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大惠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喜欢看朋友圈,打开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可以看到灰色的线,像屏幕一样互相挡住了距离,有时想看别人最近的生活动态,找不到。
想起之前朋友和我抱怨说:“自从他不发朋友圈之后,我再也没有办法看到他的生活动态了,是不是我真的要失去他了?”
分手之后的她,一直没有走出来,总是会偷偷地躲在手机屏幕窥探他的生活,沉浸在分手后的失落和回忆中难以自拔。
一边劝自己要忘掉,另一边却难以控制住自己打探的欲望,一旦看不到对方的消息还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可是其实要知道的是分手这件事情已经没办法改变,之所以走不出,忘不掉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正视事实。当你看不到对方的生活动态,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分手的事实,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走出来。
的确啊,在刚开始看不到他的朋友圈,你会不习惯,你会感觉到失落,可是其实是一种解脱。
那段时间朋友也会发一些仅他可见的朋友圈,会特意发一些伤春悲秋的动态,或者是发一些在一起时候经常一起听的歌,去到以前经常去的小吃城,还会特意发一句“以前每次都有你陪,以后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了。”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还在期待着重归于好,事实上她发过的动态男生一次都没有回复,或许对方已经开始了新生活,只有她一个人还停留在原地。
从他关闭朋友圈的那一刻起,她才清醒地意识到对方已经走了,她也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
花了一段时间用来做心理建设,朋友终于决定好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后来的她很少发朋友圈,报了健身班和心理咨询班,开始学习,锻炼,闲暇时间和闺蜜小聚,不再伤春悲秋,开始把更多的时间专注在自己身上,她整个人肉眼可见地在变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戒掉朋友圈,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朋友圈里所展现的东西往往不是最真实的, 有夸大的成分在。
你的人脉,你的成绩,你所经营下的自我,这些根本不需要你刻意去表现,是真是假根也无需去给别人分辨,生活本就是自己在过。没有人愿意去观赏你镜头下的生活,你本无看客,过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还记得《三十而已》里面的宋东湖吗?在第一次见面就带着漫妮去参加一个投行的午餐会,看上去很高大上,整个过程中宋东湖也一直在觥筹交错,和很多投行领导们交谈合影,让王漫妮担当摄影人员,然后发到朋友圈。
可是其实这些人他根本不认识,只不过是通过一些朋友圈的打造来凹人设,企图提升自己的品味和人脉。事实上这样的表现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大多数人一眼就可以看破,毫无意义。
与其把时间都投入到毫无意义的社交和对朋友圈的打造上,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
有多少人在每次聚餐前,要先发朋友圈之后,再去自行品味?有多少人每次去健身房,只是去拍照片,事实上根本没有练多久,有多少人拍照一分钟,修图十分钟,比起感受当下,似乎很多人都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对朋友圈的精心雕琢和打造上。
然而现实是那些把时间花费在朋友圈打造上的人们,现实生活往往过得平淡乏味,既没办法给自己带来更好的价值,也没办法感受到当下的美好。
反倒是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却是实实在在在用心生活。
闺蜜玲玲就是那个从不发朋友圈,但是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人。
去年刚刚拿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证,我知道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社交,只是一心扑在考取证件上。她从不发朋友圈,无论是自己用功看书到深夜,还是在对一道题冥思苦想抓破头之时,也很少和人抱怨,只是自己一个人和那些专业术语死磕。
直到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便是对自己所有努力最好的勋章。
越是那些足够自律足够自省,得到一些成绩的人,越是不会在朋友圈炫耀,低调是他们生活的本色,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心底最深的希冀。
那些动不动一点小事就发朋友圈的人,不代表他们的生活多热闹,反倒是不发朋友圈的人,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用心生活的人。
或许偶尔会有一点枯燥,可是等到回过头再去看曾经的路,分明是熠熠生辉。
不要只盯着表面上的喧闹,也不要被朋友圈动态下那些评论,点赞所迷惑,真正的生活从不在朋友圈,真正值得交心的朋友也并不在微信里。
不要再把过多时间放在朋友圈里,用心去品尝每一顿美味佳肴,和身边的人好好说说话,不要再去留恋那些生活中看不到的人,也不要去羡慕别人朋友圈中的热闹和喧哗,用心享受当下,去抓住身边的人,过好每一天每一刻,这样的生活才最有意义。
不发朋友圈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不发朋友圈的日子里,他们都在好好爱自己,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