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下”杀死之前,他用虚弱的声音说:“不能呼吸!妈妈,我要死了!" "
接着黑人的抗议浪潮走向极端,数十个城市发生暴力抢劫,中国网民戏称“0元购买”。
但是在抗议种族歧视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个声音。"黑人自甘堕落,犯罪率高,受到歧视是自作自受。"
说实话,黑人犯罪率确实高得离谱,占总人口约12%的比例,签约了50%以上的监狱人口。当我在美国转悠的时候,我不断受到当地中国人的警告。“没关系,不要去某某黑人区,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
这种对黑人的有色眼镜甚至上升到了种族问题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DNA之父”写了一篇文章“黑人的脑容量低于其他种族”,明确黑人很笨。
说某个种族天生愚蠢,显然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只要有机会,就没有人不想安定幸福地生活。没有人愿意在平民窟混吃等死。
美国黑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数百年来持续压迫的结果,是长期恶性循环的产物。
塔尔萨黑人区幻想剧场
黑人学生管弦乐队的街头表演
弗洛伊德在街上倒下的99年前,白人势力共同扼杀了黑人建立的富裕模范社区。
这个被称为黑人华尔街(Black Wall Street)的社区有300多名黑人开设的企业,其中包括两家剧院,属于自己的医院。这里的黑人也有体面、礼貌、积极、甚至富裕的黑人也有私人飞机。
但是1921年5月31日发生的种族灭绝完全吞噬了这个脆弱的黑人的花朵。
幸存者奥利维亚胡克(Olivia Hooker)这样描述。“无数白人对我家大喊大叫,砸烂姐姐的钢琴和妈妈的梳妆台,爸爸的书架和奶奶的小床洒上汽油,整个房子被火焰吞噬,白人喊着“烧死他们,烧死他们”。
这种无法呼吸的痛苦与99年后弗洛伊德的哀求没有什么不同。
《黑华尔街》的崛起要从塔尔萨的石油开始。
塔尔萨毗邻阿肯色州河,长期以贸易和畜牧业为主。
1901年绿色普尔的石油大发现,从无数自由井涌出的财产在尘土飞扬的边缘村庄获得了石油之都的美誉。(在美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
由于石油产业的大发展,塔尔萨的人口在10年内翻了一番,达到了7.2万人,黑人也不到2000人,激增到了数万人。
兴旺的塔尔萨、豪华酒店、百万富翁到处成为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的竞争对手。
在这股开发热潮中,一些黑人通过开采石油和相关产业迅速积累财富,开始涉足医生、律师、房地产中介等白人占据的领域,拥有数百家企业、剧院、报社、学校、医院、邮政分公司和教堂。
其中,黑人居住地的精英高中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进入哥伦比亚、奥柏林、汉普顿等历史悠久的大学。
但是当时美国繁荣的天空被人为地一分为二。
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让黑人和白人不能住在同一个社区,上同一个学校,从银行取钱要用白人用的板子隔离,甚至共用厕所的洗脸台都不行。即使黑人再有钱。
拥有汽车的黑人家庭
0" height="387"/>在银行要用木板和白人隔开
只能用黑人专用洗手池
随着一战结束后,第一次红色恐惧的盛行,塔尔萨的“黑人之花”迅速凋零。
1921年5月30日,擦鞋工迪克·罗兰进入商场,去黑人专用的卫生间上厕所。
这时一名17岁的白人女孩,发出了一声尖叫,马上便有人报警说:“一个黑人打了白人女孩。”
警察赶来将两人带走询问,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迪克侵犯了白人女孩,但谣言迅速传播开来。
早就对富裕黑人心怀不满的白人,在报纸头条“黑gui性侵白人女孩”的煽动下,包围了关押迪克的警署,要求警方交人,由他们私刑处死。
聚集在警署门口的白人
当时正处于三K 党盛行的时代,极端白人团体甚至以私刑处死黑人为乐。1916年5月德州曾私刑处死一名黑人少年,引来了超过1万5千人在现场围观二千人围观。
德州私刑处死黑人少年的照片
照片里面露笑容的白人,与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血馒头”并无二致,他们不但看得兴高采烈,还把黑人的手指砍下来作纪念品,甚至还把遭焚烧黑人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售卖。
这张明信片是当时一名年轻人寄给他父亲的,文字为:“这是昨晚我们的烤肉盛宴,左边上头画有十字叉叉的就是我。”
为避免迪克遭受悲惨的命运,很多黑人也赶来示威,随着人数越聚越多,双方都取来枪械以壮声势。
很快双方就爆发了火拼,谁开的第一枪已经不重要了,导致10名白人和2名黑人身亡的短暂交火,彻底激化了局势。
大量白人冲入黑人聚居区,一边肆意开火射击,一边洗劫当地枪店,补充弹药。而当地的国民警卫队完全站在白人一边,逮捕了数百名年轻黑人,削弱了黑人的抵抗力量。
经过一夜枪战,白人击溃了黑人的防御,屠杀就此而起。
白人不但以肆意射击黑人为乐,还放火焚毁黑人的住宅,他们甚至呼叫来了“空军”的支援。
来自寇蒂斯-西南航空公司的白人飞行员,将松节油制成的简易燃烧瓶、TNT炸药、步枪等武器,塞进货运的双翼飞机内,将黑人聚居区炸成了一片火海。
这是美国本土首次遭受飞机轰炸,西南航空公司完成了,日本人想干没干成的事儿。
在整个屠杀事件中,国民警卫队和警察袖手旁观,完全不在意黑人的死活,有些人还出动车辆帮着白人转移,加快屠杀的进度。
这场被美国教科书定义为“土尔沙骚乱”的屠杀,造成了300余名黑人丧生,8000余人受伤,1200多栋房屋被焚毁,经济损失近2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00万美元)。
但由于仅被定义为“骚乱”,而不是“屠杀”,所以在之后几十年里,事件被有意封存掩盖。
塔尔萨市档案馆中,保留的零星照片,被标注为“黑人种族犯罪的证据”,事发当日的新闻也遭到删除。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受屠杀的黑人反倒成了“骚乱作俑者”,施暴的白人成了“自卫”。
大屠杀事件后,1万多无家可归的黑人,被迫在帐篷中度过冬天。等他们想重建家园时,塔尔萨政府却通过了一条“防火法案”,禁止黑人们重建住房。
渐渐地,当地人淡忘了这起大屠杀,只知道曾发生过“种族骚乱”,既无人清楚伤亡人数,也不知道遇难者被埋在哪里。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俄克拉马州才开始了重新调查,但对幸存者及其后代赔偿的建议,却遭到了州议会的否决。
这就是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打压,而且这种打压从未停止。
很多人都不知道,20世纪初的美国黑人,也曾积累过相当可观的财富。当时黑人曾拥有全美农场中的14%,等到了1975年,已下降到不足1920年的5%。现在全美可耕地面积中,黑人拥有的比例已不到千分之一。
受过良好教育的黑人一样难以获得发展,在1992年至2013年期间,大学毕业的黑人净资产下降了55%,而白人的净资产上升了90%。
美国黑人自己都说:“在当今社会,我们没有几代人积蓄的财富,也不存在经济机遇。”
不过,现在这种对黑人赤裸裸的烧杀,已很难再次出现。
现在美国人以文明世界的灯塔自居,一般只杀“劣等的外国人”,黑人再差,至少也算“山巅之国”的公民。
所以,1921年的大屠杀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这种历史背景便是——“第一次红色恐怖!”
十月革命的成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从未出现过的社会制度,让包括很多学者在内的西方人趋之若鹜。
由于一战的刺激消弭,美国经济陷入了一段迷茫期,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向固有的孤立主义转向。在此期间,美国工人阶级权利意识觉醒,开始谋求平衡资本家的权利优势。
1919年2月6日,西雅图爆发了总罢工,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不同行业工人的联合罢工。5月1日,波士顿又发生了高举红旗的游行示威,并与闻讯而来的警察爆发了冲突。
随后,极端分子开始向美国各州政府机关寄送炸弹邮包,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步升级,“第一次红色恐惧”从西海岸逐渐扩散到全国。
在工人运动连续不断的背景下,美国黑人也开始寻求平等的权利。
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并没有真正解放黑人,我在《美国历史上最差的几位总统,刚翻篇的川普能排第几? 》里写过,林肯继任者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的表现有点像个“卧底”,在他的纵容下,南部各州颁布的种族隔离法案,依旧在强化黑人的从属地位。
当美国卷入一战后,大多数黑人把参战当作了一次机会,希望凭借为国流血,来获得美国白人的平等对待。
36万黑人踏上了战场,虽然他们只能从事非战斗性活动,例如在军舰上烧锅炉。
即便如此,为国奋战过后的黑人,尤其是目睹了种族主义观念较弱的英法后,普遍对回国后争取平权充满了信心。
在这种乐观情绪影响下,黑人团体仿照威尔逊总统的做法,提出了“黑人的十四点”,包括黑人拥有普选权、更好的教育设施、废除种族隔离法等诉求。
但与乐观的预想相反,美国白人则报之以更深的敌意。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白人,对黑人争取人权的诉求,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并迅速与红色布尔什维克相连。
1919年7月19日,华盛顿特区的退伍士兵,以“黑人袭击白人妇女”为由,在全城范围内对黑人展开袭击。《华盛顿邮报》甚至在报纸上呼吁白人居民“今晚而动员起来,对黑人实施清洗”。
7月27日,芝加哥的黑人也遭到白人袭击,冲突很快蔓延到整个城市。持续13天种族冲突,共造成38人死亡,其中包括23名黑人,另有五百多人受伤。
媒体依旧站在了白人一边,《芝加哥论坛报》夸大了白人伤亡人数,《芝加哥每日新闻》则报道白人女性遭到杀害。
而在地域广大的南方各州,以三K党为代表的白人极端团体,则用大量的私刑处死黑人。
这段从希望到失望的岁月,被黑人活动家称之为“红色夏天”。
这里的“红色”,既指暴力冲突导致的黑人死亡,也指主流媒体将黑人与布尔什维克相联系。
1921年“黑人华尔街”的覆灭,不过是“红色夏天”的延续,是通胀压力下的白人,对富裕黑人的洗劫。
当“黑gui家里摆着钢琴,我家还没有呢”,都能成为洗劫的理由,与今天的“零元购”又有什么区别?
历史在一百年后悄悄轮回,从塔尔萨的一片火海,变成了数十个城市的“零元购”。
唯一不变的,只有黑人的弱势地位,这可不出了个奥观海,就能改变的事情!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