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中亚国家的名字(狭义上指中亚五国),都是以斯坦结尾的,虽然这些国家很多与我国接壤,但是对我们来说他们却依然那样的神秘,对他们的仅有了解可能更多的来源于前苏联,最近哈萨克斯坦的动乱局势,又让我们的视线重新聚焦到中亚,从地缘政治看,中亚连接了亚欧大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且由于和我国历史上的渊源,是我国极力与这些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名字中都有“斯坦”呢?
我们从名字的词根的角度说起,后缀 -stan 是波斯语中“土地”“地方”或“国家”的意思。后来演化为代指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个后缀在中亚和西亚和南亚地区都很常见,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很大。类似的用法比如:
Kazakhstan (哈萨克斯坦)、Kyrgyzstan(吉尔吉斯斯坦)、Tajikistan(塔吉克斯坦)、Turkmenistan(土库曼斯坦)、Uzbekistan (乌兹别克斯坦)
当然也有例外的巧合,
Pakistan 巴基斯坦(意为纯净的土地,名称由五个地名的字母缩写组成 Punjab, Afghan, Kashmir, Sindh, Baluchistan)
Palestine(巴勒斯坦,虽然名称是巴勒斯坦,但是却是以Stine结尾,属于闪语族,不同于波斯语或者印欧语系,有“人”的意思)
除了以上国家以斯坦命名,有些国家的省或地区以斯坦命名,比如伊朗的一些省,上面提到的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Baluchistan,还有印度的印度斯坦邦、俄罗斯联邦下的自治共和国,比如达吉斯坦共和国等,阿塞拜疆的行政区划等,这个不只是中亚这几个国家命名的习惯,英语和日耳曼语言也以类似的方式使用“land”,土地的意思,比如England,英格兰,指的是盎格鲁的土地;德国,Deutschland,指的是德意志的土地,类似的还有芬兰、波兰、苏格兰、爱尔兰、荷兰、格陵兰、新西兰等。
很有意思的是现在还有一个国家称呼我们为斯坦,就是欧亚交界处的亚美尼亚,最早我们被称呼“Cenastan”,意为秦那斯坦,来源中国秦朝,后演化成了“Cinastan”,而“Cinastan”最早来源于梵语“Cīnasthāna”,而“Cīna”曾被翻译为“震旦”,有曙光、黎明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斯坦”会是来源于波斯语呢?
在公元前一千年,中亚的居民为古代东伊朗族游牧民,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据考证,古伊朗部落于公元前两千年就居住于该地(一说来自高加索),这些部落都说伊朗语。到了公元前6世纪末,伊朗西部的波斯人建立了辽阔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贝希斯敦铭文》记载了波斯人在东方占领的地区,这其中就包括了中亚的地区。
公元前500年阿契美尼德帝国地图,又称波斯第一帝国。
为什么中亚人不说波斯语而改为使用突厥语了呢?
随着突厥人的崛起,波斯语的使用逐渐减弱。原始突厥人属于黄种人,讲突厥语,6世纪兴起于蒙古草原和中亚,以游牧民族部落为主,后部落联合建立了突厥汗国,建立自己的王朝,并通过武力向西、东一路扩张,征服地域一度非常辽阔。在向西征服的过程中和当地印欧民族融合,成为黄白混血人种,但古波斯人的一些语言和文化习惯并未完全消失,比如“-stan”的用法,后来传入突厥语,是波斯语的罗马字母转写形式。一部分没有被融合的古波斯人后裔不得不退居到费尔干纳盆地,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塔吉克人,所以中亚五国除了塔吉克斯坦,其他几个国家主体民族都属于突厥语民族,属于突厥帝国后的遗存。
突厥汉国地图--公元6世纪
为什么蒙古人征服后突厥语还得以保留呢?
公元13世纪,在先后经历了数个突厥王朝后,中亚被蒙古帝国征服,但突厥语还是一直被沿用,一个简单的解释是,蒙古人的征服和占领发生在很短的时间(约 200 年)内,蒙古人口和突厥民族比起来,相对少很多,同时很少有蒙古人真正定居在被征服的领土上。采用一种新语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文化转变—-类似的事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定居者才能生效。 中亚突厥化始于6世纪(蒙古入侵前700年)。当蒙古人进攻中亚时,他们用突厥士兵(同样的游牧民族)补充了他们的军队。很多蒙古人被更多的突厥人同化了。
蒙古帝国扩张图 1206-1294 (1279年元朝灭南宋,自此中国并入元朝版图,这是中国第一次被非汉族完全统治)
19世纪后期,俄罗斯帝国征服了此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后来成了苏联的一部分,五国同时统治了很长一段时期,虽然由于俄语被强制推行,慢慢俄语成为通行语言,但作为民族语言,突厥语也同时保留了下来。由此可见中亚几国被称为“斯坦”,和其语言、文化、民族、国家等历史都息息相关。苏联解体后,虽陆续开始了建国,但曾经历史上的几次统一,基于相似的语言、文化,国家的名字中都以“斯坦”结尾,也就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