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极刻》第655期
编者按
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和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将分别于2022年1月6日和1月5日在郑州召开。
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到刚刚落幕的省委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创新正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中的最强音,“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已成广泛共识。
今年河南两会期间,大河财立方将以“创新2022”为主题,通过文、图、海报、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推出系列策划报道,立体报道河南两会,充分传递经济领域代表委员好声音,讲好河南财经故事。
大河财立方《极刻》团队
记者 陈玉尧 文
马腾飞 摄影摄像剪辑
2021年,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优势再造”战略,为河南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食品行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行业,而速冻食品产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2020年,河南就生产了全国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作为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速冻食品产业如何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在2022年实现优势再造?
2022河南省两会前夕,河南省政协常委、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南接受了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就速冻食品行业优势再造、创新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分享了三全食品的创新经验。
产品端、渠道端改革,
推动行业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
2021年12月31日,在三全食品郑州第二生产基地,陈南接受了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的独家专访。
“传统观点认为,三全食品是一家主要生产速冻汤圆水饺的企业。但在我看来,三全应该被看作一家从事方便食品生产的冷冻冷藏技术企业,冷藏冷冻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记者提出的河南速冻食品行业优势再造话题,陈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速冻食品行业优势再造,需要跳出传统的食品企业思维,换道领跑,将整个冷链链条打通打透。”
在“优势再造”战略中,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而供需协同优势,则要求企业在供给端进行改革。
对此,陈南表示认同。面对消费升级、消费多样化的趋势,行走在行业前沿的三全食品早已在产品端、渠道端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布局。
据陈南介绍,消费的多样化对三全食品产品品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2021年,三全食品推出了聚焦早餐、备餐、涮烤三大场景的战略产品,并针对饮食需求的变化,推出了多种新品类产品。目前三全食品新品类产品的业绩增长已超过传统汤圆水饺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消费趋势的变化也促使三全食品在渠道端进行改革。此前,三全食品主要渠道是商超卖场。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三全逐步新增了To B渠道,加入餐饮预制品赛道,并在传统的电商平台之外,拓展了生鲜电商、社区电商以及基于卖场的到家业务等渠道。
组建产业链联盟、发力金融领域
推动行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优势再造”战略中,明确提出“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从速冻食品行业来看,这就要求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这样才能做到产业上下游协同稳定,进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陈南介绍,早在2020年,三全食品就倡议成立了三全产业伙伴卓越质量联盟,为联盟内的伙伴企业全方位提供关联增值服务,如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技术合作支持、上游原材料的联采等,实现行业质量的全面提升。
产品质量、标准输出之外,三全还通过资本的纽带,频频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三全食品持续在金融领域发力。
2021年9月份,三全旗下天津山河仁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集完毕。
更早之前,2021年1月三全全资成立中润全融(天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陈南告诉记者,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从事三全食品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些投资,投向食品消费、食品科技等产业相关的领域。而新成立的保理公司主要做供应链金融业务,解决产业链上的供应商、经销商流动资金问题。整体来看,通过金融领域的布局,三全食品可以将资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优势,赋能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实现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三全食品在加快全国产能布局的同时,继续加大在河南本土的投资力度。
据悉,三全食品拟在郑州航空港区投资24亿元,用地470亩,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覆盖涮烤、自加热套餐、餐饮、速冻米面食品、711市配等项目生产以及智能冷链仓储物流系统。
该基地将是三全在郑州的第3个生产基地,全国第8个生产基地。据陈南介绍,该项目有望在2022年开工建设。持续加码布局河南,一方面因为看好河南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前景,企业长期发展需要进行产能储备;另一方面鉴于经济的周期性,产能资源的要素成本处于低位,在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的前提下,逆周期进行产能建设也有利于未来产能释放和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新基地投产后,河南速冻食品产业发展有望注入更强动能。
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协同创新,
走专精特新道路
本次参加河南省两会,陈南表示,将重点关注创新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2021年,河南省在百天内,连续揭牌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
民营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在陈南看来,实现“两个确保”,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推动民营经济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陈南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民营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机制,落实普惠性研发补助政策,采取前期资金投入、后期补助等方式,对民营企业技术研发给予扶持。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加大对企业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奖补力度,鼓励并推荐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省实验室建设等。
在陈南看来,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还应加快协同创新。
一方面,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向民营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支持科研人员服务企业创新。
另一方面,鼓励支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此外,加快民营企业协同创新,还需要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在细分行业、专业领域精耕细作,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围绕大企业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实现配套创新,通过原始创新或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再创新,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核心竞争力。”陈南表示。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