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有时会出现混乱的情绪宣泄和肆意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行为不仅突破道德底线,而且践踏法律底线。这几天我们连续三次评论网络暴力,从平台责任、法律遏制、网络空间等角度着手解剖。面对网络暴力,平台要及时果断亮红牌,划红线。法律刀要进行打击,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切断黑灰色链条。很多网民应该自觉提高网络素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遵守德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治理网络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网络文明也需要很长时间。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收集更多的正能量,消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坚决反对网络暴力#
承担责任,筑起“平台堤坝”(人民时评)
——不要用网络暴力污染精神家园1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诽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对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严重起诉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网络虚拟空间要依法切实治理,治理网络暴力、青浪网络空间是重要内容。
2022年初,中央互联网申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青朗2022年春节改善互联网环境”特别行动,其中重点纠正的五个课题是“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包括通过传染病、社会热点事件等煽动网民对立、人肉搜索、辱骂。众多网络平台升级了防止网络暴力的能力,升级了新的在线“风险提醒”、“发文警告”等功能,纠正了不当的社论和不当的评论,推进了预防网络暴力的合力。
谁也不想生活在冒烟、暴力、任性的空间里。网络空间生态良好,符合国民利益。网络空间的生态恶化不符合国民的利益。在一场“语言风暴”背后,别人的“琪琪”忽略了表达的分量,无视了发言的责任。感情先行的话,很容易成为“传闻麦克风”。理性的后置,结果将成为“网络暴扩散期”。匿名和假想不是“张口就来的理由”,要知道道德和法治是“言审”的前提。
如果网络暴力是淹没理性、蚕食攻守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应该成为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直播平台、购物平台。随着当今互联网触角的扩张,互联网平台成为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保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冬奥会期间,对于网络暴力内容,有短视频平台截取相关违规视频、评论内容、互相撕逼谩骂、煽动对抗、禁止或封锁造谣账号等处分。社交平台清算违规内容,根据程度对个别账户进行30天的永久禁言处分。及时的应对,果断的措施,为网络暴力行为推出了红牌和红线。
表达有界限,流有底线。企业越大,平台越活跃,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就越大。要知道,一些社交平台、门户网站在防止网络暴力方面缺乏责任认识、角色定位不准确、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运作不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不断。实际上,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互联网平台不会被流量绑架或被情绪左右。对于各种互联网平台,只有建立“防火墙”,建立“高压线”,将信息内容管理主体的责任落到实处,才能营造青朗网络空间,保护健康的精神家园,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掌握主体责任内涵,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账户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内容审计机制。去年9月,国家互联网情报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系统提出了网站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业务要求。只有正确把握责任,明确业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规则,互联网平台才能更大更强,互联网之家也才能风气明朗,互联网强国才能稳定前进。
加强威慑力,磨练“法治之剑”(人民时评)
——不要用网络暴力污染精神家园
想要治理网络暴力,你和我必须携手同行。要控制自己的“媒体边界”,保护网络文明,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避免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手足无措。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广播电视总队公布了“新一代推进法治进程2021年十大事件”,女性因收到快递捏造谣言而被提名。2020年7月,浙江杭州一名女性在收到快递时被便利店老板偷拍,捏造虚假信息,谣言广泛传播,引发了很多低俗评论,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经过法院审理,以诽谤罪判处被告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这个事件看起来像事件,但事关保障公众权益,反映了用法治杜绝网络暴力,树立良好风气的决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互联网用户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渠道,同时也出现了无序情绪宣泄和盲目的网络暴力。这些具有诽谤性、诽谤性、诽谤性的视频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网络暴力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而且践踏了法律的红线。只有磨练“法治之剑”,打击网络暴力,才能对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打击和社会风气的正确引导,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青浪网络空间。
法治社会绝不允许网络暴力。网络暴行和现实一样,可以构成侮辱、诽谤、挑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我国《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公民的隐私权保护、信息安全、名誉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刑法上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严重的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除了刑事责任外,网络暴力还可以因名誉权、隐私等民事侵权责任或侮辱、诽谤嫌疑而受到处罚。
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堡垒,是令网暴者付出代价的利刃。凡是躲在屏幕背后的网暴者,必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此前,针对网络抹黑,中国女排队员朱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获得大批网友支持。但在现实中,一些网暴受害者却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究其原因,大多网络言论具有匿名性,网暴行为溯源难,确定主体难;一些网暴言论会被即时删除,侵权证据固定难;一些网暴行为参与人数多,地域跨度广,受害者举证难。特别是,一句无中生有的谣言诽谤,诉讼动辄需要花费一年半载,“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使不少当事人无法及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导致不少网暴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推动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打出法治“组合拳”。
在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中,杭州当地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此案由刑事自诉转为刑事公诉,彰显了对涉嫌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对网暴形成法治震慑,首先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履职,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帮助受害者更好维权。其次,执法部门应迅速查办相关案件,坚决打击人肉搜索、恶意剪辑等行为及网络暴力黑灰产业。此外,如何界定网络暴力的边界和类型?如何压实平台事前审查责任?如何应对有组织、有策划、有产业链条的新型网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美好生活护航,为社会治理赋能。
任由网络抹黑、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治理网络暴力,需要你我携手同行,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又要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避免在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手足无措。从留存网暴内容记录,到委托公证部门固定证据,再到向公安部门报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以法律武器回击网络暴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必将得到遏制,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空间。
标本兼治,涌流更多正能量(人民时评)
——别让网络暴力污染精神家园③
互联网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改变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影响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前不久,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评选结果发布,一位位网络正能量建设者、一个个正能量网络内容产品,为网络空间向上向善注入强大动力。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激浊扬清,则精神家园正能量充沛。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成为污染网络生态的顽瘴痼疾。或是借助网络热点挑动网络对立,或是肆意制造谣言,或是躲在键盘后面施放“冷箭”,或是发动人肉搜索侵害隐私……网络暴力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更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是注意力。的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的焦点、接受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阵地上正能量充沛,负能量的空间就会被压减。具体到网络暴力而言,作为一项世界级的治理难题,网络暴力背后既有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也有“唯流量”的内容创作导向,更有畸形价值观的传播,这些构成了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治理网络暴力既是社会治理课题,也是道德文明工程。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既切除病灶,也铲除病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围绕“道德建设迈出新步伐,网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网络风尚更加浓厚”等目标,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年来,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络道德实践,推动网络暴力治理不断从治标向治本迈进。例如,开展“中国好人”网上评议,有效弘扬网络文明;组织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这些文明创建的品牌活动,广泛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社会共识,体现了标本兼治的政策导向,必将不断提升治理网络暴力的成效、建设网络文明的质量。
往深层次看,网络暴力时有发生,也体现部分网民的网络素养不高,适应互联网发展的网络道德、伦理有待进一步培育。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正能量内容建设的力度,让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成为主流。另一方面也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推进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内容的建设者、传播者,主流媒体应当发挥引领导向作用,以形式多样的内容供给、传播方式提升正能量作品的吸引力、感召力;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拓展网络道德实践模式、壮大网络正能量的版图。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发力,才能让正能量更加充沛、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治理网络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网络文明也需久久为功。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情况,具体包括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们必能消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