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东流有8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学府。
学校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贤人”为校训,坚持以“让生命感动生命,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办学理念。花园式的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这就是我的母校东流中学。母校对于我们来说,是成长的摇篮,有着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是我们青春年华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母校的文章。然而,一是俗事纷扰,二是手中的笔,实在笨拙。
三月,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在绵绵的雨丝中穿行,在温暖的阳光下跳跃起舞。
柳绿了,草青了。绿色走进了春天,鲜花走进了春天……
春分,更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鸟语花香,春色撩人。撑着伞,我在柔软的细雨里独行。
走在春天的校园里,抬眼望去,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一砖一瓦是那样亲切。
顺着林荫大道斜坡缓缓的走到操场。长长的红跑道,绿草如茵的⾜球场。俗话说:红配绿,看不够。
跑道上那一道道白线,仿佛是姑娘们穿的裙摆花边,婀娜多姿。
如果说母校像⼀条项链,操场无疑就是⼀颗珍珠,镶嵌在这条项链的中间。
操场,是母校的中⼼,也是同学们的乐园。
当年,我们在操场上做操,上体育课,课外活动时,踢毽子、跳橡皮筋、玩捉羊游戏,追逐打闹。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回响……
轻轻的踩在草地上,柔软、舒服。
一条小道,一片整齐划一郁郁葱葱的水杉林、假山、八角亭,亭子旁还有一口年代久远的水井。
水杉林原来也是一口水塘。高一的时候,塘边有几双菜地是我们班的。假山三面环水,亭子旁也有一口小小的水塘,上面飘浮着一层绿色的蓝藻,这让我想起高一语文课本里朱自清散文“梅雨潭的绿”。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教我们语文的张老师,清清秀秀戴一副眼镜,他操着一口桐城话,印象深刻。
返回林荫大道,这时候雨下的大了。正是上学时间,同学们鱼贯而入,连绵不绝的雨中各种各样的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迎面是科考馆,我们曾经的大礼堂。那时候逢雨天,体育课改为室内活动,同学们在这里打乒乓球,翻单杆,自由活动。这里也是学校文艺汇演的地方。
最有趣的是,那年学校开文艺晚会,我们初二(2)班在班主任曹老师的指导下,排练了2个节目,男生一个快板,叫“四人帮”。学霸学宁饰演“江青”,班长德林饰演“王洪文”,孩他爸饰演“康生”。我的同桌良忠饰演“姚文元”。
初中阶段,同学之间喜欢起外号。良忠因为个子矮,头大,被调皮的男同学戏称“胖头鲢子”。胖头鱼和鲢子鱼是一种相似的鱼种,胖头鱼比鲢子鱼头稍大些。
这个节目演出时引起轰动,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上了热搜。女生“采茶舞”节目里,我是采茶姑娘之一。
记忆中,有高我们几届的学姐,作为上山下乡知青代表,从北京人民大会堂载誉而归,在这里给我们做了专场报告。
疫情非常时期,上课区域不得入内,我在铁栅栏外面走了一圈。
靠近红楼,探身望了下里面,圆门里静悄悄,估计老师都去上课了。
在这座楼里,从初一到高中,我度过了五年的青春岁月。
我们这一届,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二届去县城参加中考的毕业生。
(从冬季升学改为夏季,我们多读了1学期,初中实际上读了3年半。高中最后一学期,是在老师办公室后面平房里,总计5年半。)
整个的初中,我们在校园的角角落落种菜,翻山越岭去校办农场耕种,为建设东流大闸,在牛头山脚下挥汗如雨。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到中学,从家里到学校,劳动伴随着我们的一路成长,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还记得,有时候下午放学不回家,或者下雨天的体育课,溜到校图书馆里,去翻看那些发霉的书籍报刊。
图书馆收藏了好多上世纪50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的电影画报。这给青春期爱美喜欢幻想的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40多年后,在东中81届同学群,高中班主任王老师给我们介绍,才知道当年图书管理员“老刘头”,是黄埔军校8、9、10期教官,是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秘书。而在农场劳动改造的“老反”是解放前中央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很震惊也非常惊讶。掀开岁月的面纱,母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仅云集了众多的优秀教师,而且还是藏龙卧虎之地。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红楼依然如故,校园里那几棵老虎刺树还在。初高中时的老师,有的已经做古,大多数都已是鬓发如雪。
我深深的沉醉在校园里,仼思绪纷飞。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往事只能回味……
栅栏外的我,依依不舍。
从1953年定名为东流中学,成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到1978年被定为东至县重点中学,2002年又成为池州市示范高中。母校风雨兼程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光荣历程。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母校,以她灵秀慧中的情怀,集古往今来的知识瑰宝,奉献给渴求知识和文明的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的东流中学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前迈进,我衷心的祝愿美丽的母校越来越好,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