成了一个死循环?”直到爱上更酷的翼装——这项诞生于90年代的极限运动,由跳伞演化而出。跳伞向下落,翼装向前飞,堪称最接近鸟一样的飞翔。然而极速下落与高速飞行之间,稍一差池,就是粉身碎骨。
最初尝试时,于音也难免忐忑。从离机时的蜷缩一团,到张开羽翼飞翔,甚至200公里时速穿梭云间,追逐着也在飞行的同伴。紧张一点点消失,自己像是成了一个飞行器,甚至一只鸟,那种生命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太酷了。
于音瞬间找回第一次跳伞的兴奋感,却还不知这个全球敢玩者稀少的运动,又将指引她去向何方?
翼装灵感源于蝙蝠。周身缝制的大量气囊,在飞行中带来升力。对控制力要求极高,一般规定,跳伞次数达250次之后,才可体验翼装。
那些不可辜负
从写字楼到蓝天上,从职业装到翼装服,于音一度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双面生活,“混”在美国了。直到2015年父亲患癌,怕她担心,甚至一直隐瞒到手术做完。父母在电话里故作轻松,最后才知情的她却止不住泪水泉涌,深深负疚。
忙着跳伞,也怕触景生情的旧爱,于音已经3年没回过国了。父母对她隐瞒病情,她也隐瞒着跳伞。直到受采访上电视,才把爸妈吓了一跳。
当妈妈来美国看她,她拿出头盔希望妈妈题几个字。却不是她以为的“一飞冲天”“祖国骄傲”,而是紧皱眉头,一笔一划写下的4个大字:“一路平安”……
有一种爱,是永远默默在你身后——只愿你快乐平安,自己再苦再难,不愿负累你半分。她终于懂了。不得不面对的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己连假期都请不下来的无奈。
最终,于音不惜丢工作,强行请假三个月回国。曾经一心想逃离管束,现在却恨不能多陪陪爸妈。疏离亲情在重建,生命短促的冲击,也让她动了辞职甚至回国的念头。
“人生苦短,究竟什么对于自己才最重要,最不能辜负?”
职场中的于音
人生重新洗牌
可真要舍下多年奋斗来的金领工作,也足足让于音犹豫了一年多。
2016年夏,终于熬完又一起收购案的清晨,阳光一点点爬上后背,于音一回头,窗外蓝天如洗,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脑海:这么好的天气,不去跳伞实在太浪费了。
她都没想到自己会如此性情:文件一推,跳伞去!那一天,于音足足跳了一天伞。上司call她的电话,在地上不停响。她却飞在天上,由衷赞叹着湖水一样纯净的蓝天,蓝天一样透亮的湖水。“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怎么能辜负?”
第二天,于音就提交了辞呈。又一个人生十字路口,久久彷徨后,是跳伞最终推了她一把。
她总算又自由了,还像10年前那个不愿循规蹈矩的少女。人生重新洗牌,再一次不知何去何从之际,手里握着的“王牌”,已不再是硬币,而是跳伞。
30岁生日前一天,于音特地约了朋友怀旧,说着说着,却莫名其妙哭了一个下午。哭着道歉从前对朋友做的错事,哭的更是所有再无法挽回的错失。
人生30年,她一直在狂奔,做学霸、做金领、斩获各种奖项,得到许多,也失去了最不该失去的。
终于可以停一段了,她最想做的,是弥补也告别青春最大的遗憾——那张结婚照,始终珍藏在身边。同窗6年,相恋6年,失恋又6年。说好的永远,最终却辜负,那至少把它埋在一个永恒的地方吧。
“我想找一个强硬的方式,让这个事过去。就想到了珠峰,那是世上最配得上永恒的地方。”还想到的是,这么多年,始终陪伴自己的跳伞,也该有个总结,甚至创业开始了。
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就此占据心头——可不可以翼装飞向珠峰?在青春将逝当口,没有什么比这更独一无二的纪念。
最酷也最苦的飞行
又一年后,当纪录片导演陈春石将镜头对准于音,她刚熬过人生最苦的夏天。忍着左手骨摔成两半等各种伤痛,一个月超200次跳伞的强度,还得拖着22公斤装备行李箱满世界洽谈。
姑娘们还在描眉画眼的清晨,她却像个拼命三郎,已经飞过日出落地,再跳,再飞……
为了实现一年前天马行空的想法,曾经的业余爱好,成了一刻不敢怠慢的高强度训练。累得每天只睡3小时,手酸到快拉不开伞。
“完不成这些训练,就意味着没把握活着回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中国女性,在喜马拉雅进行过翼装飞行。等待于音的世界海拔最高山脉,近8000米的起跳高度,极寒、缺氧、气候多变的极地环境下,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致命。
离机失控旋转的画面,图像来源《极致玩家》
而所有安全隐患中,于音最怕的是“离机自旋”。高空空气稀薄,身体极易发生横向旋转。一旦自旋停不下来,血液将涌向头部或被抽空,几分钟就会失去意识,甚至脑死亡。
天上一分钟,地上无限用功。2017年3月始,于音开始整整9个月的专项准备,更进行了2次模拟测试——
5月尝试3万英尺高空跳伞,9月尝试2.8万英尺翼装飞行,从9144米、8534米高度一次次跳下,于音唯一默念的就是:完美离机,不要自旋,不要自旋,不要自旋……
直至穿过整个夏天的魔鬼训练,她终于可以像一只高空火箭,平稳向前冲去,离遥远喜马拉雅,也迈出了更有信心一步。
继续走,继续飞
从天上到地上的挑战
但更大困难不在天上,而是地上。“我更怕的是,哪怕训练再苦再拼,这事可能注定失败,因为缺钱。”
从单枪匹马开始,到三顾茅庐请来技术团队,于音始终陷于没钱、没渠道、没赞助的困境。
这不是一件能飞就行的事,缜密到不亚于一个华尔街项目。“跳伞太小众”“你一个中国妞能行吗”……除了专业苦练,她更要像职业经理人去谈判,像秘书去协调,甚至像销售去游说赞助,并一次次面对被否定的挫败感。
更措手不及的是,临近出发的9月底,谈好几家赞助竟全部变卦。眼看所有努力将付之东流,她咬咬牙掏出全部积蓄,甚至和父母朋友借钱,这才补上缺口。
“前后共花50多万,一辈子没一下花这么多钱,明年要准备吃土了。”为什么不惜押上全部,去完成这样一件事?于音其实也有过自我怀疑,甚至骑虎难下。
人们看到她跳下3万英尺高空的神勇,却不知她在飞机升空时,也曾心情像过山车,一度害怕到想放弃。甚至发泄式痛哭整晚,担心风大随时被取消飞行,郁闷“自己想做一件事,怎么好像全世界都在挡路”?
然而,不服输的性子,团队朋友不计报酬的付出,一路追随她,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她没法半途而废。珍藏的照片,两张纯纯的笑脸,承诺过的“永远”也必须有个交代……她确信,这就是现阶段自己最想做的事,那就继续往前走。
惊人挑战背后,还夹带着于音的一个小心思,希望被CCTV5报道,因为那是她前任唯一会看的电视频道。茫茫人海,无缘再见,能隔着电视再看上一眼也好。相信他会懂,并希望自己依然活得值得被爱被骄傲。
最难走的是心路
“我倒不担心意外,于音的飞行技术没问题。最难走的反而是心路。”一路跟拍的陈春石,渐渐读着眼前这个生命力旺盛又矛盾的女孩。她像所有人的开心果、顶梁柱,大大咧咧另一面却更像敏感女文青,隐隐藏着生无可恋的虚无。
她甚至早已考虑好死亡问题,9月生日时公布了4年前就写好的遗嘱。真到那一天,遗体该捐的捐,最后烧成灰由她的学生洒向天空。葬礼不许哭,要有乐队,要有她最爱的波本威士忌。大家都要喝醉,玩高兴,有什么好哭的。
唯一没写出来的是,前任会来吗?会穿海魂衫扎红领巾么?“没准就他指着照片痛骂。还是想再看上一眼哎,唯一要求是千万别带新对象。”
“我其实从小就琢磨生死,正因为看到尽头,才觉得此生不能枉过,想干的事儿一定要做。”
于音对生死看得淡然,最难的还是迈过家人那一关。尤其是父母特地赶来送行,甚至送钱,依然难逃深深负疚感。
“对于极限挑战者,家人才是自己世界里真正的英雄。”爸妈始终担心她跳伞,连视频都不敢打开看,却还是无条件支持她去做想做的事。她的最大底气,其实来自父母永远在身后的爱。为了他们,她也得平安归来。
不敢看视频的爸妈只能盯着女儿朋友圈,如果久未更新,总会迫切发来询问
路的前方,考验还没完。于音一次次跳下高空,却从没上过高原。徒步走向珠峰大本营,一路高反眩晕,也让内心焦虑越来越强。“当我真来到这里,忽然紧张自己到底行不行了?”
更糟的是距挑战仅3天,她猛就病倒了。凌晨3点,喘不上气的重压中醒来,发烧、耳鸣、浑身酸痛,把她压倒在床整整24小时。睡不着,起不来,忧虑感排山倒海:怕患上致命肺水肿,怕长达一年奋斗会不会就此功亏一篑?
“于音,你等了这么久,就等这一天。你一定一定要好起来。”大脑一遍遍强迫着自己,飞行前一天清晨,她奇迹般好了。“硬生生把自己顶了起来。我必须去完成这段旅途的终点。”
说好的永远
“看,珠峰就在那儿。”2017年11月3日上午,直升机轰鸣打破山谷寂静,身穿红色翼装的于音,和陈导、团队一一拥别,漫长旅程终于到了最关键一步。紧张又兴奋望向窗外,色彩随上升一层层过渡,山峰一座座低下去,直到最高的山尖飘着一抹旗云,犹如大地女神出现。
“就是这个时刻了。”站在25000英尺高空,于音深吸一口气,迈向最后一跳。离机轻微自旋,紧接着她展开双臂,仿佛一只鸟儿张开丰满羽翼,飞向珠峰。“真是太美了,你的前面,你的女神在召唤你。”
壮美山川,静默天地,在那一刻,短暂接纳了这个渺小灵魂。所有连绵雪山都在急速后退,她向着珠峰那个山尖飞去。刹那间,于音再想不起什么挑战、征服,“只觉得面前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神,就那么静静矗立在那里,看着你。”
穿过一年苦熬,翼装飞向珠峰,仿佛刹那,却终于让她看到了一种永恒。离地1000米左右,于音从容开伞,缓缓落地,成为世界第一个翼装飞行喜马拉雅的女性及中国人。
一时间,守在网络另一头的亲朋好友,乃至户外圈,都为这个飞翔身影雀跃。但这,还不是这段旅程的终点。3天后,珠峰脚下,站在给自己设下的终点,于音垒起一座玛尼堆,最后一次久久摩挲照片。
“人生而立,她大概需要这样一个仪式,来告别青春,走向新的开始。”长路将尽,陈春石终于有些读懂不远处的女孩。而她正独自伫立风中,回望青春,回顾这段旅途赠予她的一切。
想起16岁中学毕业,那个少年就在同学录写下的:“我们可能永生不能再见了……”
想起最后一次机场告别,那个25岁男孩,据说一个人在回程车上哭了一路,手机上是她最后一条消息:“男,我爱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和很久很久以前一样。”
说好的永远,没有实现。但很久很久以后,她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兑现了这个“永恒”。
于音飞向珠峰的瞬间。这画面,让我想起《大话西游》里,紫霞说: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一定会身披黄金圣衣,踏着七彩祥云来迎娶我的。于音却说:结局是,她身披翼装,踏着七彩祥云,自己迎娶了自己。
永远的第一天
“兄弟姐妹们,准备好,咱们可要上天了。”2018年5月,再赴美国的陈春石已经不是来拍摄,而是学跳伞。走近于音的故事,也让他意外入坑,爱上了天空。
于音还是那样忙碌,一个人强行干着三条汉子的活儿,操持着她创办的美国首个华人跳伞学校。但让陈导欣慰的是,这姑娘眼里减了几分彷徨与情愁,多了一些成就和使命感。
左一于音,左二被带上天的陈导
半年前,喜马拉雅惊人一跃,一时间,让她被“跳伞女皇”等诸多光环笼罩。一度受宠若惊,却不知赞誉同时,非议也在随之而来。
在领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年度最佳户外女性”之后,她甚至3个月关闭朋友圈,前所未有沉默。
“我不怕苦,就怕被委屈。”从一个与世无争的爱好者,命运推动下,登上极限挑战舞台,走上创业道路,被吹捧、被误解或被抹黑。最近半年,她其实走过了又一段荆棘丛生的心路,也明白了什么是“欲戴皇冠先承其重”。
这个世界并非想象美好,但欣慰的是,她启蒙并带出了许多中国学生。
美国跳伞协会在册近4万人,华人迄今仅占200人左右,其中60位都来自于音这一两年指导。随着跳伞在中国终于萌芽发展,或许有一天,她会桃李“满天”。
“但或许也有一天,我会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忽然就不跑了。”于音不想被期许绑架,人人当她是女超人,她却还向往着有一双儿女,有人回家一起做饭,还有未完成的摇滚歌手梦。可此刻也放不下她的“跳伞大业”,这个仿佛冥冥注定的“天降大任”。
10年前,她误打误撞爱上了跳伞。10年来,生活一直在变,唯跳伞不变,陪伴她走过人生悲欢离合,见证她一点点从一个小菜鸟蜕变成女飞侠。10年之际,更犹如一场仪式,让她告别过往,走向新生。
跳伞直至2016年初,才被列入《中国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于音相信,未来5到10年内,跳伞运动一定会在中国普及。现在的她,也视之为“大业”。
而新的开始,她将回到中国,期翼着让更多人能接触到跳伞,体验到天空的美好。
青春10年,最初流浪的人从哪离开,又将回到哪儿。最初惧怕做大学老师的她,逃也似去了美国。没想到,一路脱轨,10年后,还是冥冥注定般做了老师,只是课堂变成了“天空”。
而现在,她的又一批新学员,正穿戴齐整飞上蓝天。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是一双双渴望飞翔的眼神。还有那些或紧张或兴奋的身影,在融入蓝天的刹那,一个个重回天真闪亮的少年,一如10年前的自己。
抬头看他们飞,看他们落,于音又不禁充满动力。微笑着,仿佛看到了自己跳伞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