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碳排放管理师证书的广告,便留下电话报了名。
“当天下午就有一个自称是北京吉学在线教育的王老师跟我联系,老师称碳排放管理师是由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发证部门是中科院。”
江龙回忆,王老师说只要在他们机构学习,保证可以拿到高级证书,工作年薪是15到20万,如果不想从事相关专业,拿证以后机构还可以给一些公司兼职挂靠出去,挂靠费用不低于每年8万左右。
王老师表示,培训费用在5980元左右,已经有多位在校大学生报考,“名额有限,晚了就没有了。”想到身边很多人推荐过此证,江龙一时冲动,交了100元先占了个名额。
可当江龙刚缴费结束,又接到另一个机构的老师的电话,那位老师告诉他,中科院的证书不是由国家颁发的,国家颁发的证书是在中国人事考试网查询得到的。于是他再次致电中国人事考试中心,中国人事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则提示说,目前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里没有碳排放管理师,不要上当受骗。
于是江龙提出了退费的要求,但王老师拒绝退费。
同样的味道,不一样的配方。这就是最新的骗局,已经有不少人上当了。等到当事人反应过来,培训机构有的跑路、有的不认,被骗者最终血本无归。
2021年3月,“碳排放管理员”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但“碳排放管理师”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并不存在。所谓“培训证书”非上岗必备,不过是一些机构自行颁发的培训结业证,和从业资格证完全不是一码事;至于挂靠,更是毫无可能,不会有哪个单位需要这种含金量的证书。
不法牟利者
编织虚假美梦
前不久,上海嘉定警方捣毁一个以在线教育培训为幌子的诈骗团伙,曝光了所谓的考证挂靠的“躺赚”。其实,这类营销宣传,是诈骗团伙的新套路。以光鲜新颖的行业为背景,取一个看似专业的职业名称以增加可信度,再描绘一个唾手可得的光明前景,诈骗团伙层层布局,吸引人落入圈套,交出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的培训费。而所谓的培训、考试,都是诈骗团伙自导自演,证书毫无含金量,等考证的人发现上当时,诈骗团伙早已人去楼空,维权无门。可以说,“考证躺赢”是被不法牟利者编织出来的虚假美梦,必须时时提防、严加惩治。
近年来,在部分行业,挂靠行为屡见不鲜,有利可图助推考证热,让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实际上,挂靠本就是违法行为。以注册建造师为例,建筑法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也明确,注册建造师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不得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单位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类似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除了诈骗分子诱之以利,还在于部分人有贪便宜、走捷径的心思。每当有一个新兴职业出现,各类声称包考包过的培训广告就会铺天盖地、甚嚣尘上。抛开不劳而获的心理,冷静想想:越是有含金量的考试,越是百里挑一,不存在不努力就能“包过”一说。比如,一级消防工程师报考人数屡创新高,通过率仅为3%左右;又如,前不久多地公布一级建造师合格人员名单,大部分地区的合格人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整体通过率不足10%。在这些大浪淘沙的考试中,资格证是给真才实学者的标识,而非投机取巧者的通行证。归根结底,资格证并非摇钱树,只有真本事才是硬通货,唯有勤恳奋斗,才能敲开通往理想生活的大门。
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轻松的捷径,没有躺赢的幸福,那些骗子抛出的诱饵、个人投机的心思,终究害人害己。要相信,靠自己奋斗的路或许有时显得遥远,但不日终将能顺利抵达成功彼岸。
综合:共青团中央、央视一套、澎湃新闻评论、青小小、人民日报评
来源: 安徽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