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清理了微信朋友,发现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打开一看,只剩下一根横杆。(莎士比亚)。
可能是已经把我删了,或者是已经关闭了朋友圈。我们之间,也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
许多社交中的朋友,
最终都选择相见不如怀念。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人正在悄无声息的退出自己的世界,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他可能是你高中的时候,玩的最好的那个同学,你们一起从小县城考到了大城市,后来就逐渐失去了联系,就算偶尔点赞,看看对方朋友圈,但谁也没提过见一面。
她也有可能是跟你睡过一张床的闺蜜,你们曾经无话不谈,互相交换着小秘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再也没有一起逛过街,吃过饭。
他也许是你刚工作时遇见的同事,你们信任交心过,一起在大排档里喝过酒,吹过牛,但后来分道扬镳,各寻各的精彩。
有时候觉得成年人的感情还蛮脆弱的,两个人断交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可能一个人沉默,另一个人也不会主动,就这么保持着很微妙的距离,不靠近,也不打扰。
我突然想起之前有看到的一段话:
“如果以后你不主动找我,我这辈子也不会再与你有交集。
但只要你和我说话,我看见了,我一定秒回,或者你说你想要见我,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你的面前。
但如果你不找我,我应该真的就不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了。”
因为我们之前要好过,曾推心置腹,彻夜长谈,如果你需要我,我还是会义不容辞,但如果你不主动联系我,我也会选择一步步的退后,直到我们的世界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其实细想起来也觉得蛮可惜的,当初以为永远不会离开的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一个一个丢掉了。
好像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如初了,因为我们有了各自的生活,事业,家庭,不同的圈子和未来的规划。
越长大,越是知道每一份感情都需要分寸感,不靠近,也不打扰,这样彼此都好。
当代社交的最大特点来去随缘
微博上有个热词是“蹦迪式社交”。
形容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处于速食化的交友状态,好像跟谁都可以迅速亲密,同时也可以瞬间疏远。
现代人社交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来去随缘”,你来我无限欢迎,走我也不远送。
这或许便是现代人的佛性吧,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在某个关系上去做过多迁就,为了生存我们已然屈就太多自己。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漫画:
有两只蛋在没孵化前,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它们互相陪伴,无话不谈,一起憧憬未来。
但三个月后,令人意外的是,它们分别孵化成小鸟和鳄鱼。虽然感情基础还在,但却相处得越来越吃力。
鳄鱼喜欢吃肉,小鸟喜欢吃虫;鳄鱼生活在水里,可小鸟却天生不善水性。时间长了,两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开始渐行渐远。
麦兜说:“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
和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一段需要很努力维持的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新周刊》这样评论:“当代热衷“生病”的年轻人,10个人里面8个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还有2个正在变成社恐的路上。”
浮躁的生活方式、无孔不入的网上社交软件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每个人的心灵荒岛都越来越大。
当代人的社交模式是被动式,是对对方的礼貌回应,是努力挣扎着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节的姿式。不想被嫌弃,不愿意卑微,有着很强的抵御和自我保护意识。
点赞,是我最大的主动
如果说,还有一种社交行为既可以主动表达“我认可你是我朋友”,又不想互相打扰的话,那就是点赞了。
平时不怎么联系,只剩下点赞来维系一下我们的关系
无论是发美景、美食,还是分享你的小小快乐,我都会给你点赞。
但如果你连朋友圈都不发,我连赞都点不了了。
我曾经是个从不发朋友圈的人,觉得没必要,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装着就好。
但有一天,有位许久未联系的老友来关注出差,又特意来到深圳找我,一起吃饭之余,他说:
“本来这次行程挺急,没时间来深圳,但好久未见你平时又看不到你发朋友圈,不知道你现在过得怎样,所以还是想着来看看你。
听完后其实心里是有点愧疚的,没想到不发朋友圈还让老友这样担心。
从那以后,我这个懒人也偶尔会发一发朋友圈了,就是想告诉那些在意我的人:
“我过得挺好的,勿念。”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给你的朋友圈点赞,有时不仅仅是因为你发的那条朋友圈,而是因为你这个人。
给你点赞,内容倒是其次,更多的是想借此给你一个问候。
点赞,是一种感情的联结。
或许我和你大半年没有联系,但千言万语都在“点赞”中。
现在的人,都很干脆和利落,主动都是因为喜欢,不主动,就是拒绝。
每个人的心里都跟明镜一样,我们也不必给别人找借口。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我们也不要了。
所以希望你们,都能找到那个愿意跟你长长久久的人,爱情也好,友情也罢,最珍贵的都是细水长流。
你有多久没有和好朋友联系了?
主动给他们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