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已察觉,进入2022年,微信的更新模式从过去的提供新功能为主,转变成了改善基础体验为主。
那些过去十年内让人不太顺手但早就司空见惯的细节,逐渐被更加现代化考虑也更周全的设计所取代,这个国民级社交+生活应用,正在朝着越来越舒适宜人的方向进步。
微信更新节奏也从过去的隔三岔五会专门写篇文章介绍变化,悄然变成了“解决了一些已知问题”,却在小细节中尝试改动的形态。最近,微信就迎来了这样的一次更新:简单来说,管理存储空间和聊天记录的方式更加直观,熟悉的朋友圈和公众号(订阅号)也有了些小改动。
缓存分类变细致,清理更直观
经年累月使用后,微信在手机中占用的存储空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聊天、社交、浏览公众号、使用小程序等操作,自然而然地会使用手机存储,并且相关文件体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能够精准有效地清理掉无用文件,腾出手机存储空间,是许多用户想要满足的需求。
以前的微信显然是没有做好相关工作。早期版本甚至没有提供专业的存储管理功能,只能依赖安卓系统的缓存管理功能,或者是第三方应用读取微信文件目录来实现。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难免会有“误杀”,且可能有隐私相关风险。后续微信加入存储空间管理,但也略显阳春。
在最新版本微信(iOS版本号为8.0.24)中,原本简单粗暴的缓存清理按钮,改成了分类别清理缓存的子界面。目前有小程序、朋友圈、收藏内容、视频号和其他五个大类,还会按具体小程序继续细分,用户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什么东西占用空间多,并决定要清理掉哪些缓存。
如此一来,可以不担心失手删掉了常用小程序或者收藏的缓存数据,或是清理缓存后,在外打开会长时间等待加载的情况了。
聊天记录管理,现在更显眼了
很多人都有删除掉长期不联系的好友的习惯,微信支持注销账号后,朋友消失这种事就变得更加常见了。现在微信会直接显示已注销的微信用户,并且可以在通讯录通过首字母Y快速查找,你仍可以查看彼此的聊天记录,但会显示对方无法接收消息,并提供快速删除按钮。
微信的聊天记录空间管理功能也有了变化:之前的筛选器按钮全部放置在界面最底部,来到大屏手机时代后显然有些不太方便。微信现在将按时间、类型、体积大小排序筛选的三个按钮拆分,全部放到了界面最顶部,用户可以很直观地使用并筛选那些最占用存储空间的聊天记录了。
微信内容,在其它设备上打开?
如果你习惯在微信内部分享图片、视频或者网页,最近更新后一定会发现分享操作变得不那么顺手了——原来的多媒体内容长按菜单列表中新增了一个“在设备上打开”按钮,点击后会提示选择设备,目前有诸如惠普笔记本等,接入了微信相关生态的设备可以进行快速分享。
近几年手机厂商都有在做手机与PC及其他设备的信息和快速分享功能,不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也成为改善体验的重要方向,微信这个动作也算是充分利用了它在手机和桌面端的巨大用户规模。至于这是否会成为腾讯在IoT体验领域的重要一步,就有待观察未来的演变了。
朋友圈社交属性增强,小程序也能分享了
除了修复iOS 16首个开发者测试版下,浏览朋友圈或公众号有概率会闪退的bug之外,微信朋友圈还做了一些细调:信息流点赞后,按钮变成了实心红色,点赞时也会驱动手机振动反馈。朋友圈图片的详情按钮从原本的图标改为“详情”二字,总体而言变得精简舒爽了不少。
从现在起,微信可以将小程序也分享到朋友圈了。这对于想要依托微信生态推广的企业来说更是利好消息,小程序的活动展示和用户唤醒比起单纯的公众号文章、网页等,自然是要高效得多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式各样的小程序引导文案,会成为朋友圈“广告”新战场。
最后是和雷科技息息相关的改变。在微信订阅号详情,原本将头条内容封面放大展示的呈现样式,改成了所有文章“众生平等”,无论是第几顺位的公众号文章,现在都只以左边标题+右边封面小图的形式呈现。这对于同样是花心思准备但不是头条的文章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服务用户需求的新微信
在主流认知中,微信还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快速成长起来的新鲜事物。但实际上,微信在今年年初已经度过了它的11岁生日,放到中外互联网行业对比,怎么都算得上是一个常青产品了。在这十一年间,微信从新型的社交聊天工具成长为全民应用,服务所有人时也面临着相应需求增长。
关于微信功能的吐槽,隔三岔五就会成为微博、知乎等平台的热门。仔细探究过去,并不是微信做得有多么糟糕,而是它作为一个服务十余亿级用户的超级互联网产品,并没有全面照顾到如此广又如此有深度的用户群体,毕竟每个细分功能都可能有百万千万用户使用。
因此,满足那些过去快速成长过程中没有仔细解决的问题,为那些相对少众但也绝对是不小数量的用户提供改变,成了微信近一年间最主要的更新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虽然微信和最优秀的IM相比还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和过去的微信比已经有了云泥之别,更能讨人喜欢了。
主动改变自己,寻求与用户关系的升华演进,这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互联网产品尤为重要。微信的老大哥QQ,就在十一周年之际站在经典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十字路口上踌躇多日,甚至有了许多改变,而正是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用户的举动,让QQ开始有了新血。
如今悄然转身的微信,或许就是在为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