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涵柏是科技行业从业者,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最新统计显示,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98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总里程达到3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铁路线越长,就意味着潜在的隐患越多。今年上半年,在湖南省郴州市境内发生的T179次列车侧翻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巡检机器人技术已成熟 取代人工渐成趋势
铁路轨道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自然老化及恶劣天气等原因,会造成铁路设备损坏或松动。为了保障安全运行,十几万公里的铁路线需要定期进行例行巡检,以便能够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传统的铁路巡检工作以人工为主。然而人工巡检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人工巡检须长时间徒步完成,工作效率低、信息上传不及时,作业难以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铁路沿线气候环境恶劣,作业质量难以保障。遇到突发情况,响应不及时,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巡检系统和巡检机器人逐渐开始替代人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无线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标准化巡检作业,巡检信息可实时传输给后台管理者,作业人员可同时监控多个巡检机器人,及时发现报警信息,排除安全隐患,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市场格局尚未明朗
相比人工巡检,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诸多优势。它不受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影响,能轻松应对各种恶劣条件,且不会产生疲劳,可以7*24小时全天候作业。每台智能机器人对车站设备自动巡检一轮,只需要1个半小时,人工巡检一轮往往需要4-5小时。
采用全景影像系统可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通过机器视觉等技术可对现场人员、动物、物体等进行精准识别,判断潜在危险并及时发出警报信息。依托不断积累的巡检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不断提升识别准确度。
近年来国内智能巡检市场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在电力、安防、园区、机房、铁路隧道、粮库、路面等众多行业落地。
伴随智能电网投资的增长,在电力巡检市场上山东鲁能、浙江国自、亿嘉和、朗驰欣创、申昊科技等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铁路巡检等领域,目前竞争格局尚不明朗。2019年6月26日,京东数字科技自主研发的铁路巡检机器人在第十四届国际先进轨道交通展览会(ARTS)上正式发布。这款产品融合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在铁路场景实现测绘级检测精度,也能照预设线路自动行进,实现障碍物识别,远程遥控,对各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指标进行智能测量等,节省铁路巡检运维成本50%。
巡检进入智能时代 得核心技术者得天下
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巡检记录都是以纸质方式保存,难以形成可利用可研究的历史数据,导致巡检工作一直停留在简单的重复阶段。
智能巡检系统可通过前端机器人进行图像和视频采集,将轨道沿线完整的巡检画面保存并回传至管理平台。利用云端管理和大数据等技术,可对海量巡检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关联分析和挖掘,对潜在隐患进行高效识别,比如轨道掉块、裂纹、连接件异常、轨道异物等。进而提升巡检效率,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了自主移动、传感技术、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每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将为产品赋予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用途。目前市场仍处于群雄并起的时代,具备自主研发实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