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喜剧,都是某种程度的悲剧;
所有的悲剧,亦是未经渲染的喜剧。
一件事情,本就可能既喜又悲,
他在笑,因为他只观看;
你想哭,那是你的经历。
大年初一的电影院总是很热闹,座无虚席。
走出影院,与往常不同,没有看完喜剧的开怀大笑,也没有悲剧过后的泪流满面,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回去的路上,若有所思,依然毫无头绪,自然也没太顾上和同行的表妹她们聊天。
晚上闲来无事,翻看网友的评论。大致有两种呼声,一些人认为是炒冷饭捞钱,一些人也表示,片子笑中有泪,周星驰是真正的喜剧之王。看着这些评论,我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去电影院再看一遍。
影片开头,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喧闹的街头,熙攘的行人,略微破旧的衣服,骨骼清奇的手臂,夹着那本看了二十年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当年那个尹天仇仿佛又回来了…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新喜剧之王》的故事并不复杂,似乎是电影自身想表达的太多,看起来反而没什么内容。
风气浮躁,演技浮夸,篡改经典,制作粗糙,将就台词,应付观众;颜值即正义,上位即成功,资历即公理,背景似海深。片中以戏中戏的方式,并用一系列的连环调侃式讽刺,将如今影视圈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女主角,如梦,便是混迹于此的一个普普通通,跑龙套的小演员,默默奋斗,挣扎在底层。
其实,与其说挣扎,不如说是坚持。
作为一个演员,如梦对表演有着自己的认识。她觉得表演应该力求真实,细致入微。这样的年轻人,与浮华的名利场,注定是格格不入的。她坚信努力会成功,明天会更好,可生活却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冷眼不屑,讥讽怒骂,如影随形。
唯一一个一直坚定支持如梦追逐梦想,给如梦打鸡血、灌心灵鸡汤的人,是她的男友。
“白雪公主有几只眼睛?”
“两只”
“你有几只眼睛?”
“两只”
“那你,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白雪公主?”
如此苍白的逻辑,曾是如梦在最困难时唯一的精神支柱。讽刺的却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却被如梦发现是一个职业的合约男友。
原来,他也是个演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后来主角得到试镜的机会,前面的面试环节都很糟糕,最后一关神逆转,成功晋级。因为她没有再演,而是在重现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绪。
这段情景无形也致敬了二十年前的《喜剧之王》,最终让尹天仇圆自己演员梦的,不是片场的导演,而是发盒饭的警察。在扮演卧底的时候,担着随时丢命的风险,他完成了比职业演员更了不起的一次表演。
这,或许就是导演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吧!
其实,不只是影视圈。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唯颜值,唯背景,唯资历,已经渐渐深入我们的价值观。相反,对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则顺理成章的被安上了“小人物”三个字。
面对这个纷纷扰扰,错综复杂的世界,小人物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彷徨无措,总是缺乏着那一丝底气。
而小人物有梦想,更是特别残酷的一件事。
那种夜不能寐被梦想狠狠灼烧的痛苦,那种周围人有意无意嘲讽甚至欺凌,那种由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与挫败感,是你最亲密的朋友,跟你形影不离。
这种残酷,在周星驰电影里表现得尤为彻底。
别人家的励志片是:主角看起来是废柴,但其实呢?不是韬光养晦潜龙勿用,就是资源炸天扮猪吃虎,坚持到底,甚至稍微坚持,一定行。但周星驰的励志却是:你看起来不行,其实真的也不怎么行,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翻身大概真要等到宇宙毁灭。
但这些小人物,最后还是翻身了。
因为在极度残忍之后,终究还是周星驰的不忍。所以他让如梦受尽欺辱之后,终究还是因为一场意外咸鱼翻身。甚至让懂得欣赏如梦、最终回头是岸的王宝强,也得到了翻红的机会。
毕竟,童话是要有个完美结局的。
既是如此彻底的残酷,怎么还会被那么多观众称为喜剧?
大概其中还有一个少有人提到的元素:天真。刻骨铭心的残酷和无与伦比的天真相遇,总能迸发一种特殊的美。
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
在这个纸醉金迷,貌合神离的年代,有些人依然在坚守,在寻找着什么,依然相信我们的世界还存在那一抹天真。也正是最后这一抹天真,支撑起小人物那任何困境都无法摧垮的微笑,也守候着小人物内心深处自始至终的善良。那种随时自嘲自黑,不自贱不苟且的品格,才是真正的幽默感。
归根到底,周星驰只是想要幽默的讽刺,而不是真的想要严肃的批判。
他最想说的,还是生活,而不是演戏。
其实相比鸡汤,我更喜欢童话。童话很美,你明明知道童话不真实,却依然想去相信它;鸡汤太腻,它明明知道自己是假的,却依然叫你相信它。
这就好像一个特别简短的故事。某天,一个人通过某种方式预知了自己的命运。在得知自己惨淡一生之后,他依然信心满满,计划着如何最精彩的度过余生。人们往往以为难的是前者,其实更值得用一生去学的,是后者。
故事结尾,
佛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何必执着?
人说:浮生如梦,转瞬即逝,我只争朝夕。
向每一个平凡的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