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qq好友分组名】有时候我想知道我在你的朋友圈里分为哪一组。

时间:2023-02-12 23:55:2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互联网转换,如入侵)

01

今天意外地和一位长辈说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交际圈变窄了。

故人已经离开,厌倦了反复轮回般的离别,我们不想再有人进入我们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无常的大山已经被认为是平常的事了,对感情大的人来说无所谓,但对感情细腻的人来说,真的是天塌下来了。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了,但新人不能进来,我们内心深处已经没有了大块。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我们习惯于给自己披上外衣,隐藏真正的喜怒哀乐。即使前科天崩地裂,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们仍然对所有人说:“我没事,都过去了。”会说。

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泄露了,能假装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泄露了。

通过互联网,我们总是过着双面的生活,在现实中谈笑风生,在虚拟世界中失去极致。

只是这种奖励,在互联网世界里也只有一部分人能看到。因为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都有类似的功能,所以可以部分看到。

因为这个功能,我们把人分为几类。有些人看到我们光明的一面,有些人看到我们沮丧的一面,还有一群人看到我们沉默的一面。

02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不是平面。

从宝宝饿的时候就知道哭,到现在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感情,我们的角色改变了无数次,我们性格的脸也变多了。

因为被称为圆的人其实比我们有更多的脸。

虽然这些面都是真实的自己,但面对不同的人,我们要表现出不同的一面。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把我们磨练成现在的样子。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

因为角色没有改变,所以在需要展现这一面的时候,往往会展现出另一面,开玩笑,冒犯,为难自己,别人也不痛快。

这种现实中的群众分组,明亮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对我这样的愚钝的人来说,各种不舒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

本该生活在别人的圈子之外,但无意中跳进别人的圈子核心,大家正好看到你,所以产生了很多不便,离开看起来很不礼貌,不离开的话像坐针毡。对别人更是如此。不挽留好像没有人情味,虽然挽留,但总感觉自己身边有更多的外人。

如果在虚拟世界里,我们就不会有这种烦恼。我们安静地把人分成小组,安静地在别人面前展示不同的自己。对方看到的恰恰是我们想见对方。所以自然就少了很多尴尬。

(互联网转换,如入侵)

03

事实上,朋友小组已经有了。

当年微信还没出来,QQ独霸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有朋友分组功能了。

除了系统基本的“我的朋友”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的朋友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不同的组进入各自的位置。不管你有多少朋友,想找谁,只要进入该集团就行了。下拉式菜单可以节省很多努力。

那么多年非主流特别盛行。

为了得到网名,我们苦恼了好几个月。以互联网的名字命名,设置了个性签名和自己的软件背景,朋友团体也要努力设置。

其实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上QQ好友群的各种例子,用原来简单的群名、独特的词或符号代替,显得很有个性。这种事我们很多人都做过。

请清楚地记住,那种话曾经流行过。如果你真的在乎谁,就把他放在特别的朋友组里。那个组只有他一个人会显示出那个人的唯一性。(伯纳德肖)。

现在想想,这种组的弊端很大。因为如果有一天QQ被盗,这种乔会泄露很多不该泄露的信息。

但是当时很多年轻情侣都很在意这件事。

因为没有把自己放在特别的组里,所以很多情侣会吵闹,甚至会吵到吹灯、拔蜡。

04

有一次,一个朋友感叹,QQ动态能隐形指定朋友就好了。

那时的QQ空间也有一定的隐私设置,但只有三个设置。所有的朋友都能看到,指定的朋友能看到,只有自己能看到。

朋友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在QQ日志上发表了工作上的见解,忘记了隐私设置,被好同事在单位大肆宣传,差点成为单位的反转型。

其实朋友的意见本来就没什么,但是XX事情怎么办,也

许效果会好得多。但是就这样一句话,就被冠以了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的大帽子。

这也正常,有心换无心,就算是极为普通的一件事,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那里,都可以添油加醋成为十恶不赦的大罪。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本就人心险恶。

于是,很多人学聪明了,申请两个不同的社交软件号码,一个用于大众,在里面谨言慎行,另一个则用于隐私,各种牢骚各种丧。

再后来,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很多人甚至把自己的QQ空间锁了起来,真正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

这样也好,既可以畅谈自己的心事,且少了被误读的风险,只是当你访问别人空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排除在外了,就会凭空增添一些失落。

(图转网,如侵删)

05

后来的微信少了好友分组功能,却多了朋友圈和视频动态权限。

对这个功能,很多人如获至宝,因为这样一来,只要你设置了不让谁谁谁看你的朋友圈,你就可以彻底从对方的世界里消失。同样,如果你讨厌谁,你也可以设置不看他的朋友圈。

就算不这样设置,你在发朋友圈动态的时候,也可以重新设置一次,选择性地出现在别人的世界里。

于是,我们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默契,对于某一个共同好友,另外一个人看到了的动态你却没有看到,就足以证明,你跟他的关系远没有另外一个人跟他的关系亲密,走进现实的时候,你就可以更准确地定位你们之间的交往,自然就少了很多尴尬。

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一个点,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人,会因为彼此关系的不同,形成一个又一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那些处在不同圆弧上的人,跟我们的交集本就不同。

而我们自己,也会处在别人的不同圆弧上。

这些圆的半径,其实就是现在朋友圈的权限,也就是当年的QQ分组。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你能很容易看到别人朋友圈的权限,却看不到别人的QQ分组。

有时候我们也想知道,在别人的朋友圈里我们被分在哪一组,只是我们都很默契地没有问题,因为在意你的人,他会主动告诉你,不在意你的人,问了反倒很受伤。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