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言相言
这篇文章是原创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要记住,80年代以后,千年前后都有“火星文”字样。出道即高潮,点燃了互联网的大街小巷。
而且不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化出了更复杂的“异形体”。
当时,如果谁能更早地写出更奇妙的和声字体,那么在说群话的时候,有时会产生“身份尊贵”的错觉。
但是文字的复杂性是有上限的。
而且,“火星文”的进化也变得复杂到成为名副其实的“阅读障碍”,然后才停止。
现在使用频率高,所以只剩下表情包。
这种字体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流通了很久。
但是当时父母几乎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字体中的杀马特”能获得人气。80年代以后的审美都变得狭隘了吗?
事实上,这也不完全是审美的原因。
火星文之所以能获得人气,除了与传统字体相比更加新奇有趣外,其实主要是为了防止聊天时父母。
写“火星文”是为了阻止父母。因为父母们不理解。
这样才能使那些同学之间“见不到父母”的对话显得更加隐秘。
就像是人为制造了“代沟”。这是可以节省几顿饭,展现时尚的时尚。
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东西太复杂,没有形成统一的流派,所以后来很多人没有使用。
但是打字聊天时“避开”父母仍然是“刚需”。
“抽象”这条路不通,现在的学生们又把目光转向了“非常简洁”。
小学生“摩斯密码”聊天记录
什么是“极简风”聊天记录?
第一个原则是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就是说,如果不坚决使用字符、符号的数量,则表示字符的数量。
这个“原理”有点像摩斯密码。
例如:
不解释的话,能知道最后这个“OK”是怎么来的吗?
当然。这样聊天需要默契。而且只能表达简单的意思。
对于更复杂的表达,必须遵循第二个原则。可以用表情代替,坚决不打字。而是说。
怎么样?对文字的认识好像提到了新的高度。聊天逻辑好像就是“闭环”?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没想到,本来俗气的话被几个简单的表情赋予“能力”后,双方的需求瞬间就“排序”了。
掌握了“摩斯密码式”聊天的精髓,看了那么多“翻译版”聊天记录后出现了问题。
下图,谁能给我这个不弱的,但略“老弱”的80后翻译。
tiaoimg.com/large/pgc-image/c661c5cb23754c719f158a04c25bb97c?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7" width="640" height="686"/>你还能看懂小学生的聊天吗?
在过去,火星文虽然比较非主流,但好歹也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改出来的,认真学学的话,要不了多久也能游刃有余。
可是在看了这组不是字母就是符号的聊天后,我脑袋都是疼的。
现在我是真的相信,10后看我们的感觉,就和我们看50后差不多了。
不过80后也不用太焦虑。
因为你要是想想70后的暗号是“土豆土豆,我是地瓜”,就会感觉自己还没老到哪去。
不过话说回来了,看不懂孩子的聊天,也理解不了他们的世界。
走不进他们的世界,也很难在家庭教育上做出有效的沟通。
于是,就有不少的家长,开始把学生的聊天记录发到网上“求破解”。
希望能了解孩子的生活和交友,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别说到网上求助了,就算你自己学会了,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正如开头所说的那样,“进化”都是需要“动机”的,从“火星文”到“摩斯密码”,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为了防止父母“窥屏”。
说白了,人家压根就不想让你知道自己的生活。
如果真是通过“暗中观察”的方式去了解,那么在被发现后,也只会让孩子和自己的距离更遥远。
所以,与其一味地用强制的方式去管教,不如用朋友的角色去沟通。
与其把他们当成“生活不能自理”的神兽,不如正视他们作为家庭一份子的作用。
当你摆正了他们的位置,真正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后,他们自然会向你敞开更宽的心扉。
至于他们和同龄人正常交往的细节,真的不必管得过于具体,因为你管不了。
不信的话,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谁还没当过若干次“熊孩子”呢…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欢迎关注,公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