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大全 正文
内闭关文案朋友圈,全家福文案发朋友圈…

时间:2022-12-07 11:58:5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几乎每年都关门。

短则三五天,长则十来日。

今年的闭关,

却因每晚的“两小时计划“,

成为一种奇妙的温软绵长。

1

论及闭关,

小隐于庐也好,大隐于市也罢,

都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慰籍。

从生活中跳脱出去,

再演一出王者归来,

身体轻盈、灵魂饱满,

便又觉诸事可化绕指柔,怡然、淡定。

以至每每感慨“要对自己好点“,

便有众友群起而攻之:“你几时对自己不好了?”

亦不乏有友疑惑:

世事如此这般,日复一日,何至闭关?

其实,说到底无非“自处”二字。

尽管向来心中自在,

在这庸庸碌碌中,却也并不总能随性洒脱。

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不懂如何去爱人。

不喜之话不闻、不喜之事不做、不喜之人不交,

安静地与自己对坐修行;

亦像待机过久的手机,关机断电清除缓存,

才能给新的遇见和美妙腾出空间。

2

闭关的过往里,尤为喜欢乡居。

城市的每扇窗后,

都有各自的故事、各自的美好,

唯独欠缺了山居那份安宁和自在。

在乡间,

清晨在鸟鸣中醒来,推门便是满目苍翠;

中午阳光正好,猫和狗懒洋洋地在台阶上打瞌睡;

傍晚漫天霞光,山与树渐消渐隐,虫叫蛙鸣起伏不息;

夜深了,唯浩浩苍穹,星河静谧而繁盛……

无访客、亦无路人,

坐在房中看书,或是山间小道信步而行,

心与灵皆归为静寂,

是归于本源,是一重新生。

有听风饮涧的岁月静好,

自然也有山居琐事的清苦。

取一瓢水、劈一颗柴,

是桃花源的另一重真相,

也是生活的另一翻体悟。

如此这般,

在烟熏火燎里,

欢欢喜喜烤一只新出的红薯,

便也成了另一种自渡。

3

相较之下,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自己呆倦了的地方,

跑到别人呆倦了的地方,

兀自融入远方的嘈杂与喧嚷,

便是带着些许文艺的浪漫了。

有一年携电脑出行,

在路上赶稿、在民宿赶稿,

在那些个异乡的清晨和深夜赶稿,

在当地人和陌生游客疑惑的眼神中赶稿……

像极了某部热门电影的女主情境,

不同的是,没有男神孜孜相助,

唯有叔叔姨与青涩少年,

一群人围坐篝火,谈了半夜茶经和中医的源远流长。

多多少少,还有些注定似的不期而遇:

在人潮中惊鸿一瞥,好似哪里见过似的;

在寺里听梵音,突然怔住的潸然;

在未曾至更未曾晓的地方,却似梦境重现……

仿若千千迢迢,走那一遭,

就是为了听一句话、见一个人、晓一桩事。

像是一种跋山涉水的寻找,

寻前尘、叩今生、问来世;

或者什么也不做,却也意外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4

常常有人说,

现代生活兴旺繁荣,

人却为繁杂事务和琐碎信息所累,

负荷过载的机器,

开心?是何其昂贵的奢侈品。

其实何至于此呢?

伍尔夫说,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那时间呢?没有三五日、十余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努努力,也还是能有的。

每晚“两小时计划”,亦是因此而生。

遁入书房,深掩房门,

读书、码字,

有时抬头看窗外,

月亮穿过了云,

忆起一些事,又忘记一些事。

万丈红尘,

从来都无法关在房门外,

更无法关在心门外。

吾等凡夫俗生,

终其一生,

其实都在带发修行。

看得透,想得通;

融得进,跳得出;

何尝不是另一种“遗世而独立、飘飘而欲仙”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