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社交界,可以对朋友间的理解和工作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微信已然是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朋友圈有很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同样也藏匿了很多乌烟瘴气。在社交媒体异常发达的背景下,朋友圈不只是家人、朋友、亲戚组成的私人空间,而是由许多社会关系组成的公共空间,媒体属性日益凸显。作为党员干部,“朋友圈”正确打开方式你可知否?朋友圈里,“越缺什么,越晒什么”。随手拍,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动动手指,写几个字,配一两张图,就发出去了。其实,都是身边一些“高大上”的东西,都不属于自己,仅仅是在羡慕别人。有时,享受了一顿美食,也发了朋友圈;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也要告诉所有人......但这一切,都不是真正属于自己,你只是一个匆匆忙忙的过客。真正睿智的人,发不发朋友圈,不太在乎,从不强求。不是他没有什么值得晒,而是他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即便他有空闲,但不是晒生活,而是读书,修生养息,让自己变得安静。
朋友圈太闹腾,看不看也没什么关系。如果你真的需要别人关注你,那就用成绩说话。用俗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你的路会越走越宽阔;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你有成绩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富在深山有远亲”。“不是真正拥有的东西,有什么好晒?真正拥有了很多东西,为什么要晒?”如果你为了理想,忙得不可开交,那就晒不晒,也无所谓。幸福是自己的,何必与人分享;痛苦靠自己扛,别人也不会分担。不少人不爱发朋友圈,还因为朋友圈变质了,鸡汤文章、销售广告刷屏,让人不堪其扰。心态要高,姿态要低。不要看轻别人,更不要高估自己。党员干部应自觉端正“交友观”,慎重对待“朋友圈”。要多些高尚追求,少些世俗人情;多些君子之交、群众之交,少些利益之交、权钱之交;多交益友诤友,少交媚友损友。党员干部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精神,传播朋友圈里的“正能量”。
多晒正能量,展现新风尚。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乱象层出不穷。面对“乱”象,党员干部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要充分利用朋友圈宣传新思想、传播正能量,坚定信仰信念,把红色信仰作为最有力的武器,自觉抵制“低级红”“高级黑”,让“负能量”“歪能量”“黑能量”无处藏身、销声匿迹。还要主动发声,及时制止、澄清朋友圈的谣言、谣传,正确引导网友正确发声、合理诉求,作朋友圈正能量的传播者。勿秀花架子,吹起实干风。朋友圈是展示工作情况、生活方式的最好渠道。作为党员干部,要多晒为民办实事的实绩,勿秀溜须拍马的花架子。实干担当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唯有实干才是为民谋福祉、实现复兴梦的不二法宝。要在工作中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让朋友圈充满实干的颜色,发布担当的动态。炫和秀是朋友圈司空见惯的技能,然而假秀、假炫让朋友圈多了很多不正之风。作为党员干部切不可把朋友圈作为秀场,绞尽脑汁秀成绩,花样翻新拍马屁。要警惕朋友圈里的“形式主义”,切不可把朋友圈变成新的“四风”问题的阵地。
党员干部就要敢于“亮剑”,解疑释惑,激浊扬清。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推送、个性化推送,让不少人烦恼。微商兴起,朋友圈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让大家眼花缭乱、不胜其烦。其实,微信朋友圈还是比较人性化,不想看的广告可以关闭,不想要的商品可以屏蔽。作为党员干部,朋友圈关闭什么、屏蔽什么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政府的很多事务本来就与公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比较直接的联系,社会关注度高,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参与社会和政府相关事务的机会大大上升。如果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时直接表态或发表意见,很可能会把公众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不满转化为对官员个人的批评甚至舆论审判。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录像、录音工具和软件层出不穷,即使是政府官员在私下场合发表的一些个人看法,一旦被某些人以偷拍、偷录或转述等方式上传到互联网,尤其是被一些用心不良的个人、新闻媒体或出于商业目的进行炒作的自媒体等利用,以断章取义或刻意歪曲的手段引爆舆论,则会给官员带来很多麻烦。
歪风当关闭,奢靡要删除。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同样需要风清气正。党员干部要正身正己,自觉抵制 歪风邪气,删除朋友圈的奢靡之风。要时刻净化的自己的朋友圈,把“别有用心”的好友删除,把“易容改装”的腐蚀屏蔽,把“曲线进攻”的大门关闭,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守住自己的心,坚持不懈地净化自己朋友圈。“群处守嘴、独处守心。”党员干部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也代表着党组织的形象,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擦亮眼睛做甄别,坚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该发的不发,不该转的一律不转,谣言谬论坚决制止,歪风邪气坚决删除,坚持做风清气正“朋友圈”的坚守者。因势而谋战先机,顺势而为赢主动。新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党员干部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度仍从容”的坚定立场,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精神,传播“朋友圈”里的正能量。
百姓不删除,民意勿屏蔽。“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党员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群众到哪儿,党员干部就去那里。要经常看看百姓朋友圈,经常翻翻百姓关注的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收集好的想法好的建议,积极用“接地气”“粘泥土”“带露珠”语言解答网友疑惑、回应网民关切,把朋友圈搭建成为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要向人民群众展示朋友圈,把工作的点点滴滴展示给群众,让人民群众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生活状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
作者: 董晓龙
责编:郑黎波
总编辑: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