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是今年夏天大热的电影,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娜塔形象计算为被魂原州分裂的“马丸”,引发了“我的命不能助天”的逆天改命故事。
上映后,很多盆友注意到了电影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因素。这些元素,从中国味道强烈的住宅建筑、山下社稷岛中非常艺术的山水等、小娜塔等地的莲花口袋、银夫人穿的盔甲、佛枪的纹理,到细节,都流露出《哪吒》导演组的苦心。
那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电影里的“中国风”吧。
(一)彩陶:思想回到五千年前
《哪吒》出现了多种陶器。例如,下图中有苏丹、水桶、屏幕中间不显眼的位置以及两个陶器。
这两个陶罐具有明显的马加马饱和度时期文化特征,距今约5000-4000年前的约5000-4000年,仰韶文化传播到马加马,在这里发展成以饱和度时期为代表的特殊史前文化,即玛格马加马文化,也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加马文化的饱和度期、畸形标准平衡、桃色橙色黄色、精良的制作是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的最高峰。甘肃省博物馆展出了涵盖马加尿机、半生山机、麻厂机等多个时期的众多马加尿彩机。
仙纹尖瓶,玛格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陕西吕佳平出土,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仙纹瓷壶,玛格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兰州杏核大学出土,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在《哪吒》中,多次出现类似马加略的陶器。除了上图之外,泰乙真人在等待领主转世时,申公范用傀儡护身符送来的一坛酒,酒团和马家窑彩陶代表器物漩涡纹瓷罐的畸形、颜色和图片非常相似。我们还可以在玛格窑旋转花纹的陶瓷盆进化图中看到与这种陶瓷非常相似的类型。
喝太乙私生酒的陶瓷罐
甘肃省博物馆藏彩陶罐
640" height="345"/>拍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如果我们再看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其实这部影片中用到的陶器还有:
看到李靖身后盛放瓜果的陶器了么?最右边的陶盆,其图案犹如植物的花瓣或叶片,这种陶盆在甘肃博物馆中我们可以见到极其相似的一款,系秦安大地湾出土,距今5500-5000年的制品,被称之为“叶片纹彩陶盆”。
叶片纹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种图案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有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器型和图案与《哪吒》中出现的这款非常相似。在南京博物馆中也陈列了一组类似纹饰的彩陶盆,是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通常认为,以花、果、叶等作为彩陶纹饰图案,体现出先民们对大自然已经有了初步观察,也寄托着先民们对自然事物的喜爱。
仰韶文化,彩陶盆,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彩陶盆,南京博物院藏
彩陶盆,南京博物院藏
彩陶盆,南京博物院藏
实际上马家窑等彩陶繁荣的时间远在商代之前,由于生活方式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差别,其风格特征并没有延续至商代。不过影视作品是艺术创作而非严格的历史再现,《哪吒》从中国文化血脉中汲取营养,我们应持赞成态度。
(二)青铜:遥远的古国,神秘的巫术
每一个看过《哪吒》的观众,想必都对两个天真可爱、造型独特的“结界兽”印象深刻。
这其中,有一只结界兽的特征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其创意来源于现存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铜人头像。这件宝贝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坑,由铜头像和残损的金面罩两部分组成。金面罩系以金箔锤碟而成,以生漆和石灰作为粘合剂,把面罩贴在头像上。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北面,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古城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存有城墙、城壕、祭祀坑、玉石器坑等众多遗迹。一般将三星堆遗址文化分为四期,延续时间从距今4800年—2800年,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代到商末周初。
戴金面罩铜人头像,拍摄于云南省博物馆“国宝盛宴——《史记》中的西南边疆”展
戴金面罩铜人头像背面,拍摄于云南省博物馆“国宝盛宴——《史记》中的西南边疆”展
而另一只结界兽,它的造型应该来源于妇好鸮尊。首先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这只结界兽的头部呈现鸟形,有一个朝下弯曲的喙(请对比结界兽和鸮尊的喙部),这样的喙使我们联想起在商代青铜纹饰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猛禽鸟纹。这个结界兽的整体造型,从其头部设计、站立姿态,都使人感到与青铜鸮尊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青铜鸮尊,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在安阳小屯村西北100米的一片高地发掘出著名的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丁曾多次为妇好占卜,包括卜问其生育。据统计,武丁有六十多个“妇”,卜问过生育的只有妇鼠与妇好二人,可见她大约还是武丁最喜爱的妻子。
妇好墓出土了468件青铜器,青铜鸮尊是其中之二,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一件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这两个青铜鸮尊器型相同,在妇好墓中出土位置相近,南北并列。因为造型独特和制作精细,妇好鸮尊可能是妇好墓出土诸青铜器中名气最大的一件。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的“九大镇院之宝”中,有它一席。打开河南博物院网站,就能看到“镇院之宝”这个版块,妇好鸮尊赫然在列。
由三星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和妇好鸮尊共同守卫的结界,原本确实应该是坚不可摧的……谁能想到这两件“国宝”这么跳脱呢?
(三)饕餮纹:神灵笼罩的时代
如果我们将哪吒的生活时代放到殷商时期,那么,那是一个饕餮的时代。殷商时期留传到现在的文物,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饕餮纹的大量使用。
饕餮纹即一种大脸、有角、巨目的青铜器纹饰,从商到周,饕餮纹的形式特征都比较显著、易于分辨。从内涵上看,饕餮纹无疑是一种错误的称呼,这种纹饰和饕餮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殷商人并不把这种纹饰称为饕餮纹,目前已经释读的商周甲骨文、金文中没有涉及这一纹饰的名称或“饕餮”一词,词语“饕餮”最早可追溯到《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虽然现在难以考证出商代人对此纹饰的称呼,但很显然并未称其为饕餮。
常见的饕餮纹式样,图片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实际上在战国时,很多学者已经搞不清饕餮纹究竟是什么。由于《吕氏春秋》说“周鼎著饕餮”,北宋吕大临《考古图》“癸鼎”下也跟着说“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王黼编篡的《宣和博古图》中则明确提出青铜器纹饰为“饕餮纹”, 之后很多研究者就将青铜器上仿佛兽面的对称型图象与有首无身、食人未咽的怪兽饕餮相联系。如今对于这种纹饰,仿佛约定俗成地称之为“饕餮纹”了(也有称其为“兽面纹”的,比如上海博物馆,不过兽面纹这个称呼依然不够准确)。
在《哪吒》中,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饕餮纹的变形。殷夫人的铠甲上,胸腹部有两只大眼的图案,李靖的腰带上也有两只大眼,这是饕餮纹的代表性特征。
在李靖的护腕上还可以看到明显的波曲纹。这是周代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之一。在各个博物馆的青铜展厅中都能见到大量的波曲纹,比如下图为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重器大克鼎,这件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腹部的纹饰是不是和李靖的护腕很相像呢?
大克鼎局部,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四)作为艺术创作而非文化再现的《哪吒》
《哪吒》是一部有浓厚中国氛围的电影,但有一种说法,称“电影里许多细节都是对商朝生活的100%还原”,这就过于夸张了。
正如前文所说,马家窑文化的陶罐,并没有延续到商代。有商一代的神灵崇拜意识非常强烈,饕餮纹正是崇神意识的体现,不谈影片中的饕餮纹实际上已经被简化(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饕餮纹),就说目纹为上帝之具现,是神物,是法器,不可能让李靖作为护腕日日穿戴。
在电影中,和商代生活无法对应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管家送饭送来的是饼和苹果,而中原地区到秦汉时期才能吃上面食,现代意义上的苹果,是鸦片战争之后才进入中国的。又比如在影片中出现多次石拱桥,实际上中国现存最早的石拱桥是建于隋朝的赵州桥,而文献记录最早的石拱桥见于《水经注》,在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洛阳城东有一座名为“旅人桥”的石拱桥。至于在商代,还没有确切的材料证明当时已经有拱桥。
在下图中出现的建筑物,类似汉代常见的阙。去过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盆友,都一定记得在一楼大厅中陈列的镇馆之宝乌杨汉阙。在商代时是否存在这种建筑类型,我以为尚不能确定。
在影片的建筑中也出现了斗拱。中国最早的斗拱实例见之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这个铜方案为河北省博物院藏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美亚细亚》有展出。殷商时期的建筑有斗拱吗?不大好说。
四龙四凤铜方案,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陶器中,出现了陶觚(上上图中,倒下壮汉头顶正对一对陶觚)。觚为酒器,这是学界的共识,早期的觚形器无疑是饮器。但觚的外形在商末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腹部细、口沿外侈成喇叭状造型的觚,是不便于作饮器的,因为酒会外溢,难以饮到口中。通常认为,商代末年到西周早中期之时的觚的主要作用是“礼器”,用于各种祭祀、礼仪场合,许多功能都是象征性的。
在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当哪吒出现时,一个村民揭开贴在墙上的告示,躲在告示下面。有人声称“告示上的字用的是商朝的大篆字体 ”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无论大篆小篆,商代都还没有出现,这是书法史上的常识。商代的文字主要是甲骨文,连铭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文字都非常少,遑论篆书呢?
当然,作为电影的《哪吒》本身所追求的并不是对时代的还原,它不是历史记录,它只是对神话传说的改编,而且这个神话也并非殷商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它的完全成形恐怕要到明代。因此我们不能以考据的眼光来看待《哪吒》这么一部电影作品。一方面,我们应当赞赏创作团队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哪吒》并非“商朝生活的100%还原”,在现有的考古资料下,它做不到“100%还原”,作为虚构性的艺术作品,它也无需按照“100%还原”来要求自身。它所着意表现的是影片的视觉效果和喜剧效果,而不是为观众上历史课。对这样一部电影的文化内涵进行评价,应该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