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但是希望你明白】90后思政教师杨哲:说年轻人的话,解开年轻人的疑惑,指年轻人的路

时间:2023-03-07 16:35: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历史人物是打扮人的‘少女’吗?“为什么只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科书上找不到任何章节的题目,但在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副教授杨哲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讲座主题。在她看来,这些题目确实是教科书中最基本的原理,是学生们想解惑的问题,也是她想彻底理解并传达给学生们的内容。

时间回到2017年,“90后”杨哲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毕业后正式站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思政讲坛上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

杨哲笑起来眉毛弯曲,说话的时候说话很快。每当谈到激动,她就会提高音量,每次提到自己的事故,她的语气就又开始僵硬了。她经常戏称自己是完整的“戏精”、课堂上的“话语”,毫不掩饰地想成为学生记忆和被爱的老师。

她总是希望能为学生上不同的思想政治课。杨哲抱着这种初心,改变现有教材内容,与学生探讨“马克思和我们的人生故事”等主题,还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室弹幕等,使这门课更加“青春化”。

现在,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初心,期待着自己的课真正“说出年轻人的话,解开年轻人的疑惑,指明年轻人的道路”。她希望每节课结束后,学生们都能得到明确的知识点。“这种回味可能会很慢或很长时间来,也许他们以后会亲身经历的时候才能回想起来。但我认为这正是思政课的最大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在教室里。回答者公岛

“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杨哲总是记得一个学生“唤醒”她的瞬间。2018年,在一个教室里,杨哲谈到共产主义的这一部分,以为自己说得特别认真,结果那天下课后,一个学生偷偷找她,悄悄地问道。“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

现在杨哲觉得有点可笑。“我们不必这么神秘。你可以光明正大地问我。”但是学生们这样偷偷提问的状态让杨哲反思。因为自己在课堂上没有真正为学生解惑,也没有提供舒适的环境,所以必须以这种方式提问。她还认为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

后来教室里的小事也加深了她的想法。那时她在课堂上随便举了周杰伦的例子,自觉地投出了树干,结果安静得像老鼠一样。后来,学生们反馈说,虽然听到了周杰伦的名字,但对这个话题没有产生共鸣。因此,杨哲说:“就像大家都不理解我一样,我也很可能不理解他们关注的大众文化的要点。我意识到,那门课的效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

因为这两件事,杨哲决定进行学政调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很基础的,但也是巨大的,可以立足于各个时代和各个群体的具体生活情况,着重于不同的问题。她认为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很重要。为了收集学生的问题,杨哲将通过问卷调查、课后聊天、作业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疑惑。

杨哲为了在教室里获得学生的共鸣,将去学习学生熟悉的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话语特征。从“emo”(我很忧郁)到“YYDS”(永远掉神),杨哲开始在课堂上添加当代学生喜欢和熟悉的语言表达。

北京林业大学二年级的明文勋记得杨哲上课的时候很有趣也很幽默。“死板的哲学问题在她嘴里变得生动起来,她甚至提起了在年轻人中玩耍的“梗”。“她制作的PPT也插入了充满活力的照片或表情符号。”用明文说。

从杨哲的角度来看,人设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形成鲜明的风格。例如,有必要通过一些语言表达方式、课堂活动链接和巧妙的教学工具来展现自己的特点。“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们评价我是‘戏精’,评价我是幽默的老师。因为我认为我可能有这些特征,所以我想利用这些特征加深学生对课程的亲密感。(约翰f肯尼迪。)她认为即使学生通过对老师的印象得到对课程的印象也是好的。

甚至有时还想把知识点变成流行语,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时,杨哲把问题变成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正确举行的方式”,在谈到历史虚无主义这一内容时,她又提出了“是不是历史人物装扮的‘少女’”的问题。

原来射精课可以这么有趣。在北京林业大学三年级张展锐眼里,杨哲的课可以用“诙谐幽默、寓教于乐、大气刚正”一词来形容。他认为杨哲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善于引入教室,通过解释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自己的想法来符合课堂知识,枯燥的思政教室也能变得如此充满活力,经常引起全班的笑声。"就像把食物换成其他方式喂我们一样。"说了。

"先抬起眼睛进入耳朵,再进入大脑。"

困得睡不着觉,低着头看手机,好像在思政课上成为了一些学生的状态。如何生动活泼地讲授思政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梁哲经常琢磨的问题。

杨哲认为,思政课要认真听,才能专注于更深的主题。信息爆炸,知识破灭,

片的时代,杨哲觉得学生具有一个及时满足的心理,如果课程上铺设了20分钟还没进入正题,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被话题、观点“击中”,他们可能就开始做别的事。

“可能我抓住你的眼睛和耳朵之后,我多留了你一段时间,你的心灵慢慢就对马克思主义开放了。”怎么让学生留下来,杨哲有自己的小窍门。对于一些比较适合结合案例的课程内容,杨哲会抛出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例如在讲到对历史人物评价这部分内容,杨哲会举一些抗日神剧、穿越剧等例子,并由此引出“历史人物能否被随意打扮”这一核心问题。

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例如课程导论部分,杨哲会想着要站到学生的角度,把他们内心想说而不敢说的问题问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到底在哪、创始于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为什么今天还要学等。“同学一看,觉得老师原来知道我的内心想法,老师跟我是一拨人。他起码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给他灌输,他就有可能给你开放一个窗口,来听听老师到底怎么说。”杨哲说。

将热点事件纳入课堂当中,是杨哲让思政课更接地气的方式之一。在她看来,引入时事内容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它能帮助学生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了解国家大事,进而形成正确判断。同时,时事案例也切中了当下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便是一个生动的课程案例。杨哲计划,在新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她将邀请在此次冬奥会中担任志愿者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并由此引出群众史观等相关教学内容。

经过几年的课堂摸索,杨哲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并把它命名为“三题一课”,即把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问题、教材编写着重的重要专题三题融合,把学生想要听的、老师应该讲的、教材重点讲的内容融合转化为一个教学主题,不制造想当然的伪问题、不回避看似熟知但不见得真知的基本问题,用一堂课聚焦一个主题,形成一个答案。“我通过层层逻辑环节的铺设,我带着你来一起思考。到最终结尾的时候,我不跟你说模棱两可的东西,我给你传达一个明确的点。”杨哲说。

“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

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堂课,面临诸多的难点和挑战。

最显而易见的是,这门课理论性强、抽象性强。在杨哲看来,马克思主义很多理论知识比较宏大,它针对的不是具体化的问题,而是讲述大规律。知识宏大,则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更远,“这个真没法怪学生,像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对好些东西的感悟跟上班之后也是不一样的。”

针对这样的一个教学困境,杨哲的一个小方法是大事化小,“就是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离开理论产生的时代情形和历史背景,有些理论并不好理解,杨哲尝试着借助前人或他人的经历,带着学生回到过去的场景,比如在课堂上,杨哲会引用《觉醒年代》等影片,为学生铺设一个情境感,帮助他们穿越到理论产生的背景中。

而另一难点则是这门课包含了很多学生自以为熟知,但其实并未理解的概念,例如物质、意识、实践、辩证法等。很多时候,学生认为自己都听过,但实际上并不理解这些概念。对于这样的问题,杨哲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化零为整,即把这些特别碎的知识和概念纳入一个大问题中。

例如在讲到唯物史观中关于怎么评价历史人物这一部分,杨哲举例,有些古装穿越剧中会把皇帝塑造成不管朝政只顾谈情说爱的“恋爱脑”,这忽略了他在历史真实中的另一面,由此她引出了这种对历史人物随意虚构的手法是抹杀历史客观性的唯心史观和片面看待人物的形而上学。通过将不同的概念串起来,对同一案例进行剖析,杨哲期望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这些知识概念,不是最后留一堆词在脑海里。我们希望提炼出某种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就好像我交给你一副眼镜,你戴上它重新去看待你习以为常的世界,可能会看出点新东西。”杨哲说道。

蒋展艺确实有这种体会。在上完这门课后,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上完这门课,我突然觉得自己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是哲学赋予我的,它让我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常常和我的同学开玩笑说,学了这门课后,觉得自己重生了。”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回溯起课程的根源,杨哲常思考,思政课的意义是什么?它又能为学生带来哪些影响?

杨哲认为,讲好这门课,意味着自己将多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的好东西,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在杨哲眼里,学生们就像她的弟弟妹妹一样,她感受到了理论带来的指引和帮助,也真心想把这些好东西告诉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于她个人而言,要真正上好这门思政课,“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刚上班的时候,杨哲还觉得这“四真”有点抽象,但后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她又有新的理解。她做过一个小测试,自己在20分钟的教学里会说约4000个字,连着上135分钟3节课,则需要说几万字,而这几万字中的每一个字都需要她在内心情感和理智上都认可,说出去才能掷地有声,“我信我讲的每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在台上那种理论自信是能感染到学生的,你不信怎么让学生信?”

而这理论自信的背后不仅仅是靠一种情绪性的表达和冲动,而是需要大量研究支撑。不可避免的是,课程的重复性教学可能会让教师授课的激情减退,但杨哲试着把在每个班级遇到的新学生、新情形、新问题,化成自己不断去备课、做研究的动力。

杨哲举了一个例子,在前天的教学结束后,已是晚上9点左右,一天上完6节课的她觉得很疲惫,但在这堂课上,有一名学生给她提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其他课堂上的学生没有问过的。当下身体的疲惫让她很想好好歇一歇,但她又想着,赶紧记一下这个问题,就当教学反思,也许将来更新课件或者写论文能用上,对将来的授课会更好,“就是秉着这种要去真学、真研究的劲,克服一些当下的懒惰或者不自律,然后不断把自己真正锤炼成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事实上,杨哲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自己会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在采访中,她提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带给她的巨大影响。陈先达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每次杨哲去陈先达家中拜访时,一推开门,总是看到老先生背对着房门,坐在书桌前敲键盘写东西,身边是一满墙的书。在聊天的时候,陈先达常叮嘱杨哲要多读经典,“就是那种不言之教,带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类似这样的先生和前辈很多,他们的人格魅力、学术功力和理论自信给我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很向往。”

慢慢地,杨哲感到自己想要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一分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至今,她也一直在为这一身份而不断努力着。

每一次站上讲台,杨哲觉得虽然嘴巴很辛苦、腿也很酸,但是心里真的很满足,而学生给予的反馈和新的启发,都让她觉得自己赚到了。她会想起,在每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上和同学们告别,当她说出“那这一学期的学习就告一段落”时,底下的学生们总会发出那种很不舍的声音。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为课程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物名片】杨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在《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10项,出版译著2部、专著1部。曾获首届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第11届青教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现场展示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教学回顾奖等奖项。

【思政金句】“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

采写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巫慧 校对 卢茜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