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朋友圈中的照片成为“整条街上最漂亮的”,是大多数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每每看到一些影友们的朋友圈,经常会觉得诧异,拍摄一天甚至半天下来,就能发一组9张甚至两组18张的朋友圈,其中不乏构图重复、光影不佳的泛泛之作。究其原因,乃是涉及到照片筛选的窍门。我尝试发布重庆拍摄感觉最好的一天的9张照片(全部摄于2020年11月5日当天),发现仍有一些不满意的作品在其中
图1 罗汉寺内,构图散乱,不满意
图2 比较满意
图3 洪崖洞经典机位,很满意
图4,渝中全景,很满意
图5,洪崖洞和后面的高楼,比较满意
图6,菜园坝立交,比较满意
图7 没有拍出框型构图的感觉,差评
图8 由于没有带广角镜头,这张构图很不理想
图9 比较满意
其中第1张、第6张光影明显不佳,第3张高光过曝,而第4张与第7张构图重复,其他的作品倒还算满意。由于是在一天之内拍摄,所以硬要上传9幅作品就会出现“凑作品”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朋友圈出现凑作品的现象呢?那就需要自己有一双辨别作品好坏的双眼。不过摄影作品不像理工科论文,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我们常说艺术是没有标准的,那么在筛选作品的时候,我们拿什么衡量作品的好坏呢?
我这里给大家两条建议:
- 好作品必然是先令自己弹眼落睛、兴奋异常的
- 有了好作品还要厚积而薄发
相信很多摄友都有这样的体验,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走在街上拍摄,遇到一个前所未见的场景,突然灵感上涌用高超的技法将其拍下,深感兴奋异常,那多半这就是一幅绝佳的、让自己弹眼落睛的作品,但以我拍摄的经历而言,出门一天,这样弹眼落睛的作品最多不过2、3幅而已。
在重庆摄影8天,拍摄的场景近百个,快门数更是2000次有余,但让自己弹眼落睛的作品不过10几幅罢了。将这10几幅作品再精挑细选9幅出来,相比上文的9幅作品,显然质量高得多:
图1 交通茶馆
图2 朝天门全景
图3 洪崖洞
图4 渝中夜景
图5 渝中全景时间合成
图6 菜园坝立交
图7 洞中朝天门
图8 海棠溪地铁站
将整个行程所拍摄的照片挑选9张,作为朋友圈发出来,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经常认为摄影大师按下快门就一定是一幅佳作,实则不然,有史以来最知名的摄影家法国人卡蒂埃·布列松一生按下过700万次快门,而传于后世的佳作不过寥寥千余幅,1/7000的选片概率才成就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
而同样出名的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曾于1983年游览黄山月余,收录进画册的黄山相关作品仅有三、四张,此种厚积而薄发的创作方式,才能够造就大师级的作品。
马克·吕布©拍摄的黄山
2020年1整年,我按动快门至少20000次以上,从其中只挑选最好的9张出来发朋友圈,是否感觉精致程度更进一步了呢
西藏阿里纳木那尼峰
梅里雪山余脉
朝天门全景
梅里银河
云上萨普冰川
分道扬镳
人体草原跑马人
措卡湖晨景
松江轨交2号线
我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为大师的潜质,一个认真摄影的人,面对若干场景拍摄1000张照片,至少会有一张令人满意的作品,勤可补拙,大师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次次观察,一张张积累由量变而质变终成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